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欣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细胞
  • 2篇急性
  • 2篇白血
  • 2篇白血病
  • 1篇蛋白
  • 1篇蛋白尿
  • 1篇刀豆
  • 1篇刀豆蛋白A
  • 1篇毒力
  • 1篇血红蛋白
  • 1篇血红蛋白尿
  • 1篇血红蛋白尿症
  • 1篇遗传学
  • 1篇遗传学异常
  • 1篇荧光
  • 1篇荧光检测
  • 1篇早幼粒细胞
  • 1篇早幼粒细胞白...
  • 1篇阵发
  • 1篇阵发性

机构

  • 4篇南昌大学第一...

作者

  • 4篇李欣
  • 3篇张长林
  • 3篇万腊根
  • 3篇刘淑媛
  • 2篇孔蕴源
  • 1篇江梅
  • 1篇刘洋
  • 1篇向天新
  • 1篇闻芳
  • 1篇魏丹丹
  • 1篇高琳琳
  • 1篇张伟

传媒

  • 2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实验与检验医...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6
  • 2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双色双融合荧光原位杂交在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遗传学异常检测中的信号模式及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研究双色双融合荧光原位杂交(dual-color-dual-fusion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DCDF-FISH)在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遗传学异常检测中的常见信号模式,并探讨其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诊断的68例ALL病人临床资料,采用双色双融合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流式细胞技术、常规G显带技术以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骨髓标本,并分析其结果的相关性,通过DCDF-FISH技术动态观察患者对治疗的反应。结果:在68例患者中DCDF-FISH检测见有16种信号模式,其中变异性信号模式14种(1R2G、2R3G、2R4G及3R3G为无BCR/ABL融合基因的异常信号模式;1R1G1F、1R1G3F、1R1G4F、1R2G1F、1R2G2F、1R2G3F、1Rn G2F(n≥3)、2R2G1F、1G4F、1R4F这些信号模式的细胞内都存在着BCR/ABL融合基因),Ph^+共17例,所有检出Ph^+的病例均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或伴髓系表达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My^+-B-ALL),其中常规显带技术检测出Ph染色体12例,阳性率为18%(12/68),DCDF-FISH及RT-PCR检测结果一致,阳性检出率为25%(17/68)。通过DCDF-FISH技术动态观察患者化疗前后荧光模式变化显示:经过化疗药物的选择作用,其信号模式在数量上和形式上发生变化,共同特征是都存在Ph染色体。结论:DCDF-FISH法检测ALL病人的BCR/ABL融合基因敏感、可靠,分析DCDF-FISH信号模式及其动态变化对ALL病人的治疗反应性、耐药情况、疗效判定及预后有重要指导意义。
江梅张长林辛艳红刘淑媛李欣万腊根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遗传学异常BCR/ABL融合基因费城染色体
CSN复合物在ATRA诱导APL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索CSN复合物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中的表达及其在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分化中的作用。方法:以NB4细胞为实验对象,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及流式细胞术的CD11b检测以监测ATRA诱导分化;用Western blot及逆转录荧光定量PCR检测CSN复合物在细胞分化过程中的变化,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APL患者及其治疗缓解后CSN复合物亚基的表达情况。结果:在NB4细胞中ATRA可诱导细胞CD11b表达,细胞在形态上呈明显分化特征;CSN复合物各个亚基的表达水平随细胞分化逐渐下调。APL患者中CSN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白血病患者组(P<0.05),ATRA诱导缓解治疗后达完全缓解的患者中CSN的表达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结论:CSN复合物在APL中高表达,ATRA可以下调CSN复合物的表达,提示CSN复合物在APL发病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刘淑媛万腊根高琳琳孔蕴源李欣张长林
关键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维甲酸
一种高毒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毒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制备刀豆蛋白A‑磁性纳米粒子复合物;使用所述刀豆蛋白A‑磁性纳米粒子复合物富集肺炎克雷伯菌;将所述目标溶液投入所述RPA反应体系中扩增肺炎克雷伯菌核酸;将所述...
刘洋魏丹丹范琳萍施博雯张伟向天新孔蕴源李叶朱雨辰李欣唐楠
FLAER检测及其在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荧光标记的嗜水气单胞菌溶素变异体(FLAER)检测在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诊断中的意义,并与传统的CD55、CD59测定进行比较。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0例PNH、37例非PNH贫血患者外周血FLAER、CD55和CD59抗原的表达,对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与非PNH贫血组相比,PNH患者外周血CD55、CD59缺失率和FLAER阴性率均明显增高(P<0.05)。10例PNH患者外周血粒细胞FLAER阴性率达(82.52±25.24)%,单核细胞FLAER阴性率达(79.84±19.86)%;与CD55、CD59的阴性率相比,PNH克隆数显著升高(P<0.05)。结论利用流式细胞术进行FLAER分析对PNH的诊断比CD55、CD59检测更加特异、敏感、直观,FLAER分析更能反映PNH克隆情况。
刘淑媛万腊根闻芳李欣张长林
关键词:CD55CD59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流式细胞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