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静
- 作品数:5 被引量:34H指数:2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生物工程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海洋渔业科技推广专项项目广州市番禺区科技计划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食性对草鱼消化道发育及三种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9
- 2012年
-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是我国主要的淡水养殖经济鱼类之一,其食性随着生长发育而改变,能利用植物性和动物性两类饵料。草鱼幼鱼期食性分为三个阶段:浮游动物食性、食性转变阶段和草食性 。草鱼食性在其早期发育中变化很大。动物性饵料,如浮游动物、底栖无脊椎动物是早期生长发育阶段重要的饵料成分;随着草鱼的生长,浮游甲壳动物和摇蚊幼虫则成为较重要的饵料:草鱼在全长约50mm时转向以大型植物为食 。
- 张杏波梁旭方朱滔彭敏燕于海静
- 关键词:草鱼食性消化道发育胰蛋白酶脂肪酶
- 三种鳜的SSR标记开发及遗传多样性研究
- 本研究在实验室已有的转录组结果的基础上,从测序结果中随机选出部分微卫星位点进行多态性研究,并利用其中25个具有多态性的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位点,对采自陆水水库的三个鳜属物种斑鳜、翘嘴鳜和...
- 于海静
- 关键词:转录组测序微卫星
- 文献传递
- 翘嘴鳜EST-SSR标记的开发及3个群体遗传多态性分析被引量:12
- 2013年
- 为保护野生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的种质资源以及遗传育种,本研究从翘嘴鳜的EST文库中开发微卫星并筛选出22对具有多态性的微卫星标记,对来自陆水水库(赤壁)和沅江流域(常德、怀化)的3个野生群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实验结果显示,这些标记在3个群体中均表现出了丰富的多态性;共检测到134个等位基因;各基因座观测等位基因数4~8个;平均等位基因数为6.090 1;观测杂合度0.675 4;期望杂合度0.748 7;多态信息含量0.701 0,表明3个翘嘴鳜群体在各检测位点中具有较好多态性.对数据进行F-检测,平均Fst值为0.038 3,说明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程度低;而群体遗传相似度和遗传距离的计算结果显示:常德和怀化群体的遗传相似度最大,遗传距离最小;而常德与赤壁群体的遗传相似度最小,遗传距离最大.这恰恰与翘嘴鳜群体的流域分布一致.
- 朱滔梁旭方彭敏燕于海静皮达峰
- 关键词:翘嘴鳜野生群体
- 鳜胰蛋白酶基因外显子3上SNP G169A位点鉴定和四种不同检测方法的比较被引量:1
- 2011年
- 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DS)对鳜(Siniperca chuatsi)胰蛋白酶基因(TRY)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分析,发现外显子3上的G169A多态性。对312个样品进行分析,共发现三种基因型GG、GA、AA,其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26、0.54、0.20,两个等位基因G和A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53和0.47。用创造限制性酶切位点法PCR(CRS-PCR)、单管双向等位基因专一性扩增(SB-ASA)和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对该SNP位点进行验证。结果表明,CRS-PCR法不能对该SNP位点分型,PCR-SSCP和SB-ASA法可以且准确度分别为100%和96.67%。
- 于海静梁旭方方荣彭敏燕朱滔
- 关键词:单核苷酸多态性直接测序法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
- 翘嘴鳜淀粉酶基因SNPs和微卫星位点多态性的检测被引量:2
- 2013年
- 本研究主要检测翘嘴鳜淀粉酶(amylase,AMY)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和微卫星位点多态性.实验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PCR-direct sequencing,PCR-DS)检测翘嘴鳜AMY基因组序列的SNPs和微卫星位点,并使用创造限制酶切位点PCR法(created restriction sites PCR,CRS-PCR)和PCR-DS法对SNPs进行分型,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AMY基因微卫星位点的多态性.实验结果发现AMY基因第1内含子有一个SNP位点A1,第5内含子有3个SNPs位点(A2、A3和A4);此外,第5内含子中还存在一个微卫星位点B1,共检测到4个等位基因,有9种单倍型.在翘嘴鳜群体中,4个SNP位点呈中度遗传多样性,而微卫星位点表现出高度遗传多样性.
- 彭敏燕梁旭方方荣于海静朱滔
- 关键词:淀粉酶翘嘴鳜单核苷酸多态性微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