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婧

作品数:2 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黄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艾滋病
  • 1篇哨点监测
  • 1篇晚发
  • 1篇报告病例
  • 1篇CD4+T
  • 1篇HIV/AI...
  • 1篇HIV/AI...
  • 1篇MSM
  • 1篇MSM人群
  • 1篇病例
  • 1篇病例分析

机构

  • 2篇黄石市疾病预...

作者

  • 2篇解瑞青
  • 2篇柯贤洲
  • 2篇熊馥
  • 2篇刘婧
  • 1篇朱丹

传媒

  • 1篇海峡预防医学...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黄石市2017—2020年新报告HIV/AIDS病例晚发现情况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分析黄石市新报告HIV/AIDS病例的晚发现情况,为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随访的834例新报告HIV/AIDS病例的晚发现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黄石市2017—2020年新报告HIV/AIDS病例834例,晚发现361例,晚发现率为43.3%。以男性(77.1%)、≥60岁(39.2%)、文化程度<初中(58.0%)、已婚/同居(63.4%)、家务待业(39.0%)、异性传播(80.2%)、医疗机构样本来源(74.7%)和大冶市(51.6%)居多;病例晚发现率为43.3%(361/834),其中年龄≥60岁(51.4%)、已婚/同居(45.7%)、文化程度<初中(55.4%)、务农和民工(52.5%)、医疗机构样本来源(51.4%)和大冶市(52.1%)的晚发现率较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初中(OR=1.80)、样本来源为医疗机构(OR=1.73)是晚发现的危险因素;年龄<30岁者晚发现较少(OR=0.40)。结论黄石市新报告艾滋病病例的晚发率达43.3%,应加强高危人群和高风险地区的宣教和扩大检测,以降低晚发现率。
朱丹熊馥刘婧高珊柯贤洲雷蕾解瑞青
关键词:艾滋病病例分析
黄石市2013—2015年MSM人群艾滋病哨点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分析黄石市2013—2015年男男性行为(MSM)人群艾滋病哨点监测资料,为制定有效的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13—2015年黄石市MSM哨点监测数据,每年4—7月为监测期,采用国家统一设计的问卷对MSM人群进行调查,并采集血液标本进行HIV和梅毒抗体检测,对HIV感染状况及相关性行为进行分析。结果每年分别调查MSM人群400名,分别检出HIV抗体阳性者11人、12人和17人,HIV感染率分别为2.75%、3.00%和4.25%,分别检出梅毒阳性2例、1例、9例,检出率分别是0.50%、0.25%、2.25%;艾滋病知识知晓率90%以上,80%以上被调查者前6个月与同性发生过肛交性行为,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不足5成;2013年与2015年比较,最近6个月与男性发生肛交性行为的比例上升,最近6个月与男性发生商业性行为的比例下降,其它比较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黄石市MSM人群艾滋病流行形势严峻,存在"知行分离"现象,普遍存在高危性行为,应加大防治力度。
柯贤洲熊馥解瑞青刘婧
关键词:艾滋病哨点监测MSM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