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波
- 作品数:8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贵阳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贵阳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一种用于高性能镁合金研发测试用的硬度仪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高性能镁合金研发测试用的硬度仪,涉及镁合金生产用相关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安装组件和调节组件,安装组件包括底板、侧板和支架,调节组件连接于支架以及底板上中部,且调节组件包括第一伺服电机、第二...
- 张波吴广新刘杰男张记
- 文献传递
- 挤压加工对Mg-Sm-Zn-Zr合金组织和散热性能的影响
- 2019年
- 以Mg-5.0Sm-0.6Zn-0.5Zr(质量分数,%)合金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挤压和时效处理对合金微观组织和散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挤压加工使合金的晶粒显著细化,析出相富集在挤压带上,时效处理后,合金晶粒略微粗化。挤压比越大,合金的散热性能提升越明显,挤压后再进行时效处理,合金的散热性能进一步提升,其原因在于挤压析出和时效析出时,第二相消耗了在Mg基体中作为传热电子散射中心的合金元素。合金在400℃经过挤压比为35的挤压加工再经200℃、24 h人工时效后的散热性能最佳。
- 张波张波吴广新
- 关键词:时效散热性能
- SiC含量对铝基复合材料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6
- 2020年
- 采用半固态-液态搅拌铸造法制备了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研究了SiC颗粒含量(质量分数分别为0、5%、10%、15%和20%)对铝基复合材料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添加少量SiC颗粒时,SiC颗粒在基体中分散均匀;当SiC质量分数达到15%时,SiC颗粒团聚较严重。随着SiC颗粒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硬度和抗拉强度先升高后降低。原因是SiC颗粒的位错强化作用,使得铝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得到提升。随着SiC颗粒含量的增加,与界面结合良好的含Mg相数量减少,并且SiC颗粒团聚严重,铝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降低。
- 张波张波吴广新
- 关键词:铝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 热处理对选区激光熔化Co-Cr合金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 2024年
- 热处理不仅可以消除激光增材制造材过程中的热应力,还可以调控材料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本文研究了选区激光熔化Co-Cr合金微观组织在不同热处理条件下的变化及其相应的力学性能。研究发现,打印态下合金组织为γ奥氏体,基体中存在大量层错和亚晶界组织,以及少量四方σ-CoCr沉淀相;在1150℃下保温1 h,发生γ-ε转变,ε马氏体含量为10.4%(V/V),同时沉淀相由四方σ相转变为六方Co_(3)W(Mo)_(2)Si相;再经过800℃处理2 h后,马氏体含量进一步增加至15.5%(V/V),同时沉淀相数量增加且尺寸增大。热处理后的沉淀相对力学性能影响显著,材料的硬度从31 HRC提高至38 HRC,屈服强度从848 MPa提高至1119 MPa。本研究可以为研究激光选区熔化Co基合金组织与性能调控提供参考。
- 张波刘艺夏书标
- 关键词:选区激光熔化沉淀相力学性能
- 新型铝合金的组织与耐磨性能研究被引量:3
- 2020年
- 在ZL109合金的基础上,通过调整合金元素的种类与含量,研制了一种新型铝合金。结果表明:与ZL109合金相比,由于Sr的变质作用和Mn的中和作用,新型铝合金中AlFeSi相消失,而AlMnFeSi相的数量则呈增加的趋势;初晶硅的数量减少,共晶硅相由针片状转变为细小的纤维状。合金元素的加入使新型铝合金的组织细化,硬度提高,磨损率降低,耐磨性能提高。
- 张波张波吴广新
- 关键词:铝合金合金元素显微组织耐磨性
- 一种提高镁合金表面耐磨性的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提高镁合金表面耐磨性的装置,属于镁合金表面耐磨性能领域,包括空气锤,空气锤的零件放台置上设置有加热箱,加热箱上开设有两个通孔,两个通孔分别开设于加热箱相对的两个侧面上,加热箱的上部内侧设置有若干电阻丝...
- 张波姚建波陈开明吴广新
- 文献传递
- 正交试验法优化SiC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
- 2017年
- 采用搅拌铸造法,以SiC颗粒为增强相,制备铝基复合材料。以所得试样的密度和磨损率为目标函数,以搅拌温度(A)、搅拌速度(B)、搅拌时间(C)为变量进行正交优化设计。结果表明,搅拌因素对复合材料密度的影响顺序为:B>C>A;对磨损率的影响顺序为:B>A>C。制备SiC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搅拌温度780℃,搅拌速度300 r/min,搅拌时间40 min。
- 张波但文德敖孟寒王龙吴广新
- 关键词:铝基复合材料正交试验法磨损率
- 烧结温度对SiC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16年
- SiC/ZL109复合材料中增强体SiC分别在不同的氧化温度(800、900、1000、1100℃)下高温氧化5h,并通过搅拌铸造法制备复合材料。结果表明,SiC氧化温度在800℃时,SiC颗粒氧化层基本形成;在800℃以上,SiC颗粒被氧化层全部覆盖。在800-1100℃,SiO2层厚度的变化范围在0.096-0.5425μm,其中在1000℃时,SiC增厚0.383μm。在1000℃氧化5h条件下,SiC/ZL109复合材料的界面存在MgAl2O4相,但无脆性相Al4C3存在,这有利于界面结合,且此条件下材料的密度最大,孔隙率和磨损率最小。
- 张波但文德吴广新
- 关键词:烧结温度搅拌铸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