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慧

作品数:5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香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文化
  • 2篇古史
  • 1篇大仙
  • 1篇学艺
  • 1篇艺术
  • 1篇艺术人生
  • 1篇易学史
  • 1篇志学
  • 1篇融通
  • 1篇上古
  • 1篇上古史
  • 1篇史观
  • 1篇书画
  • 1篇重证
  • 1篇周易
  • 1篇文化本位
  • 1篇文化自觉
  • 1篇文人
  • 1篇文人画
  • 1篇文字学

机构

  • 5篇香港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作者

  • 5篇罗慧
  • 3篇郑炜明
  • 2篇孙沁
  • 1篇胡孝忠

传媒

  • 2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周易研究
  • 1篇粤海风
  • 1篇重庆文理学院...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饶宗颐香港史研究略论被引量:2
2018年
饶宗颐先生一代通人,于古今中外文史哲艺之学无所不窥,著述极多。他亦曾涉猎香港史研究,尽管这只占他全部学术的极小部分。透过探索饶先生香港史研究的历史学思想、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特点,我们仍然可以从小中见大,一窥饶宗颐先生学术的深奥内涵以及其民族文化本位的中华史观。
郑炜明罗慧
关键词:民族文化
由《江南春集》相关书画看饶宗颐学艺融通的艺术人生
2018年
饶宗颐先生诗、书、画修养无一不臻极致,可说是当代罕见的传统学者文人。他的书画作品,在扎实的艺术技巧的基础上贯注以高博的才学,使得作品的呈现含蕴深厚、耐人寻味。这样的作品,才可称之为"文人书画"。其诗集《江南春集》之相关书画,虽称不上是他绘画创作中的代表作品,但这些书画与诗集之互相关联,则为我们欣赏和解读饶先生"学艺互益"的思想和学艺融通的艺术人生提供了难得的方便门径,值得深入探讨研究。
罗慧孙沁
关键词:书画文人画
略论饶宗颐先生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本位的中国香港史观及其现实意义
2023年
小引饶宗颐先生乃一代通人,世人称之为大师。的确,饶先生是于古今中外文史哲艺之学无所不窥的,他曾经耕耘过的领域很多,如上古史、甲骨学、古文字学、简帛学、敦煌学、悉昙学、宗教史、中外文化交流史、历史学、方志学、古典文学、艺术史、目录学等,皆有著述传世[1]。至于本文所要论及的饶先生的中国香港史研究,其实只占他全部学术的极小部分而已。但是,我们相信透过探索饶先生中国香港史研究的历史学思想、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特点,仍然可以从小中见大,一窥饶先生的学术的深奥内涵。
郑炜明罗慧
关键词:文化本位古文字学上古史甲骨学方志学
从港澳朱大仙信俗来源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探源与传播问题被引量:1
2017年
朱大仙信仰在港澳部分渔民之间虽然已流传了80多年,但并不为大众所熟悉。文章从历史学与文献学角度对港澳朱大仙信仰的来源做了研究,重新深入讨论了香港大澳龙岩寺与朱大仙信仰的关系,包括"朱大仙是朱明皇朝后裔""大禹化身"和"朱大仙即朱立仙"等说法。由于民间信仰会随着不同地域和社会、不同信仰社群的发展而产生变化,故而在深入了解、探究乃至在将其"文化遗产化"时必须尽量回溯到最初时刻,从源头梳理其发展过程。
郑炜明罗慧孙沁
关键词:港澳
饶宗颐的易学成就与文化自觉
2020年
饶宗颐的易学论述颇多,他注重在目录学、简帛学、甲骨学等领域开展融合研究,实现了马王堆帛书《易》和《易》卜溯源研究的开创性贡献,晚年又基于易学提出"新经学"与文化自觉的主张。饶宗颐长期秉持易学地域文化观、殷夏源流观、文化全局观等治学理念以及朴学和"古史五重证"的治学方法。其学术理念与实践展现了通达的文化视野与深厚的学术功底,堪称治《易》之典范。
李泰衡胡孝忠罗慧
关键词:帛书《周易》易学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