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青
- 作品数:3 被引量:21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超声引导髂筋膜阻滞与股神经阻滞治疗全膝关节置换后疼痛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6
- 2020年
-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和髂筋膜阻滞治疗全膝关节置换后疼痛的疗效比较。方法 2016年7月至2019年5月,纳入84例年龄在20~80岁且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为Ⅰ~Ⅱ计划进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患者。使用计算机随机化分组将患者分为2组。一组40例患者接受超声引导髂筋膜阻滞(FIB组),另一组44例接受超声引导股神经阻滞(FNB组)。记录术后30 min和1、2、6、12和24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和吗啡消耗剂量。填写手术后24 h,患者完成恢复质量(QoR-40)问卷,同时记录术后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结果与FNB组相比,FIB组术后24 h的VAS水平显著降低(P<0.05),其他1~12 h时间两组VAS评分没有明显差异。FNB组术后0~30 min的吗啡消耗剂量显著低于FIB组;然而,FIB组术后6~24 h的吗啡消耗剂量显著低于FNB组。术后24 h FIB组的QoR-40评分显著高于FNB组(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恶心、呕吐不良反应方面没有显著差别。FNB组有1例患者术后发现手术侧大腿前侧感觉障碍。结论股神经阻滞在术后最初30 min内提供了更有效的镇痛效果。6 h后,髂筋膜阻滞表现出更好的疼痛控制。且髂筋膜阻滞患者的术后恢复质量较高。
- 单玉兰周晓林徐小青
- 关键词:膝关节置换术膝关节疼痛股神经阻滞超声引导
- 重复膝关节腔内脉冲射频治疗慢性膝关节痛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比较首次经膝关节腔内脉冲射频治疗有效者间隔2周后再次行膝关节腔内脉冲射频与疼痛加重后再次行脉冲射频治疗慢性膝关节痛的疗效。方法 2014年1月~2016年1月于我科疼痛门诊就诊的慢性膝关节痛患者10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A和B组,每组50例。A组为首次治疗有效,间隔2周后再次行膝关节腔内脉冲射频;B组为首次治疗有效,疼痛加重后再次行膝关节腔内脉冲射频。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VAS评分,A组连续脉冲射频后患者疼痛加重再次行脉冲射频时间,以及B组单次脉冲射频术后至疼痛加重再次行脉冲射频时间。结果 A组需要再次行脉冲射频的平均时间为(10.15±1.37)个月,B组为(5.65±1.44)个月。A组治疗后VAS评分<3分的持续时间为(11.32±1.76)个月,B组为(6.12±1.42)个月。与B组相比,A组在再次行脉冲射频时间和VAS评分<3分的维持时间有显著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首次治疗有效间隔2周重复膝关节腔脉冲射频治疗慢性膝关节痛的疗效优于疼痛加重后再次行脉冲射频的疗效。
- 史传岗徐小青
- 关键词:慢性膝关节痛脉冲射频视觉模拟评分
- 重复经椎间孔硬膜外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首次经椎间孔硬膜外注射有效间隔2周再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是否优于疼痛加重后再次注射治疗的疗效。方法 2015-01-2016-01,于我科疼痛门诊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配至A和B组,每组40例。A组为首次治疗有效,间隔两周后再次硬膜外注射。B组为首次治疗有效,疼痛加重后再次行硬膜外注射。分别观察A组和B组治疗前VAS评分;A组连续注射后患者疼痛加重再次注射时间,以及B组单次注射后至疼痛加重再次注射时间。结果 A组需要再次注射的平均时间是(7.85±1.21)个月,B组是(4.59±1.53)个月。A组注射后VAS评分<3分的持续时间是(8.46±1.53)个月,B组的时间是(5.65±1.25)个月。A组与B组相比在再次注射时间和VAS评分<3分的维持时间有着显著的优势。结论首次治疗有效间隔2周重复经椎间孔硬膜外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优于疼痛加重后再次注射的疗效。
- 徐小青史传岗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重复注射视觉模拟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