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蓉

作品数:8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宁夏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文化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5篇教学
  • 5篇高职
  • 4篇院校
  • 4篇计算机
  • 3篇高职院校
  • 2篇计算机基础
  • 2篇计算机应用
  • 2篇计算机应用基...
  • 2篇服装
  • 2篇《计算机应用...
  • 2篇《计算机应用...
  • 2篇《计算机应用...
  • 1篇信息管理
  • 1篇信息技术
  • 1篇信息技术类课...
  • 1篇虚拟仿真技术
  • 1篇学法
  • 1篇应用能力培养
  • 1篇院校学生
  • 1篇人脸

机构

  • 8篇宁夏职业技术...

作者

  • 8篇田蓉
  • 2篇何北宁
  • 1篇荀丽丽

传媒

  • 2篇计算机产品与...
  • 1篇信息系统工程
  • 1篇信息与电脑
  • 1篇软件
  • 1篇科技资讯
  • 1篇信息通信
  • 1篇轻工科技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高职服装工艺教学中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被引量:5
2019年
近几年,随着电子科技的迅猛的发展,虚拟仿真技术也在各个行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高职服装工艺课程教学中,应用虚拟仿真技术,可以给学生提供较为真实的教学情境,还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本文针对高职服装工艺课程教学中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进行深入分析,希望将该技术引入课堂、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
田蓉
关键词:高职服装工艺教学虚拟仿真技术
宁夏纺织企业高职毕业生就业稳定性现状及提高对策探讨被引量:1
2017年
学生的就业稳定性一直受到学校和用人单位的高度重视,宁夏纺织企业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工业领域,一直为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离职率所困扰。本文通过分析高职毕业生的离职原因,探讨提高就业稳定性的对策。
杨富平李军虎田蓉
关键词:高职毕业生就业稳定性
人工智能中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研究
2025年
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人脸识别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如公共安全领域的监控、形侦、寻找失踪儿童等,金融领域的身份验证、支付等,智能交通领域的驾驶辅助、交通管理等,有效提高了操作流程效率和便捷性。虽然其在应用过程中还面临着隐私保护问题、误识别率降低难问题、光照和角度变化适应性问题以及遮挡和伪装情况下的识别能力问题,但是随着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三维人脸识别技术、多模态生态特征融合等,以及受到相关政策的支持和约束,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案研究已经有所突破。基于此,本文对人工智能中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进行研究,通过分析人工智能在人脸识别技术中的应用以及人脸识别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提出了人脸识别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为相关技术应用提供参考。
田蓉何北宁
关键词:人工智能人脸识别技术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与服装设计专业相融合的教学方法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无论是职业院校,还是普通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都属于十分重要的学科内容,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基础性能力。随着计算机在教学和工作中的广泛应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服装设计专业是职业院校的专业之一,用于培养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必然也要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知识,学会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服装设计,提升设计的效率。因此,将计算机应用基础与服装设计进行融合,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本文主要研究计算机应用基础和服装设计专业的融合过程实施分层教学方法。
田蓉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分层教学
“中职院校学生实习就业信息系统”设计初探
2015年
长期以来,学生实习就业信息管理一直采用手工方式进行,这种方式不便于查询、分类、汇总和对数据信息进行科学分析,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文章提出在现代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开发"中职院校学生实习就业信息系统",这不仅可以简化、规范中职院校的日常操作,而且可以使信息交流更加简单、快捷,从而减轻工作人员及相关部门的工作压力,增加管理的透明度。
田蓉
关键词:信息管理MVC模式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微课教学的有效性探索——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被引量:10
2019年
当前信息化技术在高速的发展中,“互联网+”就是信息化发展中的热点及核心,在很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运用,尤其在教育领域中,推动了教育的发展。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就是基于网络基础的,在高职教育中也得到了有效运用。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高职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该文就以该课程为例,分析了“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微课教学在课程中的应用。
田蓉何北宁杨富平
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
高职院校学生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培养的实践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对于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主要应侧重于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熟练应用于今后的工作岗位中,提高工作效率。笔者分析了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教学实际,探讨了该课程改革教学方法的措施。
田蓉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网络空间
AI技术在高职院校信息技术类课程中的应用探究——以“计算机基础”课程为例
2024年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面临着提升教学效果和适应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的挑战。探讨了AI技术在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价值,旨在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基础差异大、教学内容更新慢、实践教学资源有限等问题。高职课程引入AI辅助教学系统、自动批改与评价机制、虚拟实验室等手段,实现了个性化教学、实时反馈与实践技能培养的优化,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与教师教学效果,为高职院校信息技术教育的现代化转型提供了新思路。
田蓉荀丽丽庞翠
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个性化教学教学资源优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