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明汉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 1篇水质
  • 1篇水质评价
  • 1篇水质评价方法
  • 1篇综合评价
  • 1篇阈值
  • 1篇阈值法
  • 1篇模糊神经
  • 1篇模糊神经网络
  • 1篇模糊系统
  • 1篇灌区
  • 1篇河流
  • 1篇干旱
  • 1篇干旱特征
  • 1篇干旱指标
  • 1篇SPI
  • 1篇T-S模糊神...
  • 1篇T-S模糊系...
  • 1篇COPULA...

机构

  • 3篇武汉大学
  • 2篇湖南省洞庭湖...

作者

  • 3篇邵东国
  • 3篇赵明汉
  • 2篇钟艳红
  • 2篇朱诗好
  • 1篇徐保利
  • 1篇尹希

传媒

  • 2篇水利科学与寒...
  • 1篇中国农村水利...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湘资沅澧四水采砂影响综合评价体系与方法
2020年
为探究河流采砂控制对水文、水质、水生态及社会经济的影响及作用效果,以湖南省湘资沅澧四水干流为例,在现场调查与取样分析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四水干流采砂规划控制前后河道断面、水位、水质变化情况,提出了包含水沙条件、水质水生态及社会经济三类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熵值法和模糊层次分析法对湖南四水2012—2016年采砂规划控制采砂前后的影响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四水采砂规划在执行期间产生了较好的效果,控制采砂地点与进度有利于减少采砂不利影响,但也发现湘江和沅水的采砂控制效果次于资水和澧水。结合熵值理论、M-K方法、PHS方法分析了断面、水位及水质的变化趋势,并通过综合评价方法在控制采砂效果评价的应用,实现了控制采砂效果的量化分析,提出了一种合理的河道采砂影响评价方法。
苗东昊钟艳红邵东国赵明汉朱诗好
关键词:河流采砂规划综合评价
基于T-S模糊神经网络的水质评价方法及其在四水流域的应用被引量:4
2020年
针对水质评价方法评价等级固化、评价方法整体性不强以及指标间差异较大等特点,引入了T-S模糊神经网络对水质进行评价。基于T-S模糊系统的数据处理能力和神经网络对数据间非线性关系的拟合能力,构造T-S模糊神经网络。经过训练、检验发现该网络对生成数据的拟合程度较高,可以应用于水质评价。将该神经网络应用于湖南省四水干流的水质评价,发现四水代表水质站点的水质情况从2005—2015年期间基本符合地表水Ⅲ类水标准,同时,湘江湘潭站及长沙站存在一定的水质等级变优趋势。
钟艳红苗东昊赵明汉邵东国朱诗好
关键词:水质评价T-S模糊系统神经网络
灌区干旱指标适用性比较及干旱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为比较不同干旱指标的适用性,利用漳河灌区1973-2009年气象站逐月降水、蒸发资料,计算月、季尺度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和月尺度标准降水蒸散指数SPEI。采用三阈值法,识别干旱过程,统计干旱历时和干旱烈度,采用适线法确定二者边缘分布,并利用GH Copula函数构造其联合分布,计算各干旱事件的重现期。通过与实际干旱资料进行比较,评价了各指标在漳河灌区干旱分析中的适用性,并采用适用性最好的干旱指标评价灌区干旱特征。结果表明:1在漳河灌区干旱分析中,月尺度SPI的适用性最好,所识别的干旱场次准确度高,干旱特征值合理;2漳河灌区干旱总体季节性特征不突出。严重干旱4a一遇,且多发生在用水高峰期的夏秋季,易导致用水保证率降低,严重威胁粮食安全;3通过月尺度SPI识别出的干旱过程较实际形成的干旱过程历时长,干旱出现时间提前。
赵明汉邵东国尹希徐保利
关键词:干旱指标SPICOPULA函数干旱特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