杨可欣 作品数:11 被引量:89 H指数:7 供职机构: 北京市东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协和青年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经济管理 更多>>
北京市东城区3~5岁学龄前儿童膳食、身体活动和屏幕时间达到指南推荐要求情况及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14 2020年 目的研究北京市东城区3~5岁学龄前儿童膳食、身体活动和屏幕时间达到指南推荐要求的情况及相关因素,为制定预防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等比例分层整群抽样,2018年4—7月在东城区开展横断面调查。15所幼儿园小班和中班的3585对儿童和家长参与了调查,应答率为84.61%。使用改编的问卷调查儿童的膳食、身体活动和屏幕时间,并从幼儿园体检数据库中获取儿童的体重和身高。使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膳食、身体活动和屏幕时间达到推荐要求项数的相关因素。结果在被调查的儿童中,超重肥胖者占15.54%(11.05%超重、4.49%肥胖)。未发现膳食、身体活动和屏幕时间均达到推荐要求的儿童,有2项达到推荐要求的儿童31人(1.98%)。自身超重肥胖(OR=0.72,95%CI:0.59~0.89)和父母超重肥胖(OR=0.79,95%CI:0.67~0.93)的儿童达到推荐要求的项数较少,而父母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儿童达到推荐要求的项数较多(OR=1.48,95%CI:1.22~1.80)。结论东城区3~5岁儿童超重肥胖率较高,达15.54%,儿童自身和父母的超重肥胖是儿童膳食、身体活动和屏幕时间达到推荐要求的影响因素,应倡导儿童健康生活方式。 汪静 张娟 闵开元 苏凤华 廖巍 孙靓 杨可欣 蔡姝雅 张佩雯 刘洋 王联君关键词:学龄前儿童 超重肥胖 膳食 身体活动 北京市崇文区医务人员健康素养水平分析 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 了解北京市崇文区医务人员健康素养具备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崇文区随机抽取一级医院2家、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各1家,抽中的医院所有从事医学相关工作的18~59岁在职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基本情况、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和健康基本技能等内容。使用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对调查对象的健康素养具备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350份,获得有效问卷348份,有效率为99.4%。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36.29±9.81)岁;以女性为主,占81.6%(284/348);文化程度以本科为主,占36.5%(127/348);家庭年收入以10万~19万元为主,占56.6%(197/348)。调查对象中健康素养水平为66.1%,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健康基本技能素养水平分别为75.3%、32.2%和67.8%。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越高(OR=1.554)、有慢性病(OR=2.472)的调查对象具备健康素养的可能性越大。结论 崇文区医务人员健康素养具备率较低,有待进一步提高,需要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 张利伟 苏凤华 杨可欣 勉丽娜 朱琳关键词:医务人员 父母社会经济地位与学龄前儿童消费含糖饮料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了解父(母)社会经济地位与学龄前儿童含糖饮料消费的关联。方法于2018年6月对北京市东城区教育委员会辖区幼儿园进行等比例分层整群抽样,将15所幼儿园的所有学龄前儿童纳入研究。采用自制问卷对学龄前儿童父(母)进行调查,获取学龄前儿童及父(母)基本信息、学龄前儿童含糖饮料的消费情况和父(母)对含糖饮料的认知情况,最终将3217名学龄前儿童的调查结果纳入分析。采用广义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学龄前儿童消费含糖饮料与父(母)社会经济地位的关系及父(母)含糖饮料认知的中介效应。采用偏差校正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法估算中介效应的大小。结果3217名学龄前儿童的年龄为(4.23±0.67)岁,其中男生占52.60%(1692名),学龄前儿童中消费含糖饮料者占77.62%(2497名)。3217名学龄前儿童父(母)中,父亲和母亲分别占24.90%(801名)和75.10%(2416名),社会经济地位得分的M(P25,P75)分别为66.7(62.5,69.5)和69.5(64.6,71.4)分;父(母)中主动了解孩子含糖饮料消费情况、对限制学龄前儿童消费含糖饮料缺乏信心和购买食物前阅读营养标签的占比分别为74.08%(2383名)、82.90%(2667名)和36.24%(1166名)。广义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调整学龄前儿童性别、年龄,以及学龄前儿童和父(母)体重指数后,学龄前儿童含糖饮料消费与父(母)社会经济地位得分呈负相关[路径系数(95%CI):-4.69×10^-2(-6.56×10^-2,-2.69×10^-2)]。父(母)对含糖饮料认知的中介效应可解释总效应的48.71%[路径系数(95%CI):-2.28×10^-2(-3.54×10^-2,-1.10×10^-2)]。结论学龄前儿童含糖饮料消费与父(母)社会经济地位负相关,父(母)对含糖饮料的认知发挥了中介效应。 苏凤华 闵开元 汪静 杨可欣 孙靓 廖巍 蔡姝雅 刘洋 张佩雯 张娟 王联君 江宇关键词:社会阶级 北京市东城区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东城区学龄前儿童超重和肥胖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儿童合理膳食干预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北京市东城区抽取18所幼儿园,调查中班和大班学龄前儿童的饮食情况,测量儿童的身高和体重,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985名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8.17%和8.21%,其中男童分别为9.14%和11.41%,女童分别为7.14%和4.78%;肥胖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童(OR=1.839)、鲜榨果蔬汁/纯果蔬汁食用频率为2~4次/周(OR=1.383)、喝运动饮料(OR=1.342)是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糕点食用频率为2~4次/周(OR=0.716)及≥5次/周(OR=0.403)、坚果类食品食用频率为2~4次/周(OR=0.760)是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结论北京市东城区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检出率较高,与饮食习惯密切相关,应采取儿童、家庭、幼儿园、社会联动干预的综合防制措施,达到降低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率的目的。 杨可欣 汪静 孙靓 苏凤华关键词:学龄前儿童 超重 肥胖 饮食 影响因素 利用虚拟数字人视频进行健康传播的效果研究 2024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虚拟数字人视频(virtual digital human video,VDHV)作为健康传播材料的应用效果。方法用定性的研究方法,于2024年3—4月在北京市东城区通过深度访谈和焦点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调查,共有116人参与调查。数据用NVivo 12软件进行编码和分析。结果调查显示,69.0%的受访者对VDHV的创新方式表示吸引或非常吸引,68.1%的受访者对其在健康传播中的满意度较高。VDHV在提升健康信息传播效率方面表现突出,76.7%的受访者认为其能有效提高健康信息接受度,62.8%认为能优化信息传递方式,53.3%认为能拓展信息覆盖范围。此外,76.7%的受访者认为需要加强对VDHV内容的监管,以确保其专业性和社会责任。结论VDHV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具有积极的社会影响和广泛的应用前景,有助于提升公众的健康素养水平。 薛锦锋 苏凤华 戴威 张婷 赵洪霞 孙靓 杨可欣 魏群 周国营关键词:健康教育 北京市东城区中小学生饮食习惯及营养相关知识行为分析 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东城区中小学生饮食习惯及营养相关知识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为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的改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北京市东城区20所小学和13所中学中抽取6所小学和4所中学共1 941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表采用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编制的《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监测调查表》,内容包括一般情况、饮食情况、营养知识行为等。由经过培训的调查人员以班为单位进行调查,学生自行填写问卷。结果 71.5%的学生每日进餐3顿饭,75.0%的学生每天吃早餐,小学生规律进食情况优于中学生。午餐来源主要是学校食堂(49.8%)和外送餐(35.3%),有23.1%的学生午饭存在吃不饱的情况。91.8%的学生在家吃晚餐,4.5%的学生存在晚餐吃不饱的现象。13.8%的学生对谷薯类、肉类、蛋类、奶类、豆制品、蔬菜、水果的摄入均能达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的每日推荐摄入量标准,44.3%的饮水量达到推荐量。中、小学生营养相关知识的总体知晓率分别为65.4%和4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2.2%的学生过去一周平均每天户外运动达60 min。结论北京市东城区中小学生规律进食三餐状况亟待改善,食物摄入未达到合理营养与平衡膳食要求,营养相关知识掌握不足。学校应开展有针对性营养干预,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苏凤华 孙靓 杨可欣 白承续关键词:饮食行为 健康教育 北京市崇文区学生午餐现状及满意度调查 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崇文区学生的午餐现状以及满意度,为政府制定改善和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崇文区的37所学校开展学生午餐现状调查,同时抽取3所学校的学生(511名)和家长(504名)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 62.16%的学校为外送营养餐,从出餐到食用平均用(1.89±0.62)h;在学生剩菜种类中,以素菜(81.08%)和主食(35.14%)为主;女生吃完午餐的比例低于男生;18所学校食堂中,44.44%的学校有营养师。23.29%的学生认为午餐好吃;11.31%的家长综合考虑对孩子的午餐表示满意。分别有49.01%和34.72%的家长认为午餐一般和表示不满意。结论学生午餐以营养餐外送和学校食堂供应为主,学生和家长对午餐满意度不高,学校应加大对供餐单位的督导,以改进饭菜质量;应加强对学生、老师和家长营养知识的培训,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监督指导下,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张利伟 朱琳 勉丽娜 杨可欣关键词:营养午餐 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