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波
- 作品数:5 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 浅析秦汉郡、县(道)吏员的设置
- 2018年
- 汉郡、县(道)体系中的吏员设置服从于郡县制本身的变化。秦及汉初,郡尉掌辟除吏员之权,后郡守掌握辟除吏员之权,西汉中期以来郡的吏员人数逐步增多。秦及汉初,县下设有诸曹掾史,乡、里设有乡部和田部,田部吏员包括"田啬夫""田佐",里有"田典"。西汉中期以来县(道)、乡、亭的吏员官包括:官有秩、乡有秩、令史、狱史、官啬夫、乡啬夫、游徼、牢监、尉史、官佐、乡佐等,至东汉时,基层政府的吏员设置愈加完备。
- 董波
- 关键词:秦汉吏员
- 基于秦末汉初都赋学对后世的影响探究
- 2016年
- 秦至汉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初级建构与发展成熟期,相对而言,此一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因而文学艺术也有较大的发展,所以在这种大环境下统治阶级开始建立一系列的规章制度。这一时期文学艺术伴随着时代更替而变换,其中秦汉文学也在这一背景下传习融合直至唐宋后期。
- 董波李健胜
- 关键词:历史影响
- 酷吏与汉武帝时期的国家统治理念
- 2018年
- 从汉武帝任用大批酷吏的现象可知,法家的君臣观对武帝的统治意志有一定影响,酷吏遵从律法与否也取决于帝王的态度,这也反映出汉武帝的施政具有君主专权统治模式的典型特征。但是,凭借汉代"制造"势族的社会机制,一些酷吏转而成为势族的一员,势族的社会政治影响力也在一直持续。这些现象说明武帝时期势族集团是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社会势力,中央政府无法从根本上清除势族集团。
- 董波李健胜
- 关键词:汉武帝酷吏
- 明清时期儒学对土族政治哲学的影响
- 2017年
- 一、明代土族土司政治哲学观念的建构
青海河湟地区地处华夏边缘,王朝国家对该地区的统治方式有别于中原内地。具体而言,明朝时期,王朝国家利用当地内生的地方秩序及其社会精英来统治地方,采取因俗而治的统治方略,
- 李健胜董波
- 关键词:政治哲学明清时期土族儒学统治方式哲学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