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3篇职业倦怠
  • 3篇倦怠
  • 2篇医护
  • 2篇医护人员
  • 2篇住院
  • 1篇心境稳定剂
  • 1篇药物
  • 1篇抑郁
  • 1篇英文
  • 1篇肇事肇祸
  • 1篇镇静催眠
  • 1篇镇静催眠药
  • 1篇镇静催眠药物
  • 1篇时点调查
  • 1篇情绪衰竭
  • 1篇住院精神病
  • 1篇住院精神病患...
  • 1篇满意度
  • 1篇精神病
  • 1篇精神病患者

机构

  • 5篇上海市嘉定区...
  • 3篇上海市嘉定区...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宝山区...

作者

  • 5篇陈青
  • 3篇班春霞
  • 2篇万敏
  • 1篇施永斌
  • 1篇郭本玉
  • 1篇李霞
  • 1篇张云飞
  • 1篇冯洁

传媒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上海精神医学
  • 1篇临床心身疾病...
  • 1篇第七届全国心...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住院精神病患者精神药物应用时点调查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了解住院精神病患者精神药物应用状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自制调查表对423例住院精神病患者精神药物应用状况进行时点调查.结果 本组患者抗精神药物应用率为98.8%,应用频率排名前5位药物依次为氯氮平(19.1%)、利培酮(17.0%)、阿立哌唑(16.1%)、氯丙嗪(15.8%)、奥氮平(15.6%);抗抑郁剂应用频率排名前2位依次为舍曲林(1.7%)、帕罗西汀(0.5%);镇静催眠药物应用频率排名前3位依次为氯硝西泮(11.4%)、阿普唑仑(8.0%)、右佐匹克隆(3.8%);心境稳定剂应用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丙戊酸钠(18.0%)、碳酸锂(2.8%)、苯妥英钠(2.1%).结论 住院精神病患者精神药物的应用趋于新型化.
班春霞郭本玉陈青
关键词:精神病时点调查精神药物抗抑郁剂镇静催眠药物心境稳定剂
上海市嘉定区医护人员职业倦怠调查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了解上海市嘉定区医护人员职业倦怠水平并探讨影响职业倦怠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工作倦怠问卷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上海嘉定区342名精神科、内科及外科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未婚医护人员成就感低落得分显著高于已婚医护人员(P〈0.01)。18-30岁、31-40岁的医护人员玩世不恭得分显著高于41-50岁的医护人员(P〈0.05),18-30岁的医护人员成就感低落得分显著高于41-50岁的医护人员(P〈0.05)。工作年限在11-20 a的医护人员情绪衰竭得分显著高于其他工作年限的医护人员(P〈0.05),而≤5 a和11-20 a的医护人员玩世不恭、成就感低落得分显著高于≥21 a的医护人员(P〈0.05)。上海户籍医护人员情绪衰竭及玩世不恭得分显著高于外地户籍的医护人员(P〈0.05)。内、外科医护人员情感衰竭得分显著高于精神科(P〈0.01);外科医护人员玩世不恭得分显著高于内科和精神科(P〈0.01);精神科医护人员成就感低落得分显著高于内、外科(P〈0.05)。医护人员情绪衰竭与健康状况、收入状况及人际关系状况呈显著负相关(P〈0.01);玩世不恭与健康状况、收入状况、家庭状况及人际关系状况呈显著负相关(P〈0.01);成就感低落与社会支持各维度、家庭状况、人际关系呈显著负相关(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收入状况、健康状况、人际关系、客观支持4个因素能有效预测医护人员情绪衰竭程度(P〈0.05)。收入状况、人际关系及健康状况3个因素能有效预测医护人员玩世不恭程度(P〈0.05)。主观支持、工作年限、人际关系及年龄4个因素能有效预测医护人员成就感低落程度(P〈0.05)。结论各科室医护人员均有不同程度职业倦怠,应关注未婚及上海户籍的医护人员;职业倦怠与年龄、工作年限、收入状况、身体健康状况、人际关系、社会支�
班春霞万敏陈青刘朝晖吕强李霞
关键词:医护人员职业倦怠
上海嘉定区医护人员职业倦怠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上海嘉定区医护人员职业倦怠水平及探索影响职业倦怠的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工作倦怠(Job Burnout,MBI-GS)问卷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为评定工具,对上海嘉定区342名精神科、内科及外科医护人...
班春霞万敏陈青刘朝晖吕强李霞
关键词:医护人员情绪衰竭职业倦怠
文献传递
98例住院流浪精神疾病患者的回顾性对照分析(英文)被引量:6
2011年
背景随着上海经济的快速发展,流动劳动力的日益增多,流浪精神疾病患者的入院人数上升。然而,国内对此类日益增长的精神疾病患者的特征研究较少。目的比较上海住院流浪精神疾病患者与住院前与家人同住的精神疾病患者的特征。方法对2007年5月-2009年4月期间由当地公安局(n=42)或救助站(n=56)送达上海市嘉定区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的98例流浪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研究,与98例同期入院的、住院前与家属或监护人同住的非流浪精神疾病患者的特征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其他人口学资料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那些住院前和家人同住的精神疾病患者相比,住院的流浪精神疾病患者中较多的为男性(76.5%比59.2%,χ2=6.76,P=0.009)、单身(88.2%比56.1%,χ2=15.91,P<0.001)、来自外省市(84.7%比20.4%,χ2=83.55,P<0.001)、无收入来源(73.4%比33.7%,χ2=27.66,P<0.001)。流浪组和非流浪组70%以上的患者为精神分裂症或其他精神病性障碍。流浪组患者无物质滥用或酒精使用相关问题。两组间唯一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是诊断为精神发育迟滞,流浪组有此诊断的患者比例高于非流浪组(18.4%比6.1%,χ2=6.84,P=0.009)。流浪组患者更可能伴有躯体疾病(53.1%比33.7%,χ2=7.50,P=0.006)。结论上海流浪精神疾病患者的住院人数正在快速增加。这些患者与由家属送住院的患者以及其他国家的流浪精神疾病患者具有不同的特征。对这类易受伤害的精神疾病患者应制定出不同的治疗和随访策略。
陈青徐健能王近娟
关键词:住院肇事肇祸
护士职业倦怠状况及相关因素调查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职业倦怠状况及其相关因素,为提高临床护理管理工作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调查表和工作倦怠(MBI-GS)问卷为评定工具,对140名内科及精神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内科护士情绪衰竭高于精神科护士(P<0.01,P<0.05);不同工作年限的护士在成就感低落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护士情绪衰竭与健康状况、收入状况及人际关系呈负相关(P<0.05);玩世不恭与收入状况、人际关系状况、健康状况、家庭状况呈负相关(P<0.05);成就感低落与家庭状况、人际关系状况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不同科室和工作年限对护士职业倦怠有显著影响,医院管理者应当根据职业倦怠的相关因素,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以提高临床护士的身心健康。
冯洁万敏陈青张云飞刘朝晖吕强施永斌班春霞
关键词:护士职业倦怠满意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