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焦娇

作品数:5 被引量:43H指数:2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篇顶空
  • 2篇顶空固相微萃...
  • 2篇饮料
  • 2篇影响因素
  • 2篇色泽
  • 2篇色泽稳定性
  • 2篇气相色谱-嗅...
  • 2篇固相微萃取
  • 2篇红枣
  • 2篇GC-O
  • 2篇HS-SPM...
  • 1篇质谱
  • 1篇失光
  • 1篇稳定性
  • 1篇挥发性
  • 1篇挥发性成分
  • 1篇浑浊
  • 1篇红枣饮料
  • 1篇发酵
  • 1篇发酵饮料

机构

  • 5篇山西大学

作者

  • 5篇张生万
  • 5篇焦娇
  • 5篇李树萍
  • 4篇李美萍
  • 2篇李凯
  • 1篇张婕
  • 1篇苗潇潇

传媒

  • 2篇酿酒科技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食品科学
  • 1篇食品安全质量...

年份

  • 1篇2018
  • 4篇201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非生物因素对红枣发酵酒色泽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以红枣发酵酒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非生物因素对红枣发酵酒色泽稳定性的影响。方法考察自然光照、紫外光照和避光存放对其色泽稳定性的变化;低温(-3~0℃)和高温(40℃)存放对其色泽稳定性的影响;在不同pH值(3~10)条件下其色泽稳定性的变化;以及不同金属离子钠、镁、铝等对其色泽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在加工和储藏过程中低温(-3~0℃)、避光、pH值在4~6的范围内存放,并减少与含有铁、铝、铜等金属离子体系的接触,对红枣发酵酒的色泽稳定性具有良好的保持作用。结论此结果为红枣发酵酒和发酵饮料的生产和储藏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焦娇李树萍李美萍张生万
关键词:色泽稳定性影响因素
红枣白兰地色泽稳定性的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对红枣白兰地的色泽稳定性进行了研究,考察了不同酒度、温度、光照、pH值、金属离子对其色泽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酒度降低有利于其色泽稳定性的提高;Fe^(3+)、Al^(3+)、Cu^(2+)及pH值的增加,均会使红枣白兰地生色物最大吸收波长发生一定程度的红移;避光保存、高温加热均使红枣白兰地的吸光度值有所增大;自然光照吸光度值稍有下降。其结果将为红枣饮料、红枣果酒及其蒸馏酒的生产和后期储存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李树萍焦娇李美萍张生万
关键词:色泽稳定性红枣饮料影响因素
HS-SPME-GC-O-MS联用法分析红枣发酵饮料易挥发性成分条件的优化被引量:18
2017年
以红枣发酵饮料为研究对象,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法分析其易挥发性成分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对影响固相微萃取操作条件的萃取头、萃取温度、萃取时间、样品用量、平衡时间和解吸时间进行系统的优化,旨在建立一种分析红枣发酵饮料易挥发性成分的方法,并通过嗅闻检测结合气味活度值和香气强度值确定红枣发酵饮料的特征风味成分,采用草酸二乙酯做内标对特征风味成分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表明:选用50/30μm DVB/CAR/PDMS固相微萃取头、Rtx-WAX色谱柱、样品用量8.0 m L/20.0 m L样品瓶、加盐量3.00 g、萃取时间70 min、萃取温度70℃、平衡时间20 min、解吸时间3 min,分析红枣发酵饮料易挥发性成分,共检出114种组分,确定结构96种,占总易挥发性成分总量的98.86%;气味活度值及香气强度值分析结果表明:乙酸乙酯、戊酸乙酯、己酸乙酯、2-辛酮、2-十一酮、乙酸-2-苯乙酯、苯丙酸乙酯、6-甲基-5-庚烯-2-酮、苯甲醛和3-羟基-2-丁酮为红枣发酵饮料的特征风味成分。
李凯焦娇李树萍许曼筠张婕李美萍张生万
红枣白兰地致浊成因与澄清方法研究
2018年
本实验通过对不同酒度的红枣白兰地进行研究,发现酒液在降度或增加酒精度时均不同程度地出现失光、浑浊现象。分析致浊物的结果可知:低度(20%vol)酒致浊物可能是蛋白质与酚类化合物的缔合,并有少量高级脂肪酸酯类化合物;高度(72%vol)酒致浊物可能是糖类及水溶性酚类化合物。通过添加不同澄清剂,对低度(20%vol)酒和高度(72%vol)酒进行了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分析,结果表明,低度(20%vol)酒的最佳澄清剂为壳聚糖-明胶复合澄清剂,其添加量为壳聚糖0.066 g/L、明胶0.64 g/L,最大透过率可达99.825%;高度(72%vol)酒的最佳澄清剂为硅藻土,其用量为0.12 g/L时,透过率为99.972%。该结果将为后期红枣白兰地生产、储藏和品质的控制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验依据。
李树萍焦娇李美萍张生万
关键词:失光浑浊
HS-SPME-GC-O-MS分析红枣发酵酒中的挥发性成分被引量:26
2017年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嗅闻-质谱(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metry-mass spectrometry,GC-O-MS)联用,对红枣发酵酒中易挥发性成分进行萃取条件及GC-MS分离检测条件的系统研究,并采用气味活度值结合香气强度值评价了主要成分对总体香味的贡献。选定的顶空固相微萃取最优参数为:50/30μm DVB/CAR/PDMS固相微萃取头、样品用量8.0 m L/20.0 m L样品瓶、加盐量0.40 g/m L、萃取温度55℃、萃取时间40 min、平衡时间20 min、解吸时间5 min。选用Rtx-Wax色谱柱,经GC-O-MS联用对红枣发酵酒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共检出108种组分,结构推断86种,占挥发性成分总峰面积的97.09%。其中,乙酸-3-甲基丁酯、3-甲基丁醇、己酸乙酯、2-己烯酸乙酯、庚酸乙酯、乙酸、辛醇、癸酸乙酯、苯甲酸乙酯、戊酸、乙酸-2-苯乙酯、己酸、苯甲醇、苯丙酸乙酯、苯乙醇、辛酸、n-癸酸为红枣发酵酒的主体香气成分。其结果为红枣发酵酒的质控及香味评价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焦娇李凯李树萍苗潇潇张生万
关键词:顶空固相微萃取挥发性成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