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国斌

作品数:8 被引量:102H指数:6
供职机构:浙江工商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篇灾害
  • 3篇地理信息
  • 3篇地理信息系统
  • 3篇信息系统
  • 3篇涝灾
  • 3篇洪涝
  • 3篇洪涝灾害
  • 2篇暴雨
  • 2篇SRTM_D...
  • 1篇预警
  • 1篇预警研究
  • 1篇孕灾环境
  • 1篇灾害风险
  • 1篇致灾因子
  • 1篇水灾
  • 1篇松花江流域
  • 1篇气象
  • 1篇区划研究
  • 1篇辽河流域
  • 1篇淮河流域

机构

  • 8篇北京师范大学
  • 4篇首都师范大学
  • 3篇浙江工商大学
  • 2篇教育部
  • 1篇吉林师范大学
  • 1篇宁波大学
  • 1篇鲁东大学

作者

  • 8篇马国斌
  • 4篇蒋卫国
  • 4篇马兰艳
  • 2篇胡卓玮
  • 2篇李京
  • 2篇王志恒
  • 2篇张静
  • 2篇周春平
  • 1篇李加林
  • 1篇何福红
  • 1篇刘家福
  • 1篇梁雨华

传媒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地理研究
  • 1篇气象
  • 1篇灾害学
  • 1篇地理与地理信...
  • 1篇Agricu...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Research on Drainage Network Extraction in Liaohe Basin Based on SRTM DEM and ASTER GDEM被引量:2
2010年
In this study,SRTM DEM data and ASTER GDEM data were used as the basic topographic data,and Arc Hydro Tools was utilized for extension module so as to study on extracting digital drainage network of watershed based on surface runoff model,as well as to compare the two extracted results.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drainage density parameter to determine the river drainage area threshold,the both extracted drainages showed the goodness-of-fit with the factual drainage network on 1∶250 000 scale topographic map,and the extracted digital river could be used in practical operation of the risk assessment model of mountain torrents disaster in Liaohe basin.
马兰艳周春平胡卓玮王志恒马国斌
基于过程降雨的暴雨灾害危险性评估——以松花江流域为例被引量:6
2016年
以松花江流域2013年8月15-17日过程降雨为例,从致灾因子和孕灾环境两方面,选取过程降雨强度、过程降雨历时、海拔高程、地形高程标准差、河网密度、植被覆盖度、土壤类型等指标,构建暴雨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层次分析法(AGA-AHP),通过一致性检验函数优化计算权重,基于自然灾害危险的数学方法计算危险性指数,运用ArcGIS中的自然断点分级法(Natural Breaks)进行等级划分,开展危险性评估与分析。结果表明:暴雨灾害危险性区域整体上分布在吉林省中部和东南部以及黑龙江省的东部和西南部,覆盖面积约为157 539km2,其中吉林省西北部的大安市、乾安县和以桦甸市为中心的东南大部分县市属于该次暴雨的高危地带,占地面积为20 774km2。
范擎宇何福红马国斌王秀荣王莉萍蒋卫国
关键词:暴雨灾害松花江流域
一种简化的暴雨灾害风险及影响评估方法和应用研究——以京津冀“7·21”暴雨事件为例被引量:28
2016年
文章综合考虑中国区域范围内降雨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地理地貌等特征,将全国降雨区划分为4大类,在此基础上,得出不同降雨类区暴雨致灾因子的强度等级评定方法;同时,研究确定了与暴雨灾害密切相关的地形高程、高程标准差、河网密度、土壤类型等环境脆弱性影响要素,并对各类要素分别进行了分级评定;将各类环境脆弱性影响要素结合暴雨致灾因子要素,运用加权求和方法建立了暴雨灾害综合风险评估模型;并结合GIS技术,将城市、农村人口分布情况、用地等数据叠加到风险分布格局中,最终分析得出不同风险等级下影响的城市和农村人口数量、土地面积等内容。该评估模型相较于以往其他暴雨风险评估模型,其适用范围更广,可以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任意区域暴雨灾害风险评估;实时评估业务能力更强,将该模型结合降雨实况资料或预报资料可以对全国任意区域降雨灾害综合风险进行事后、跟踪评估或预评估;评估对象更有针对性,结合GIS技术,可以针对得出的风险分布结果分别给出不同风险等级范围内的承灾体受影响的定量评估结果。
王秀荣吕终亮王莉萍蒋卫国马国斌
关键词:暴雨致灾因子孕灾环境灾害风险承灾体
中国临灾洪涝灾害危险性评估与区划研究
洪涝灾害自古以来一直是中国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其遭受的洪涝灾害次数之多、洪水损失之大、影响范围之广均居我国各类自然灾害的前列。按时空尺度划分,当前洪涝灾害危险性研究从全国尺度看主要集中在对长时间尺度的研究,从短时间尺度...
马国斌
关键词:洪涝灾害地理信息系统
基于GIS的淮河流域洪水灾害综合风险评价被引量:8
2010年
基于洪水灾害风险评估基本原理,从洪水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稳定性及承灾体易损性出发,选取降雨、径流量、河网密度、地形、人口、经济指标等数据,利用标准化方法对各影响因子进行标准化处理,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因子权重,采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地图代数功能及信息量统计法,得出洪水灾害综合风险等级图。结果表明:危险性等级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淮河流域中西部及部分东部、东北部地区;而在北部及西北部地区,相对风险较低,为中低风险性地区。
刘家福梁雨华马国斌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洪水灾害
基于SRTM DEM和ASTER GDEM的辽河流域河网提取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以SRTM DEM数据和ASTER GDEM作为基本的地形数据,借助Arc Hydro Tools扩展模块,研究基于地表径流漫流模型的数字河网水系提取方法,并对提取结果对比分析。研究显示,通过引入河网密度参数来确定集水面积阈值,提取结果与1∶25万地形图各级河网拟合程度较好,可运用于辽河流域山洪灾害风险评估模型的实际运行中。
马兰艳周春平胡卓玮王志恒马国斌
关键词:辽河流域
基于气象预测数据的中国洪涝灾害危险性评估与预警研究被引量:28
2011年
基于自然灾害风险理论,借助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采用归一化和层次分析法,对中国全国范围尺度进行了洪涝灾害危险性评估。通过对洪涝灾害危险性因子分析,分别提取当天降雨量、前3 d降雨量、地形高程、地形标准差、河湖网络等因素作为评估因子,提出了各因子危险性指数计算方法,以及全国洪涝灾害危险性指数计算模型公式。根据统计分析危险指数的最小值、最大值,结合历史灾情,利用阈值分割法确定了风险等级分割值分别为0.3、0.45及0.6,将洪涝灾害等级划分为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与无风险四个等级,从而建立了类似于天气预报模式的全国洪涝灾害危险性评估模型,并以2010年8月22日为例进行了洪涝灾害危险等级评估的实际应用。最后,基于洪涝灾害的危险性评估的结果,结合危险区内人口分布、交通设施等基础数据,生成相应的预警产品。对可能发生的洪涝灾害发出预警与预测,为危险区人们乃至相关政府管理部门采取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马国斌李京蒋卫国张静马兰艳
关键词:洪涝灾害地理信息系统
中国短时洪涝灾害危险性评估与验证被引量:26
2012年
基于自然灾害风险理论、借助GIS空间分析功能、采用归一化和层次分析法,对中国全国范围尺度进行短时洪涝灾害危险性评估。通过对洪涝灾害危险性因子分析,分别提取当天降雨量、前三天降雨量、地形高程、地形标准差、河湖网络等因素作为评估因子,提出了各因子危险性指数计算方法,以及全国洪涝灾害危险性指数计算模型公式,根据统计分析危险指数的最小值、最大值,结合历史灾情,利用阈值分割法确定危险等级分割值为0.3、0.45及0.6,将洪涝灾害危险等级划分为高危险、中危险、低危险与无危险四个等级,从而建立类似于天气预报模式的全国洪涝灾害危险性评估模型,并以2009年9月14日为例进行了洪涝灾害危险等级评估的实际应用。最后,本文提出了基于昨日灾情的危险性评估结果验证方法,通过整理同期昨日灾情资料构建灾情数据库,对2009年汛期的洪涝灾害危险性评估结果分别从数量和面积两个角度,基于县和地市两级行政区划作为验证单元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洪涝灾害危险性评估结果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面积上看均具有较高的正确率,与实际灾情基本吻合。
马国斌蒋卫国李京张静马兰艳李加林
关键词:洪涝灾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