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君
- 作品数:14 被引量:50H指数:5
- 供职机构: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种影像诊断用调节式诊疗床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影像诊断用调节式诊疗床,包括床体,所述床体下方设置有水平的滑板,且滑板的一侧通过立柱与床体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滑板的下端面焊接有两个连接块,且连接块的一侧设置有驱动电机,并且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螺纹杆与...
- 贺君兰华邓利华邢小明
- 文献传递
- 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上拟诊为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扫描及DWI检查。回顾性分析60例在T2WI、T1WI、DWI、表现弥散系数(ADC)图上信号强度的变化。结果发病3h内(6例)在T2WI上呈稍高信号2例,等信号4例,T1WI上均为等信号,DWI上均为高信号,ADC图上均为明显低信号;发病4~15h(30例)在T2WI、DWI上均为稍高到高信号,在T1WI、ADC图上均为低信号;发病16。24h(12例)T2WI、DWI上均为高信号,在TIWI上11例为低信号,1例为等低信号,ADC图上,9例为低信号,3例为等低信号;发病24h上(12例)在T2WI上均为稍高信号;DWI上10例为稍高信号,2例为等信号,T1wI上10例为稍低信号,2例为等低信号,ADC图上,5例为稍低信号,3例为等信号,4例为等低信号。结论弥散加权成像能早期显示急性脑梗死的病灶,对急性脑梗死有非常重要的诊断价值。
- 唐贵超陈希奎贺君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弥散脑梗死
- 螺旋CT对梗阻性黄疸的检查价值
- 2010年
- 目的:探讨螺旋CT对梗阻性黄疸(OJ)的诊断价值。方法:CT采用多期扫描,与B超、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PTC)进行比较。结果:179例检测对象中,155例有手术病理结果。在恶性OJ的85例中,胆管癌21例,壶腹癌11例,胆囊癌7例,肝癌胃癌肝门转移22例,胰头癌24例。3种影像学检查的定性诊断与病理符合率依次为CT88.1%,PTC55.6%,B超62.3%,P<0.01。结论:螺旋CT的多期扫描,对OJ的诊断准确率达97.1%,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贺君
- 关键词:梗阻性黄疸CTB超
- CT节段重建法提高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检出率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CT节段重建法对提高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检出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1例DAI的躁动患者CT扫描原始数据行同一参数和不同数目的节段重建图像进行比较。结果:节段重建中2~6节段对脑内1~3cm出血灶,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内出血,硬膜下/外血肿的显示较好,与同层静止期常规扫描差异无显著性;但出血<1cm,4、6节段重建的检出率分别为96.3%、86.4%,以4节段重建为优。61例患者重建前DAI的确诊率为52.4%,重建后为94.1%。结论:临床应用螺旋CT节段重建法对脑DAI的检出率明显提高;直径<1cm的出血灶,4节段重建为优。
- 李晋贺君
- 关键词:脑弥漫性轴索损伤
- MRI动态颈椎扫描托架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MRI动态颈椎扫描托架,包括床板,床板的一端开设有固定槽,固定槽上铰接有斜板,斜板上固定有软垫,软垫上开设有条形孔,斜板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弯杆,第一弯杆的内部设置有滑腔,滑腔的内部固定有第二弯杆,第二弯杆由...
- 贺君邓利华邢小明
- 文献传递
- 脑部CT扫描用充气枕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脑部CT扫描用充气枕装置,包括床板、固定架、充气枕、固定板以及固定螺栓,所述床板的一端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固定有充气枕,所述固定架的外端固定有两个位置对称的固定板且固定板的内侧与床板的外端接触,所述...
- 贺君邓利华赖远梅
- 肝癌微血管浸润术前多层螺旋CT评估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探究肝癌微血管浸润术前多层螺旋CT(MSCT)评估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118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结果检查分为微血管侵犯组和无微血管侵犯组。观察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肝炎类型、肝功能分级、甲胎蛋白(AFP)值、Edmondson Steiner分级、肿瘤大小、肿瘤边缘情况、肿瘤包膜情况、动脉期CT值、门静脉期CT值、延迟期CT值、晕征。结果根据病例结果分为微血管侵犯组58例,无微血管侵犯组6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肝炎类型、肝功能分级、AFP值、动脉期及延迟期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血管侵犯组Edmondson Steiner分级、肿瘤大小、肿瘤边缘不光滑、肿瘤无包膜、门静脉期CT值、晕征与无微血管侵犯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微血管浸润术前行MSCT检查能够预测肝癌微血管侵犯。
- 陈希奎贺君邢小明李雯怡吴锟
- 关键词:肝癌多层螺旋CT
- 螺旋CT靶扫描技术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被引量:6
- 2008年
- 唐贵超贺君陈希奎廖林森
- 关键词:孤立性肺结节
- 128层螺旋CT数字减影血管成像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评价128层螺旋CT数字减影血管成像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60例临床怀疑颅内动脉瘤的患者分别进行128层螺旋CT数字减影血管成像(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并对照手术或介入栓塞治疗结果评估其诊断价值。结果 DSACTA共发现58例66个动脉瘤,其中52例为单个动脉瘤,4例为两个动脉瘤,2例多发动脉瘤。动脉瘤直径最小2 mm,最大30 mm。DSA检出60例68个动脉瘤,以DSA检出结果为金标准,128层螺旋CT数字减影血管成像,诊断符合率97.1%,2例2个小动脉瘤漏诊,漏诊率2.9%。结论 DSACTA诊断颅内动脉瘤有较高准确性,可部分取代DSA造影检查。
- 唐贵超陈希奎贺君刘丛
- 关键词:多层螺旋CT颅内动脉瘤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 MRI动态对比增强及DWI对脊柱良恶性压缩性骨折的临床诊断价值被引量:11
- 2013年
- 目的:探讨MRI动态对比增强及DWI对脊柱良、恶性压缩性骨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临床资料完整的椎体骨折患者64例,分析其MRI常规、动态对比增强及DWI成像特点。结果:良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34例(良性组),共计40个病变椎体,31个在T2WI上呈等高混杂信号,T1WI为部分低信号,9个在T2WI上呈混杂高信号,T1WI上呈低信号;Ⅰ度7个、Ⅱ度8个、Ⅲ度15个和Ⅳ度10个。恶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30例(恶性组),43个病变椎体,35个T2WI呈混杂高信号,7个呈低信号,T1WI上均呈低信号;Ⅰ度20个、Ⅱ度11个、Ⅲ度7个和Ⅳ度5个。良性组ADC值高于恶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椎体压缩性骨折动态对比增强Emax、ES显著高于良性组,而TTP低于正常良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常规检查、动态对比增强及DWI成像有利于脊柱良、恶性压缩性骨折的临床诊断,为二者的鉴别诊断提供了客观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陈希奎唐贵超廖林森贺君
- 关键词:椎骨骨折动态对比增强弥散加权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