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晓潭

作品数:49 被引量:186H指数:8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5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9篇细胞
  • 9篇结核
  • 7篇骨折
  • 6篇疗效
  • 6篇关节
  • 5篇股骨
  • 5篇肺结核
  • 4篇腰椎
  • 4篇肉瘤
  • 4篇术后
  • 4篇骨肉瘤
  • 3篇手术
  • 3篇髓内
  • 3篇退变
  • 3篇内固定
  • 3篇教学
  • 3篇骨科
  • 3篇关节置换
  • 2篇凋亡
  • 2篇心理

机构

  • 46篇新乡医学院第...
  • 19篇新乡医学院第...
  • 6篇新乡医学院
  • 2篇郑州大学
  • 1篇暨南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作者

  • 48篇刘晓潭
  • 19篇王宏伟
  • 15篇田林强
  • 12篇郭志豪
  • 8篇路坦
  • 7篇王霞
  • 6篇张天吉
  • 5篇赵斌
  • 5篇刘槃
  • 5篇董玉珍
  • 4篇孙志璞
  • 4篇王起印
  • 4篇张冬杰
  • 2篇王玉峰
  • 2篇张超
  • 2篇刘珂
  • 2篇郑稼
  • 2篇常海敏
  • 2篇苏伟
  • 2篇徐海斌

传媒

  • 8篇新乡医学院学...
  • 3篇中国老年学杂...
  • 3篇中华实验外科...
  • 3篇广东医学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国药房
  • 2篇中国民康医学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2篇中国医学创新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华夏医学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解剖学研究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6篇2017
  • 11篇2016
  • 5篇2015
  • 6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2
  • 1篇2001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再生医学在创伤性视神经损伤修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025年
创伤性视神经损伤通常由直接或间接的机械损伤引起,影响视神经及其相关结构,从而导致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死亡,目前尚无标准的治疗方案。再生医学作为一种有前景的损伤修复手段,逐渐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现有研究表明,再生医学在视神经损伤后的修复和再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促进神经元的生长、修复受损组织及调节神经炎症反应等多种机制,为受损的视神经提供了潜在的恢复路径。尽管目前已有一些临床前研究显示出再生医学技术在视神经损伤修复中的积极效果,但其临床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仍面临诸多挑战和不确定性。本文旨在综述再生医学技术在视神经损伤修复中的应用现状,探讨其相关机制、已完成的临床前研究以及未来的临床应用前景,以期为后续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田林强田林强王磊刘晓潭苏国辉
关键词:创伤性视神经损伤干细胞神经炎症轴突再生
脑脊液中腺苷酸脱氨酶活性检测在结核性脑膜炎临床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脑脊液中腺苷酸脱氨酶(ADA)检测对结核性脑膜炎(TBM)临床诊断和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检测127例TBM患者(TBM组)和102例非TBM患者(非TBM组)脑脊液中ADA的活性,分析ADA在TBM临床诊断中的价值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TBM组患者脑脊液中ADA活性明显高于非TBM组(P<0.05),预后良好患者脑脊液中ADA活性明显低于预后不良患者(P<0.05),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显示ADA活性对TBM预后结局的预测具有较好的校准度。结论 ADA活性在TBM的临床诊断及预后判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作为临床诊断TBM及预后判断的辅助检测指标。
王霞刘晓潭张冬杰
关键词:腺苷酸脱氨酶结核性脑膜炎预后
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序贯治疗老年关节置换假体周围MRSA感染的效果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序贯治疗对老年关节置换假体周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老年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MRSA感染患者11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同时,应用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序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应用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序贯治疗假体周围MRSA感染,治愈率为81.8%,治愈患者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在治疗后1、3个月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降至正常范围;1例出现复发情况,1例治疗失败。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9.1%、18.2%。结论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序贯治疗老年假体周围MRSA感染效果显著。
路坦刘晓潭李爱国董玉珍赵斌
关键词: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假体周围感染序贯治疗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过表达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骨质疏松性骨折大鼠的治疗作用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过表达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骨质疏松性骨折大鼠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0只3个月龄雌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BMSC组和BMSC+bFGF组,模型组、BMSC组和BMSC+bFGF组大鼠采用切除卵巢去势法建立骨质疏松骨折模型,模型组、BMSC组和BMSC+bFGF组大鼠全部制作胫骨骨折模型。BMSC组和BMSC+bFGF组分别于术后第1、14、21天移植BMSC和过表达bFGF的BMSC,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注射。采用Western blot分析BMSC中bFGF蛋白表达水平;采用骨密度仪测定各组大鼠骨密度;采用X线评分评价骨折愈合程度;采用三点弯曲实验分析胫骨生物力学参数变化;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析碱性磷酸酶(ALP)、Runt相关基因2(Runx2)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mRNA水平。结果Western blot结果显示BMSC+bFGF组细胞bFGF表达水平明显上调。与模型组大鼠X线评分和骨密度(2.02±0.37、0.051±0.002)比较,BMSC组(3.12±0.46、0.800±0.004)和BMSC+bFGF组(4.43±0.51、0.128±0.006)大鼠x线评分和骨密度明显增加(P=0.032、0.013;P=0.000、0.000),生物学参数(最大载荷、弹性载荷、刚度和最大挠度)显著改善(P=0.000)。与BMSC组比较,BMSC+bFGF组大鼠X线评分和骨密度显著增加(P=0.010、0.010),生物学参数(最大载荷、弹性载荷、刚度和最大挠度)显著改善(P=0.002、0.000;P=0.000、0.000)。与模型组ALP、Runx2和BMP-2mRNA水平(1.41±0.19、1.31±0.20、1.43±0.24)比较,BMSC组(2.16±0.33、2.48±0.31、3.17±0.33)和BMSC+bFGF组(4.48±0.48、5.13±0.41、4.89±0.49)大鼠骨痂组织ALP、Runx2和BMP-2 mRNA水平明显增加(P=0.000)。与BMSC组比较,BMSC+bFGF组大鼠骨痂组织ALP、Runx2和BMP-2 mRNA水平增加�
郭志豪刘晓潭刘槃田林强王宏伟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骨质疏松性骨折骨愈合
小鼠脂肪来源干细胞向成骨及软骨细胞的诱导分化被引量:3
2013年
背景:脂肪干细胞常从脂肪组织中分离获取,脂肪组织在全身均有分布,极易大量获得,取材时对供区损伤小。目的:进一步验证小鼠脂肪来源干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方法,并在特定条件下诱导其向成骨细胞和软骨细胞分化,探讨其作为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可行性。方法:取昆明种雄性小鼠附睾处脂肪,Ⅰ型胶原酶消化法和差速贴壁法获取、纯化脂肪干细胞并进行细胞表型鉴定。采用成骨诱导培养基诱导脂肪干细胞,进行钙钴法碱性磷酸酶染色和茜素红钙结节染色检测细胞分化情况;采用软骨诱导培养基诱导脂肪干细胞,进行甲苯胺蓝染色,番红O染色,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细胞分化情况。结果与结论:脂肪干细胞呈梭形贴壁生长,原代7-9d可达90%融合,传至第3代后细胞形态趋向一致,传代的脂肪干细胞生长曲线呈"S"形。细胞特异性抗原测定CD29、CD44表达阳性,而CD34、CD45呈阴性表达。成骨诱导分化后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和茜素红染色呈阳性。软骨诱导分化后细胞番红O染色、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呈阳性。证实从脂肪组织中可分离到具有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可在体外稳定增殖传代,经诱导后可分化为成骨细胞、软骨细胞,其具有来源广泛,取材方便等优点,可成为组织工程理想的种子细胞。
刘晓潭徐海斌路坦
关键词: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软骨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
VSD技术在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应用进展被引量:7
2011年
封闭式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是由德国ULM大学附属创伤外科医院的Fleischmann[1]于20世纪90年代初建立,最先用于骨科领域治疗软组织缺损和感染性创面.1994年,裘华德等[2]在国内率先引进这一新型引流技术.近年来国内外诸多学者[3,4]将其应用于各种急慢性复杂创面的治疗或促进移植皮肤的成活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郭志豪刘晓潭王宏伟
关键词:VSD缺损
髌股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关节镜下的去神经化治疗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行髌骨周围去神经化治疗髌股关节炎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先行关节镜检查,仔细观察髌股关节情况,伴发伤给予镜下相应处理.处理髌骨损伤软骨面后行髌骨周围去神经化处理.结果:术本组随访6~12个月,平均8...
贾金领刘晓潭
关键词:髌股关节炎关节镜临床疗效
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对股骨转子间骨折 PFNA 内固定术后隐性失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对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后隐性失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股骨转子间骨折 PFNA 内固定手术患者5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 =28 例)和对照组(n =29例),治疗...
刘晓潭王宏伟郭志豪田林强刘槃孙志璞张天吉
关键词:氨甲环酸股骨转子间骨折隐性失血内固定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可溶性止血纱布在手术治疗外伤性滑囊炎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寻找治疗外伤性滑囊炎的新方法。方法对15例外伤性滑囊炎患者采用滑囊完整切除后应用可溶性止血纱布充填创面进行治疗。结果随访3~12个月,平均6个月,15例均恢复良好,一期愈合。结论应用可溶性止血纱布填充创面对治疗外伤性滑囊炎治疗效果显著。
刘晓潭王玉峰
关键词:可溶性止血纱布创伤滑囊炎
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52例治疗体会
2011年
苏伟王起印刘晓潭高义斌
关键词:韧带损伤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