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文婷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篇食品
  • 1篇零食
  • 1篇儿童

机构

  • 3篇深圳市计量质...

作者

  • 3篇黄小龙
  • 3篇胡书玉
  • 3篇罗文婷
  • 2篇陈宝英
  • 1篇黎绍学
  • 1篇姚江

传媒

  • 1篇广东化工
  • 1篇食品研究与开...
  • 1篇质量探索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食品潜在危害物风险分级模型研究及应用被引量:4
2016年
基于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需要,结合食品消费量、危害物在食品的含量水平与危害物毒性,首次提出食品潜在危害物风险分级模型,量化特定食品类别中各危害物的风险程度,并以乳制品为例进行应用示范。该风险模型不仅可简易地识别重点监测的对象,集中监管资源,也有利于后续的食品安全预警和快速反应。
胡书玉黄小龙黎绍学罗文婷黄慧容
深圳市儿童零食消费行为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描述深圳市儿童青少年的零食消费情况、消费特点,为儿童营养宣传教育工作提供基础资料。方法:数据来自于201 3年深圳市儿童零食专题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选购行为、消费特点、营养常识水平等。结果:儿童零食的购买主体以家长为主,其购买频率通常为1—4次/月,选购的种类以新鲜水果、纯奶及制品为主,"营养价值"是选购的重要标准。在选购意见冲突时,则以"家长的意见"主。而儿童消费零食的主要场所为"校园"和"家里",主要时间段为"下午"和"晚上"。消费的主要原因依次为"味道好","饿了或渴了"和"朋友或同学也在吃"。结论:深圳的儿童在零食消费方面相对智慧,但仍需提高对"新鲜水果"和"纯奶及制品"的摄入量。同时建议相关部门在营养宣传教育方面慎重选择对象、方式和内容,以提高它的可行性和可接受性。
胡书玉黄小龙罗文婷孔小敏陈宝英林健炜姚江
关键词:儿童
儿童零食质量现状调查被引量:1
2013年
分析深圳市儿童零食卫生质量检验结果,为加强相关产品的监督管理提供针对性的建议。同时随机调查了264份样品质量信息获取的便捷性。研究结果显示,2010年1月至2013年9月采集的4834份样品,整体不合格产品发现率为7.0%;不合格产品以标识缺陷为主;264份样品仅有46.2%具备历史质量检验信息。建议相关监管部门重视产品标识缺陷的危害,加强对零食专营场所的监管,搭建有效渠道方便公众快速、准确地获取产品的历史质量信息,协助公众判断认识并指导消费。
胡书玉黄小龙罗文婷林健炜陈宝英孔小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