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莺芬
- 作品数:7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登革热血清抗体反应的动态变化特征及在初次/二次感染判定中的意义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观察2014年登革热疫情中,登革病人特异性Ig M和Ig G抗体产生在病程中的动态变化特征,探讨其在初次感染及二次感染判定中的意义。方法收集38例住院登革热患者系列血清或血浆样品298份,至少包含发热期和极期中的3个时点。采用Panbio登革热Ig M/Ig G捕获ELISA法检测血清或血浆中特异性的抗体。每个样品做3个复孔,取平均值后使用试剂盒公式算出Panbio Units值。依据抗体的动态变化进行初次/二次感染判定,并与常用的依据Ig M/Ig G比值判定方法比较。结果观察到5种不同的登革病毒特异Ig M和Ig G抗体反应趋势。依据Ig G反应趋势可区分成2组。一组Ig G在病程的第4-5天可检测到,呈现快速上升。另一组在病程的第7天可检测到,一直维持在低的水平。依据Ig M和Ig G抗体反应趋势判定轻症样品中初次感染11例(29.7%);轻症样品中二次感染9例(24.4%);重症样品中初次感染7例(18.9%);重症样品中二次感染10例(27.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Ig M/Ig G一个时点比值法判定会出现将二次感染误判为初次感染的情况。结论依据Ig G反应趋势可以明确初次/二次感染的判定。2014年爆发的登革热疫情中,二次感染可能不是重症病例发生的危险因素。
- 王茜茜雷杨赵令斋温莺芬王信张复春庾蕾
- 关键词:登革热抗体
- DENV2型感染者及ZIKV感染者血清E蛋白抗体交叉反应特征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揭示登革病毒2型(DENV2)或寨卡病毒(ZIKV)诱导宿主血清E蛋白抗体的产生及交叉反应特性。方法 C端带标签的重组ZIKV,DENV1和DENV2 E蛋白的表达采用哺乳动物细胞表达体系。从病人急性期血清提取病毒RNA,用RT-PCR法扩增病毒E蛋白膜外区,克隆到改造的pc DNA3.1构建表达质粒。用抗标签的抗体捕获293T细胞转染上清中的E蛋白,建立ELISA法。用建立的ELISA法检测30例DENV2感染者和3例ZIKV感染者血清抗体与ZIKV,DENV1和DENV2 E蛋白结合反应。结果成功构建ZIKV,DENV1和DENV2重组E蛋白表达质粒,并经序列验证,表达蛋白为(53~60)×103Mr。在检测的30例DENV2型住院病例中,大部分病例(24/30)血清有明显的与DENV1和ZIKV E蛋白的结合反应,表现为3种不同的结合形式,DENV1>ZIKA(4/30),DENV1
- 王信李春林温莺芬洪文昕赵令斋王茜茜张复春庾蕾
- 关键词:登革病毒E蛋白
- SARS-CoV-2特异性抗体ADCC活性与抗体滴度和中和活性呈正相关
- 2023年
- 目的:探讨SARS-CoV-2感染者血浆样本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ADCC)及其与抗体滴度和中和活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表达SARS-CoV-2刺突(spike;S)蛋白的HEK293T细胞为靶细胞,表达FcγRⅢa-V158的Jurkat细胞为效应细胞,建立一种简便的抗体ADCC检测方法。对效应细胞和靶细胞比例进行优化后,分析38份血浆样本的ADCC活性进行。血浆特异性抗体采用捕获ELISA法检测,即用抗标签抗体捕获C-端带标签的重组SARS-CoV-2 S蛋白。血浆抗体中和活性采用假病毒中和试验测定。统计学分析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非参数Spearman相关检验计算相关性。结果: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显示,38份血浆样本S、S1和受体结合结构域(receptor-binding domain,RBD)抗体阳转率均为97.4%(37/38);动态观察抗体滴度随康复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抗体滴度在3~4周达到峰值。抗体滴度>1∶320的血浆样本的中和活性高于抗体滴度<1∶320的血浆样本[IC 50值:749.6(396.5~3772.0)vs 81.4(11.6~228.4),P<0.01]。对同样的样本进行抗体ADCC活性检测,86.8%(33/38)的血浆样本可检测出ADCC活性,其随康复时间的变化趋势与特异性抗体滴度是一致的,同样在3~4周达到峰值。进一步分析抗体ADCC活性与抗体滴度和中和活性相关性,结果显示均呈正相关,针对S、S1和RBD三个不同靶向区域的抗体,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686、0.535、0.471(P均<0.01),与中和活性的相关系数为0.573(P<0.01)。结论:本研究提供了一种简便的抗体ADCC检测方法,检测结果表明SARS-CoV-2可诱导特异性血浆抗体ADCC活性,且ADCC活性可能来自非中和抗体。同时,ADCC活性在3~4周达到峰值,这些发现为临床血浆救治提供了参考。
- 钟可馨温莺芬张绪磊邢晓敏庾蕾
- 关键词:中和活性假病毒
- H7N9病毒诱导宿主HA抗体产生的特异性及交叉反应
- 2018年
- 目的揭示人感染H7N9宿主血清HA抗体的产生及与其他HA亚型的交叉反应特性。方法生物公司合成各亚型HA蛋白胞外域核苷酸序列,并克隆到改造过的p CDNA3.1载体上构建表达质粒。采用哺乳动物细胞表达体系表达C端带标签的H1、H3、H5和H7重组HA蛋白。用抗标签的抗体捕获293T细胞转染上清中的HA蛋白。用建立的ELISA法检测22例H7N9感染者血清抗体与蛋白H1、H3、H5、H7(2013)和H7(2017)的结合反应,同时设H1N1感染组及健康对照组。结果成功构建H1、H3、H5和H7重组HA蛋白表达质粒,表达蛋白大小约72 000~100 000Mr。在检测的22例34份H7N9感染血清,对2013年及2017年分离的H7N9病毒株的HA蛋白均有显著结合[OD值=(1.85±0.27)、(1.54±0.27)],与健康对照组及H1N1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H7N9血清组与组1的H1、H5有交叉反应,OD值分别为(1.53±0.49)和(0.92±0.53),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2的H3有交叉反应[OD值=(2.09±0.22)],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健康对照组与H1、H3有一定的结合反应,与H5、H7几乎不结合。结论人感染H7N9病毒诱导的宿主血清HA抗体不仅与H7N9结合且与其他亚型HA蛋白有高度交叉反应,为广谱中和抗体的筛选及疫苗的研发提供了依据。
- 李春林邓西龙向梦蓉温莺芬王茜茜张复春庾蕾
- 关键词:流感病毒HA蛋白
- 基于流式细胞技术SARS⁃CoV⁃2假病毒中和试验方法的建立
- 2023年
-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致病病毒。面对此类高传播风险及高致病性病毒,常采用复制缺陷型假病毒替代活病毒用于疫苗及药物的抗病毒活性评估。本研究旨在建立了一种基于流式细胞技术(Flow cytometry,FCM)的高通量中和试验方法。使用HIV⁃1慢病毒骨架蛋白包装系统,将psPAX2、pLVX⁃eGFP、SARS⁃CoV⁃2 S三质粒共转染HEK293T细胞,包装一种带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的假病毒。通过优化S蛋白密码子序列、采用S蛋白C⁃端氨基酸(Amino acids,AA)截短和包装时间的优化,确定了假病毒包装最适条件。包装假病毒的滴定采用293T⁃hACE2细胞作为感染靶细胞,经流式细胞仪测定eGFP荧光细胞比率即为感染假病毒细胞比率。采用包装的野生型(Wild type,WT)和Omicron假病毒对感染Omicron变异株的COVID⁃19患者血浆抗体中和活性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12例COVID⁃19患者血浆对SARS⁃CoV⁃2 WT和Omicron假病毒均具有中和作用,平均半数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分别为631.2和139.0(血浆稀释倍数),且对WT株中和活性大于Omicron变异株。研究中我们将建立的中和试验方法与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方法(Luciferase assay,LUCA)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建立的FCM方法与常规使用的LUCA法具有同等的敏感性。本研究建立的基于流式细胞技术SARS⁃CoV⁃2假病毒中和试验方法,不需要裂解靶细胞等后续步骤即可直接对细胞进行检测。为疫苗的评估及抗病毒药物的筛选提供了一种高通量方法,同时为抗病毒机制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手段。
- 张绪磊温莺芬钟可馨邢晓敏庾蕾
-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假病毒流式细胞技术荧光素酶EGFP
- 重症与轻症登革热B细胞反应动态变化及差异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登革病毒I型(DENV-1)感染时,机体B细胞和浆细胞随病程的动态变化及其与疾病严重性的关系,为重症登革热的早期预警或治疗提供可能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12月登革热住院病例62例,设轻症登革热组(DF,n=33)、重症登革热组(SD,n=29)及对照组(control,n=6).采用多色流式细胞技术分析患者急性期及极期的外周血中B细胞及浆细胞随病程的动态变化及其在重症和轻症组的差异.进一步通过系列样品分析同一感染者(包括轻症和重症各3例)浆细胞随病程的变化,并且观察登革病毒初次及二次感染时,B细胞及其亚群即初始B细胞、记忆B细胞和浆细胞的变化.[结果]重症组B细胞扩增明显高于轻症组(P=0.013),特别是在病程第5~6天(P=0.017,0.002).轻症组和重症组浆细胞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的增殖(P=0.011,0.032),但轻症和重症两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一感染者系列样品分析显示,轻症病例浆细胞在病程第7~8天达高峰,第10天基本恢复正常.重症病例在病程第7~9天达高峰,但在病程10 d后仍有一定量的增殖.对于轻症登革热,二次感染组表现出更明显的B细胞增殖、初始B细胞减少及记忆B细胞减少(P=0.028,0.010,0.037),但浆细胞变化未体现出差异.而对于重症登革热,在二次感染时仅初始B细胞明显减少(P=0.018).[结论]DENV-1血清型感染时轻症和重症登革热组B细胞反应呈现不同的趋势.宿主在病程早期B细胞的明显扩增以及浆细胞延迟反应可能与疾病严重性相关.
- 李泽王茜茜温莺芬郭文靖赵令斋洪文昕张复春庾蕾
- 关键词:登革热B细胞浆细胞
- 寨卡病毒感染早期快速抗原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建立检测非结构蛋白1(NS1)抗原的免疫层析胶体金试纸方法,用于寨卡病毒(ZIKV)感染的早期诊断。方法对已获得的5株人源抗ZIKV NS1的单克隆抗体(ZKns2E11、ZKns3G2、ZKns4B8、ZKns4F10、ZKns14G5)采用生物膜层光学干涉法进行竞争抑制实验,以得到它们在抗原结合位点的相互关系并根据抗体结合抗原表位的不同将其进行分类,又通过两两随机组合配对方法筛选出最佳捕获抗体及包被抗体,制备成胶体金试纸。分别用重组NS1蛋白、感染ZIKV细胞培养上清液以及感染登革病毒(DENV)病人血清/血浆多种检测样品以获得准确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其中病毒定量采用FFA(focus-forming assay)方法。结果在竞争抑制实验结果中,根据抗体与抗原结合的剩余结合率(<20%被认为强竞争关系即结合位点相似甚至相同,>60%被认为无竞争关系即位点不同),抗体大致分为两类,并通过两两配对筛选出2株结合位点不一致的最佳配对抗体(ZKns2E11、ZKns3G2),最终建立检测ZIKV NS1抗原胶体金试纸的快速诊断方法。在试纸敏感性分析中,ZIKV重组NS1蛋白为31.25 ng/mL时肉眼仍可观测到阳性条带的出现,以2×10~4FFU/mL的ZIKV病毒量感染细胞所释放的NS1蛋白仍可被检测到。试纸在其特异性上,无论是重组蛋白、感染病毒细胞培养上清液还是临床样本,与DENV均不交叉,表现出良好的特异性。该检测方法的成功建立为ZIKV感染早期诊断带来了一定的补充作用。结论建立检测ZIKV NS1抗原胶体金试纸的方法可成功区分ZIKV和DENV,表现出良好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为ZIKV与DENV共感染地区提供了技术储备。
- 向梦蓉郭文靖温莺芬李泽庾蕾
- 关键词:登革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