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皮达峰

作品数:1 被引量:12H指数:1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生物工程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海洋渔业科技推广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序列标签
  • 1篇野生群体
  • 1篇翘嘴鳜
  • 1篇简单重复序列
  • 1篇EST-SS...
  • 1篇EST-SS...
  • 1篇表达序列标签

机构

  • 1篇暨南大学

作者

  • 1篇于海静
  • 1篇梁旭方
  • 1篇彭敏燕
  • 1篇朱滔
  • 1篇皮达峰

传媒

  • 1篇暨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3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翘嘴鳜EST-SSR标记的开发及3个群体遗传多态性分析被引量:12
2013年
为保护野生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的种质资源以及遗传育种,本研究从翘嘴鳜的EST文库中开发微卫星并筛选出22对具有多态性的微卫星标记,对来自陆水水库(赤壁)和沅江流域(常德、怀化)的3个野生群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实验结果显示,这些标记在3个群体中均表现出了丰富的多态性;共检测到134个等位基因;各基因座观测等位基因数4~8个;平均等位基因数为6.090 1;观测杂合度0.675 4;期望杂合度0.748 7;多态信息含量0.701 0,表明3个翘嘴鳜群体在各检测位点中具有较好多态性.对数据进行F-检测,平均Fst值为0.038 3,说明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程度低;而群体遗传相似度和遗传距离的计算结果显示:常德和怀化群体的遗传相似度最大,遗传距离最小;而常德与赤壁群体的遗传相似度最小,遗传距离最大.这恰恰与翘嘴鳜群体的流域分布一致.
朱滔梁旭方彭敏燕于海静皮达峰
关键词:翘嘴鳜野生群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