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林强
- 作品数:48 被引量:112H指数:5
-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EGFP-N1/hNGFβ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表达
- 2011年
- 目的构建高表达含人神经生长因子β基因(hNGF-β)的逆转录病毒载体,并检测其在施万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从含有hNGF-β的pAAV-SP质粒中克隆出hNGF-β,连接到pEGFP-N1载体中,形成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EGFP-N1-NGFβ。用重组体转染施万细胞,经G418筛选出阳性克隆后,用ELISA法检测NGF的表达量。结果 hNGF-β的RT-PCR产物约750bp,双酶切鉴定重组载体为正确重组子。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证实转染的施万细胞表达EGFP,ELISA检测证实转染的施万细胞分泌hNGFβ升高。结论应用体外连接法成功构建了hNGF-β逆转录病毒载体,而且施万细胞能够高效表达NGFβ。
- 陈钢杨彩虹田林强郭风劲陈安民
- 关键词:神经生长因子施万细胞基因表达
- 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对股骨转子间骨折 PFNA 内固定术后隐性失血的临床分析
- 目的 探讨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对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后隐性失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股骨转子间骨折 PFNA 内固定手术患者5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 =28 例)和对照组(n =29例),治疗...
- 刘晓潭王宏伟郭志豪田林强刘槃孙志璞张天吉
- 关键词:氨甲环酸股骨转子间骨折隐性失血内固定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模式下的临床教学思考被引量:2
- 2015年
- 探索"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围绕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这个核心,从目前教学现状入手,提出新形势下从理论教学、实验技能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以及考核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使医学临床教育的课程质量更加符合卓越医生的培养目标,挖掘学生潜能,践行"一个目标、两种能力、三个结合"的教学改革,从而为形成具有特色的临床教学新模式做出有益探索。
- 刘晓潭武文杰王宏伟常海敏田林强
- 关键词:临床教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 白花丹素对骨肉瘤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被引量:11
- 2017年
- 目的探讨白花丹素对骨肉瘤细胞MG-63(简称骨肉瘤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对数生长期的骨肉瘤细胞随机分为四组,5μmol/L组、10μmol/L组和20μmol/L组分别加入含5、10和20μmol/L白花丹素的培养基,正常对照组加入含0.1%DMSO的完全培养基。培养24 h,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Hoechst33342染色后计算细胞凋亡率,流式细胞术检测活性氧(ROS)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Bcl-2、Bax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对照组、5μmol/L组、10μmol/L组、20μmol/L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和凋亡率均逐渐升高,组间两两比较P均<0.05。对照组和5μmol/L组、10μmol/L组、20μmol/L组ROS水平、Bax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逐渐升高,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逐渐降低,组间比较P均<0.05。结论白花丹素能够抑制骨肉瘤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并呈浓度依赖性;升高细胞内ROS水平、激活线粒体途径可能是其作用机制。
- 田林强刘晓潭王宏伟郭志豪张天吉
- 关键词:骨肉瘤细胞白花丹素活性氧BCL-2BAX
- 白花丹素对骨肉瘤MG-63细胞迁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观察白花丹素对骨肉瘤细胞迁移的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以2.5μmol/L、5μmol/L和10μmol/L浓度白花丹素分别作用于骨肉瘤MG-63细胞,以含0.1%DMSO完全培养基为对照组。作用24 h后,Transwell法观察骨肉瘤MG-63细胞迁移能力,Real-time PCR检测骨肉瘤MG-63细胞中Ezrin基因m RNA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Ezrin蛋白和p-Ezrin的表达情况。结果 Transwell结果显示,作用24 h后,各实验组下层小室细胞数明显减少,2.5μmol/L组、5μmol/L组和10μmol/L组的细胞迁移率分别为(69.9±4.5)%、(39.3±3.5)%和(26.2±4.1)%,呈浓度依赖性(P<0.05);Real-time PCR结果显示,骨肉瘤MG-63细胞中Ezrin m 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呈浓度依赖性(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Ezrin蛋白和p-Ezrin的表达量明显降低,呈浓度依赖性(P<0.05)。结论白花丹素能够抑制骨肉瘤MG-63细胞迁移,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骨肉瘤MG-63细胞中Ezrin的表达及活化有关。
- 田林强刘晓潭郭志豪王宏伟张天吉
- 关键词:骨肿瘤骨肉瘤白花丹素EZRIN基因MG-63细胞迁移
- 二甲双胍改善瓦斯爆炸肾损伤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为明确瓦斯爆炸肾损伤的特点以及二甲双胍(MET)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瓦斯爆炸肾损伤组(SW组)和瓦斯爆炸肾损伤+MET治疗组(MET组),利用真实巷道建立瓦斯爆炸大鼠肾损伤模型,检测肾功能,观察肾脏组织学变化及凋亡相关分子的表达变化,并检测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和PGC-1α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瓦斯爆炸肾损伤组织学表现为肾小球和肾小管明显充血和水肿,伴肾功能异常;MET能够改善肾功能,减轻肾损伤,可能是通过激活AMPK及其下游分子PGC-1α,抑制细胞凋亡实现的。
- 田林强来枫张玥翁孝刚姚三巧任文杰
- 关键词:瓦斯爆炸
- 筋膜切开术联合高渗盐水切口冲洗对大鼠挤压综合征的疗效
- 2024年
- 目的探索筋膜切开术联合高渗NaCl溶液切口冲洗对挤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6周龄雄性SD[体质量(250±20)g]大鼠臀部及双后肢以7.5 kg重物压迫4 h制作挤压综合征大鼠模型,以出现血尿或无尿作为建模成功标准。将24只SD大鼠[体质量(250±20)g]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正常对照组(NC组)10只、挤压综合征组(CS组)14只。在挤压综合征建模完成后的6 h分别收集受挤压组织渗出的组织液,检测各组渗出液中钾离子、钙离子、肌红蛋白和乳酸的含量。另将63只6周龄雄性SD大鼠[体质量(250±20)g]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7组,每组9只:空白对照组(NC组)、挤压综合征组(CSS组)、挤压综合征筋膜切开术组(CSO组);挤压综合征筋膜切开术联合不同浓度NaCl溶液冲洗组(CSO+0.9%、3.0%、5.0%、7.0%NaCl组)。在挤压完成后的6 h,检测大鼠的肾脏血流情况;检测各组大鼠血浆中钾离子、钙离子、肌红蛋白、乳酸、AST、ALT、Cr、Urea含量,采集各组大鼠受挤压组织和肾脏组织行病理学检测。结果组织液检测结果表明,与NC组比较,CS组大鼠组织液中钾离子、肌红蛋白和乳酸含量明显升高,钙离子含量明显降低(P<0.001)。血浆检测结果表明,单纯进行筋膜切开术无明显的治疗作用,筋膜切开术后联合NaCl溶液冲洗可以使挤压综合征大鼠血浆中钾离子,肌红蛋白,乳酸,AST、ALT,Urea、Cr度显著降低,钙离子升高(P<0.05)。在使用激光血流散斑检测中,单纯使用筋膜切开术不能提高肾组织血流,筋膜切开术后联合NaCl溶液冲洗可以使挤压综合征大鼠的肾组织血流量显著提高(P<0.05)。单纯使用筋膜切开术不能减轻肾脏的病理损害,筋膜切开术后联合NaCl溶液冲洗可以减轻挤压综合征对肾脏的病理性损伤(P<0.05)。结论在大鼠实验中,筋膜切开术联合高浓度(3%)氯化钠溶液切口冲洗后能够显著减轻挤压综合征对机体的损伤。
- 温亚乾王晓戈张杰任文杰田林强刘良明
- 关键词:挤压综合征筋膜切开术高渗盐水
- 人神经生长因子基因修饰的许旺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基因修饰的许旺细胞(Schwann cells,SCs)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恢复及GAP-43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对脊髓损伤修复的作用机制。方法:清洁级SD大鼠52只,随机分为EGFP-N1-NGF转染许旺移植组16只(A组),许旺细胞移植组16只(B组),PBS对照组12只(C组)和假手术组8只(D组),用改良Allen法制造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分别于术后7,14,21,28d用BBB评分法观察动物行为学的变化,用肌电图检测动物中枢传导速度和波幅;然后处死动物,取损伤区1cm范围脊髓节段,常规石蜡包埋,组织切片,GAP-43免疫组织染色观察脊髓损伤的组织学变化。结果:BBB评分结果D组>A组>B组>C组;肌电图检测结果显示中枢传导速度A、B、C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明显高于其它三组;GAP-43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提示A>B>C组,D组仅有少量表达。结论:本研究证实NGF基因修饰的许旺细胞能够促进脊髓损伤的恢复,可能是促进神经轴突的生长有关。
- 田林强陈钢杨彩虹王秋郭风劲陈安民
- 关键词:脊髓损伤神经生长因子许旺细胞
- 木犀草苷抑制SNHG14表达改善SW1353骨关节炎细胞模型的实验研究
- 2023年
- 目的:观察木犀草苷(Cy)对骨关节炎细胞模型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0.1%二甲基亚砜(DMSO)及不同浓度的Cy(0、10、20、30、40、50μmol/mL)处理SW1353细胞,采用CCK-8检测其细胞毒性,确定刺激浓度。将SW1353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白细胞介素-1β(IL-1β)组、Cy低剂量组、Cy高剂量组。正常对照组SW1353细胞不进行任何处理;IL-1β组SW1353细胞采用10 ng/mL IL-1β处理24 h;Cy低剂量组SW1353细胞采用10 ng/mL IL-1β+10μmol/mL Cy处理24 h;Cy高剂量组SW1353细胞采用10 ng/mL IL-1β+20μmol/mL Cy处理24 h。采用RT-qPCR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mRNA、白细胞介素-6(IL-6)mRNA、Ⅱ型胶原(COL2a1)mRNA、蛋白聚糖(ACAN)mRNA及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NHG14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MMP-13及细胞外基质COL2a1、ACAN蛋白表达。结果:CCK-8结果表明Cy(10、20μmol/mL)对SW1353细胞活性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IL-1β组MMP-13 mRNA、IL-6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正常对照组,ACAN mRNA、COL2a1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y低、高剂量组MMP-13 mRNA、IL-6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IL-1β组,ACAN mRNA、COL2a1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IL-1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β组lncRNA SNHG14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y低、高剂量组lncRNA SNHG14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IL-1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IL-1β组MMP-13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正常对照组,ACAN、COL2a1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y低、高剂量组MMP-13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IL-1β组,ACAN、COL2a1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IL-1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y能改善IL-1β诱导的SW1353骨关节炎细胞模型,可能机制为抑制SNHG14表达。
- 王晓戈张靖笛李月田林强
- 关键词:骨关节炎木犀草苷白细胞介素-1Β
- 再生医学在创伤性视神经损伤修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2025年
- 创伤性视神经损伤通常由直接或间接的机械损伤引起,影响视神经及其相关结构,从而导致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死亡,目前尚无标准的治疗方案。再生医学作为一种有前景的损伤修复手段,逐渐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现有研究表明,再生医学在视神经损伤后的修复和再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促进神经元的生长、修复受损组织及调节神经炎症反应等多种机制,为受损的视神经提供了潜在的恢复路径。尽管目前已有一些临床前研究显示出再生医学技术在视神经损伤修复中的积极效果,但其临床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仍面临诸多挑战和不确定性。本文旨在综述再生医学技术在视神经损伤修复中的应用现状,探讨其相关机制、已完成的临床前研究以及未来的临床应用前景,以期为后续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 田林强田林强王磊刘晓潭苏国辉
- 关键词:创伤性视神经损伤干细胞神经炎症轴突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