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一凡

作品数:10 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阜阳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关节
  • 4篇膝关节
  • 4篇骨折
  • 2篇单髁
  • 2篇单髁置换
  • 2篇置换术
  • 2篇膝关节单髁置...
  • 2篇膝关节置换
  • 2篇截骨
  • 2篇股骨
  • 2篇关节置换
  • 2篇钢板
  • 2篇病人
  • 1篇单间
  • 1篇单髁置换术
  • 1篇导板
  • 1篇延长切口
  • 1篇仰卧
  • 1篇仰卧位
  • 1篇置换术后

机构

  • 9篇阜阳市人民医...
  • 1篇安徽省阜阳市...

作者

  • 10篇李一凡
  • 8篇李立
  • 6篇符东林
  • 5篇樊宗庆
  • 4篇聂宇
  • 2篇潘檀
  • 2篇李慧敏
  • 2篇马炜
  • 2篇刘朝宇
  • 1篇崔西龙
  • 1篇董磊
  • 1篇干阜生
  • 1篇李学军

传媒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南通大学学报...
  • 1篇国际骨科学杂...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用于膝关节置换的气压式抬腿装置
本发明涉及膝关节置换术后辅助抬腿设备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膝关节置换的气压式抬腿装置,包括驱动组件、平移组件、提升组件、转向组件、倾斜组件和动向夹持组件,所述驱动组件顶部设置有第一滑板,通过驱动组件、平移...
李一凡李立李慧慧李慧敏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的临床治疗进展被引量:4
2019年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nicondylar knee arthroplasty, UKA)是指治疗膝关节单间室病变、保存正常结构为目的的微创技术。由于UKA 具有手术切口小、创伤小、截骨量少、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较少及可早期恢复功能锻炼等优点,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青睐。本文结合文献资料对UKA的临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聂宇张峰樊宗庆刘朝宇李一凡崔西龙
关键词: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微创技术
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伴内翻畸形的短期疗效被引量:9
2022年
目的评价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OWHTO)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伴内翻畸形的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阜阳市人民医院骨科2017年10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32例经OWHTO治疗的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伴内翻畸形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25例。采用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IKDC评分)及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评分)评估患者术后患肢功能结果及恢复情况。结果手术时间为85~180 min,平均(137.66±27.53)min,术中出血量为10~200 mL,平均(68.91±50.51)mL。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神经、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术后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6~37个月,平均(23.22±6.33)个月。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患者HSS、IKDC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一定的适应证范围内,OWHTO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伴内翻畸形在短期内可取得满意疗效。
李立李一凡符东林马炜朱彬潘檀樊宗庆刘晓飞
关键词:胫骨高位截骨膝内翻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治疗进展被引量:4
2018年
膝关节置换术是目前治疗退行性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的有效方法。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膝关节置换数量逐年增加。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是一种较少见的并发症,但伤情复杂,要求骨科医生熟悉和精通关节及创伤修复技术。预期寿命的延长和老年患者术后功能需求的增加会导致假体周围骨折的发生率上升。本文就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作一综述。
张峰聂宇李一凡符东林
关键词:膝关节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关节置换
侧卧位和仰卧位PFNA治疗超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对比侧卧位和仰卧位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超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对20例超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侧卧位和仰卧位PFNA治疗。记录手术时间、观察测量术后尖顶距及调查计算随访患者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对比其疗效。结果:侧卧位组平均手术时间为(42.6±7.4)min,仰卧位组为(97.5±38.82)min,侧卧位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仰卧位组(P〈0.01)。患者随访时间为8~21个月,其中18例患者随访时间超过1年。根据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表评分,结果显示侧卧位组和仰卧位组分别为(84.9±3.45)分、(87.2±5.6)分,2组尖顶距分别为(20.2±4.89)mm、(21.5±4.86)m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仰卧位,侧卧位PFNA治疗超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简化了手术操作,长期疗效令人满意。
马炜李一凡潘檀李学军李立干阜生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侧卧位仰卧位超高龄
一种用于髋臼及骨盆手术的牵拉装置
本发明涉及髋臼及盆骨手术牵拉装置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髋臼及骨盆手术的牵拉装置,包括包括基座、推动模块、拉升模块、牵动模块、两个调节模块、两个牵拉模块和转动模块,推动模块底部设置在基座的顶部,牵拉组件一侧...
李立李一凡李慧敏
螺钉与钢板固定Lisfranc损伤的比较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比较跨关节螺钉、背侧桥接钢板或螺钉钢板联合固定治疗中足Lisfranc损伤的短期疗效。[方法]本科2017年1月~2019年10月采用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Lisfranc损伤36例,其中,15例采用跨关节螺钉固定(螺钉组),10例采用背侧桥接钢板固定(钢板组),11例采用螺钉联合钢板固定(联合组)。以中足AOFAS功能评分、Wippula功能及影像学系统评价表分别评估三组患者术后患肢功能和复位维持情况。[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神经、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术后三组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45个月,平均(26.24±10.42)个月。随时间推移,三组AOFAS评分均显著增加,不同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三组间AOFAS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末次随访时三组Wippula功能评价优良率、Wippula影像学复位评价优良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手术方式治疗中足Lisfranc损伤在短期内均可取得满意疗效,短期内术后疗效与患肢解剖复位程度有关,与手术固定方式无明显相关性。
李立李一凡符东林董磊樊宗庆朱彬刘晓飞陈洪康
关键词:LISFRANC损伤钢板螺钉疗效
微钢板结合克氏针治疗Regan-MorreyⅡ、Ⅲ型尺骨冠状突骨折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采用微型T板结合克氏针固定治疗Regan-MorreyⅡ、Ⅲ型尺骨冠状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自2016年7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1例尺骨冠状突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均采用微型T钢板结合克氏针固定治疗。男7例,女4例;年龄26~75岁,平均(44.0±12.2)岁。摔伤5例,高处坠落伤3例,车祸伤3例。本组3例单纯尺骨冠状突骨折,部分患者伴其他损伤,其中桡骨头骨折7例,尺骨近端骨折1例,尺桡骨中段骨折1例,肘关节内外侧副韧带损伤8例。采用梅奥肘关节功能评分(Mayo Elbow Performance Score,MEPS)评估临床功能。结果11例患者随访时间8~26个月,末次随访时肘关节屈曲活动度110°~138°,平均(129.3±9.5)°;伸直受限5°~19°,平均(11.4±4.9)°。前臂旋前活动度56°~80°,平均(69.7±7.0)°;旋后活动度58°~81°,平均(70.6±7.6)°。Mayo肘关节评分55~95分,平均为(86.0±11.5)分,优良率为81.8%。结论微型T板结合克氏针固定尺骨冠状突骨折,无论冠状突骨折块的大小均可适用,获得相对满意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李立朱彬符东林李一凡
关键词:肘关节尺骨骨折骨折固定术
跗骨窦延长切口与L形切口治疗Sanders Ⅱ型跟骨骨折的疗效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探讨跗骨窦延长切口与L形切口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1例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患者进行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采用跗骨窦延长切口,21例)和常规组(采用L形切口,2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B9hler角、术后皮肤坏死发生率。采用AOFAS踝-后足评分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41例患者均随访12个月。与常规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手术切口小、术后皮肤坏死发生率低(P <0. 05)。末次随访时,两组B9hler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 <0. 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3、6、12个月,两组AOFAS踝-后足评分均随时间延长不断提高,各时间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间各时间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跗骨窦延长切口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固定确切,疗效好。
樊宗庆聂宇符东林李立李一凡张峰
关键词: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
3D打印截骨导板在膝关节单髁置换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探索利用3D打印定位截骨导板行膝关节单髁置换(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10月阜阳市人民医院骨科收治25例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行UKA治疗,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3D打印组(12例)和常规组(13例),比较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胫骨假体力线偏差(冠状位胫骨假体的垂线与胫骨机械轴的夹角)和术后1、3、6个月时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膝评分,观察3D打印截骨导板在膝关节单髁置换中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0个月。3D打印组在出血量、胫骨假体立线偏差方面优于常规组[出血量:(237.1±143.7)ml vs.(391.2±163.8)ml、胫骨假体立线偏差:(1.5±0.9)°vs.(2.9±1.6)°],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组内相比,术前与术后1、3、6个月HSS评分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SS评分随着时间的延长向好的方向发展,然而2组组间术后同期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3D打印定位截骨导板行膝关节单髁置换出血少,创伤小,截骨精准,能够个体化治疗,近期疗效好。
樊宗庆聂宇符东林刘朝宇李立李一凡张峰
关键词:关节成形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