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晓琦
- 作品数:6 被引量:34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解放军总医院临床科研扶持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开放性肢体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患者的ESR与CRP和WBC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研究开放性肢体骨折患者内固定手术后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与并发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2月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开放性肢体骨折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均行同等内固定手术,根据术后是否出现感染分为感染组32例与非感染组44例。分别在手术前、术后3天、1周及两周检测所有患者的WBC,ESR和CRP。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各检测时间点的WBC、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周及2周两组患者的ES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检测时间点的WBC、ESR和CRP值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术后1周检测WBC对术后感染诊断敏感性较术后2周更高(术后1周85.69%,术后2周78.13%),特异性较术后3天更高(术后1周100.00%,术后3天90.90%)(P<0.05);术后1周及术后2周CRP对术后感染敏感性和特异性比术后3天更高(P<0.05);术后3天、术后1周联合检测敏感性及特异性均分别高于同时间点单项检测(联合检测敏感度:术后3天100.00%、术后1周100.00%;特异性:术后3天93.18%、术后1周70.45%)(P<0.05)。结论开放性肢体骨折患者ESR及CRP在术后感染时均呈升高趋势,WBC在术后感染短期内升高。CRP与WBC可作为辅助诊断开放性肢体骨折患者术后感染的敏感指标。
- 王军松郭徽康晓琦张巍李佳
- 关键词:血沉
- 骨折术后感染部位和菌株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0
- 2020年
- 目的研究骨折术后感染部位和菌株分布及感染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6年12月-2018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骨折术后感染和非感染患者,各124例。对骨折术后感染患者的感染发生部位进行统计分析。收集感染部位标本,用于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124例骨折术后感染患者感染部位以表浅切口为主(45.16%),共培养分离病原菌15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15株(75.16%),以鲍氏不动杆菌39株(25.49%)和铜绿假单胞菌36株(23.53%)多见;革兰阳性菌38株(24.84%),以金黄色葡萄球菌28株(18.30%)多见。鲍氏不动杆菌对哌拉西林耐药率最高,对头孢哌酮耐药率最低;铜绿假单胞菌对庆大霉素耐药率最高,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率最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对利奈唑胺耐药率最低。骨折分型、手术次数、手术时间是患者骨折术后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骨折分型、手术次数、手术时间是患者骨折术后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骨折术后感染患者感染部位以表浅切口为主,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呈现多药耐药性,因此临床应适当减少手术次数、缩短手术时间等,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防止骨折术后感染,减少患者痛苦及负担。
- 王军松胡艳波康晓琦刘桂奇张巍
- 关键词:骨折术后感染病原菌耐药性影响因素
- 前交叉韧带重建后的功能康复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术后的功能康复。方法:回顾分析了1990年~1997年间我科收治并且目前能随访到的21例膝前交叉韧带损伤后采用关节镜下双股半腱肌腱重建的患者,术后均采用我科制订的系统康复治疗计划进行康复训练,随访时间98~168个月,平均127.36个月。对其术前和近期的自我感觉、查体及Lysholm膝关节评分、IKDC(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nee)分级标准评定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1例术前弹响、交锁和打软腿的症状均消失,浮髌试验均为阴性,均无过伸痛。关节轻度疼痛11例,Lachman征阳性3例,前抽屉试验阳性8例,但均无关节不稳的主诉。无取腱造成的其它并发症。Lysholm膝关节评分术后优于术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IKDC评分结果术后明显优于术前。术后平均4.65个月恢复日常活动,恢复体育锻炼时间均在6个月左右。有2例伸直受限(差10°),所有患者屈曲活动度基本正常,结论:ACL损伤重建的术后患者经过我们所设计实施的康复计划的训练后,没有关节不稳的主诉,屈伸活动度满足日常生活需要,对术后的功能均较满意。
- 康晓琦张轶超侯树勋章亚东罗殿中
-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康复训练
- 1070例汶川地震伤员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总结5.12汶川地震伤员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伤员收容和医疗救治特点。方法通过病案查阅及调查问卷等方法,回顾成都军区总医院2008年5月12日-28日救治的1 070例地震伤员临床流行病学特点、震后伤员就诊时间分布特点以及入院后救治措施和患者预后等。结果震后48h内入院人数达692例,占入院总数的64.7%。骨科伤员710例,占总伤员数的66.4%,其中最常见的为四肢骨折(371,34.7%)、软组织伤(191,17.9%)、脊柱骨折(122,11.4%)、骨盆骨折(49,4.6%)及挤压综合征(CS)(17,1.6%)。1 070例中死亡5例(0.5%),其中挤压综合征3例,腹部损伤伴失血性休克1例,地震相关非创伤性疾病(心肌梗死)1例。结论地震伤员中骨科伤为最主要伤型;地震后24-48h运送至医院就诊的伤员最多。挤压综合征患者死亡率较高。
- 王威杨静陶笙屈波殷秀梅王岩康晓琦
- 关键词:地震流行病学创伤骨折伤情分析
- 异体半月板移植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08年
- 康晓琦章亚东衷鸿宾侯树勋
- 关键词:半月板切除术骨性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关节软骨退行性变
- 兔同种异体和自体半月板移植的实验研究
- 目的:通过对同种异体、自体半月板进行移植,探讨移植的手术方法,观察半月板移植的成功率、移植物在关节内的愈合及转归情况。进一步为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术的可行性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将36只成年新西兰大耳兔随机分为A组和B组,...
- 康晓琦
- 关键词:同种异体移植自体移植关节软骨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