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保利
- 作品数:14 被引量:130H指数:6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水利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基于AquaCrop模型的有机稻灌溉制度优化被引量:21
- 2018年
- 随着人们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方法的不断探索,水稻生产模式正发生很大变化,并由化肥农药高投入的传统农业向生态环保的有机农业转变,但有机稻需耗水特性及其适宜的灌溉制度研究较少。为揭示有机稻耗水规律及不同降水年型下的灌水与产量关系,2015-2016年在湖北省漳河灌区开展了有机稻灌溉试验研究,统计分析了有机稻与普通稻的需耗水差异,获得了有机稻耗水及其产量特性,提出了基于Aqua Crop模型与熵值法耦合的有机稻灌溉制度多目标多情景优化方法。结果表明:1)有机稻与普通稻需水量无显著差异,但前者的排水量显著高于后者,且前者排水中的氮磷浓度均显著降低。有机稻产量为普通稻产量的84%,但单方灌水产值高28.5%(P<0.05),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2)优化后中国南方灌区有机稻适宜的优化灌溉制度为:枯水年,108%(以RAW计,下同)的土壤含水率控制下限、30 mm的灌水定额、灌水8~9次,平水年113.85%的土壤含水率控制下限、32.31 mm的灌水定额、灌水6~7次;丰水年,116.92%的土壤含水率控制下限、32.31 mm的灌水定额、灌水3~4次。该文为选择节水、高产的有机稻灌溉方案提供参考。
- 邵东国乐志华徐保利胡能杰田旖旎
- 关键词:灌溉耗水熵值法有机稻
- 一种多层土壤水肥迁移转化参数测试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层土壤水肥迁移转化参数测试装置,包括平台(25),平台(25)上从内至外依次设置分层土壤柱(1)、圆柱形有机玻璃内柱(2)和圆柱形有机玻璃外柱(3),圆柱形有机玻璃内柱(2)指定高度上分布梅花状孔洞(...
- 邵东国徐保利杨霞陈述乐志华
- 文献传递
- 基于粒子群人工蜂群算法的灌区渠-塘-田优化调配耦合模型被引量:21
- 2014年
- 为了缓解农业水资源供需矛盾,减少南方季节性干旱造成的损失,该文结合南方灌区渠、塘、田地复杂的水量转化关系,建立了以灌溉区域效益最大为目标的渠-塘优化调控与田间多种作物优化配水相结合的耦合模型;根据该模型的特点,提出了模型求解的粒子群-人工蜂群混合算法。将模型应用于漳河灌区,并与常规的渠-塘调控和作物配水模型和只考虑作物优化配水模型相比较。结果表明,渠-塘-田地协同调配效果显著,耦合模型计算所得特别枯水年(降雨频率为95%)下灌溉用水效益比采用其他2种模型分别提高了20.7%和6.9%。粒子群-人工蜂群混合算法能快速求解该优化调配耦合模型,有利于解决多水源、长距离输配水、库塘共同调控等复杂情况下的高效用水模型的求解问题。
- 陈述邵东国李浩鑫徐保利
- 漳河灌区节水改造综合效益评价被引量:6
- 2016年
- 近20年来,漳河灌区节水改造工程成效显著,全面系统地评价灌区节水改造效果可为提高灌区管理水平及用水效率提供科学依据。基于漳河灌区2000-2013年的工程建设及运行数据,选择灌区的作物种植、节水效益、运行管理及经济效益4个要素的11项评价指标,利用改进熵值法评价灌区节水改造综合效益。评价结果表明,灌区在多年节水改造作用下,综合效益在前11年处于上升阶段,后3年处于下降阶段。通过比较灌区综合评价排序与准则层评价排序,得到灌区综合效益的主控因素为作物种植结构、节水效益、经济效益。
- 乐志华邵东国李浩鑫徐保利
- 关键词:漳河灌区节水改造改进熵值法
- 基于遥感和GIS技术的区域土壤侵蚀量研究
- 基于RS和GIS,应用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估算土壤流失量,分析四川省泸定县某镇土壤侵蚀状况.结果表明,该地土壤平均年侵蚀模数为6483t/(km2·a),整体属于强度侵蚀强度.微度侵蚀、轻度侵蚀、中度侵蚀、强度侵蚀、极强...
- 徐保利鲁恒邵东国
- 关键词:土壤侵蚀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
- 文献传递
-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Copula函数的灌溉用水效率评价方法被引量:49
- 2015年
- 灌区灌溉用水效率评价,对推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尝试将 Copula 函数应用于灌溉用水效率评价。针对多元变量导致 Copula 函数参数求解困难的问题,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提取主成分因子,形成新的指标体系,从而建立PCA-Copula评价方法,对灌溉用水效率进行综合评价。对7个灌区灌溉用水效率为例进行评价,从灌区地形地貌、规模大小、供水类型、降雨多少、作物结构以及灌溉成本几方面分析评价值的影响因素。根据各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高低,经过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检验,表明PCA-Copula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与熵值法以及突变理论评价方法的结果排序相差不超过2个名次的比例为100%,评价结果具有一致性,能够客观反映灌区灌溉用水效率的高低。同时,PCA-Copula评价方法的评价值在0~1之间分布均匀,最大差值为0.622,明显高于另外2种方法,且相邻排序的综合评价值梯度明显,有利于更直观地区别灌区灌溉用水效率的高低。
- 李浩鑫邵东国尹希陈述徐保利
- 关键词:灌溉主成分分析用水效率COPULA函数综合评价
- 基于遥感和GIS技术的区域土壤侵蚀量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基于RS和GIS,应用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估算土壤流失量,分析四川省泸定县某镇土壤侵蚀状况。结果表明,该地土壤平均年侵蚀模数为6 483t/(km2·a),整体属于强度侵蚀强度。微度侵蚀、轻度侵蚀、中度侵蚀、强度侵蚀、极强烈侵蚀、剧烈侵蚀,分别占总面积的25.94%、45.65%、11.72%、5.73%、3.81%、7.15%,其中剧烈侵蚀量占侵蚀总量的73.26%。研究区耕地-林地-未利用土地或其中2种组合的土地利用格局容易发生严重侵蚀(极强烈及强烈侵蚀),生产中应尽量避免。
- 徐保利鲁恒邵东国
- 关键词: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土地利用土壤侵蚀
- 基于随机降雨模拟的灌区塘坝蓄水方案优化被引量:5
- 2016年
- 结合南方丘陵灌区塘坝分布广、数量多、群体容量大的特点,建立库塘水资源系统优化调控模型。以漳河灌区的子灌区——杨树垱水库灌区为研究实例,应用蒙特卡洛法模拟出长序列的旬降雨,采用正交试验法选出每个模拟年份的最优塘坝控制运行方案,并对控制运行规律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不同典型年下塘坝的控制运行规则:在平水年时5月底、6月上旬末、6月下旬末、7月上旬末预留30%,6月中旬末预留10%,7月中旬末预留20%,其他各旬可全部用完;在偏枯水年时5月底预留10%,6月上旬末、6月下旬末预留20%,6月中旬末、7月上旬末、7月中旬末预留30%,其他各旬可全部用完;在特枯水年时5月底、7月中旬末预留10%,6月上旬末、6月中旬末预留30%,6月下旬末、7月上旬末、7月下旬末预留20%,其他各旬可全部用完。比较塘坝在不控制运行与优化控制运行下保证基本产量的概率,结果表明:在平水年时,相对产量在0.6以上的概率提高了2.38%;在偏枯水年时,相对产量在0.6以上的概率提高了8.80%;在特枯水年时,相对产量在0.6以上的概率提高了11.29%。研究从定量分析的角度,以单位面积产量最大为目标,提出塘坝的控制运行规则,对指导水库、塘坝的联合运行,提高灌区的灌溉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 胡能杰邵东国陈述徐保利方龙章
- 关键词:蒙特卡洛法灌溉渠系塘坝
- 一种多层土壤水肥迁移转化参数测试装置及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层土壤水肥迁移转化参数测试装置及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制作圆柱形有机玻璃内外柱和分层土壤土柱,其中有机玻璃内柱指定高度上分布着梅花状孔洞,土壤土柱被内柱包裹并根据稻田原状土特点分为耕作层、犁地层、底土...
- 邵东国徐保利杨霞陈述乐志华
- 文献传递
- 南方丘陵区多层土壤结构水平和垂向渗流特征试验与模拟研究被引量:17
- 2017年
- 南方丘陵地区地形起伏,上下游田块及田块内部不同层之间土壤质地差异较大,存在复杂的水分转化关系。为揭示该地区田块内多层土壤水分运动规律,在湖北省漳河水库灌区团林灌溉试验站,开展田块变化水层条件下水分通过犁底层垂直入渗以及通过耕作层侧向入渗试验,观测土壤累积入渗量及各层含水率的变化过程;建立基于HYDRUS-2D的土壤水分二维渗流模拟模型。经验证,模型模拟值和田间实测值基本吻合;试验发现由于土壤性质差异,田块犁底层的存在会抑制水流的垂直运动,减少深层渗漏,但同时增强了水流沿耕作层侧向运动的能力。试验期间,水分沿犁底层平均垂向入渗速率为0.094 cm/min,沿耕作层平均侧向入渗速率为0.138 cm/min;入渗稳定后,渗漏水量占田面累积入渗量的21.11%,其中垂直渗漏水量占0.46%,侧向渗漏水量占20.65%,耕作层侧向渗漏水量占侧向渗漏水量的81.06%。结果表明,土壤侧向渗漏对水量损失的贡献较大,控制田块渗漏特别是耕作层侧向渗漏对南方地区节水减排具有十分重要作用。
- 邵东国杨霞徐保利顾文权
- 关键词:南方丘陵区多层土壤土壤含水率累积入渗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