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成像
  • 5篇磁共振
  • 3篇动脉
  • 3篇血管
  • 3篇术前
  • 3篇弥散
  • 3篇弥散加权
  • 3篇弥散加权成像
  • 3篇加权成像
  • 3篇冠状
  • 3篇冠状动脉
  • 3篇CT
  • 3篇MRI
  • 3篇磁共振成像
  • 2篇胆管
  • 2篇胆管癌
  • 2篇多层螺旋CT
  • 2篇性病
  • 2篇血管成像
  • 2篇图像

机构

  • 23篇内江市第一人...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四川省第四人...

作者

  • 23篇陈希奎
  • 15篇唐贵超
  • 7篇廖林森
  • 7篇贺君
  • 6篇吴锟
  • 2篇李晓辉
  • 2篇邢小明
  • 2篇姜正全
  • 1篇刘丛
  • 1篇胡馨予
  • 1篇邵燕霞
  • 1篇张亚萍
  • 1篇曹文钊
  • 1篇杨小艳
  • 1篇周丹
  • 1篇林德智
  • 1篇钟玉全
  • 1篇李晋
  • 1篇杨玉琼
  • 1篇张旭

传媒

  • 4篇家庭医药(快...
  • 2篇河北医学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肝胆外科杂志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CT和M...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国医疗设备
  • 1篇航空航天医学...
  • 1篇功能与分子医...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影像研究与医...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08
  • 1篇2006
  • 2篇2005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T、MRI技术在肝内胆管癌诊断中的联合应用价值探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和分析在肝内胆管癌诊断中CT联合MRI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选择2014年8月—2017年8月间在我院治疗的60例肝内胆管癌患者当做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CT平扫、CT增强扫面以及MRI检查,把患者进行CT检查设为乙组,把患者CT联合MRI检查设为甲组,总结甲乙两组的诊断结果。检查设为甲组,总结甲乙两组的诊断结果。结果:乙组诊断的敏感度、准确度、特异度分别是100.0%、86.67%、50.0%,甲组诊断的敏感度、准确度、特异度分别是100.0%、100.0%、100.0%。甲组诊断的准确度大于乙组诊断的准确度,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571,P=0.003)。结论:在肝内胆管癌患者的诊断中,MRI技术同CT技术联合应用的准确度高,诊断价值很好。
吴锟陈希奎叶敏
关键词:肝内胆管癌MRICT
动态MRI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动态MRI扫描产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影像学特点及其对女性盆低功能障碍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32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组,30名产后正常女性为对照组,分别进行盆底动态MRI扫描,比较两组静态及动态MRI扫描盆底肌面积、肛提肌裂孔宽度及盆底标志线长度等参数差异。结果:研究组静态及动态MRI扫描髂尾肌、耻尾肌和耻直肌面积小于对照组,研究组动态MRI扫描髂尾肌、耻尾肌、耻直肌面积小于静态MRI扫描;研究组静态及动态MRI扫描肛提肌裂孔宽度大于对照组,研究组动态MRI扫描肛提肌裂孔宽度大于静态扫描;研究组静态及动态MRI扫描H线及M线长度大于对照组,研究组动态MRI扫描H线及M线长度大于静态扫描。结论:动态MRI扫描能够反映女性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盆底功能及形态变化,有助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筛选及诊断。
廖林森唐贵超陈希奎杨玉琼贺君建
关键词:动态MRI
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中护理干预对图像质量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近年来,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omputer tomography,MSCT)技术飞速发展,其扫描速度快、时间及空间分辨率高,为冠状动脉病变无创性检查提供了新的方法。MSCT在心脏冠状动脉成像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评价支架术后再狭窄和搭桥血管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检查能否成功与患者的配合有着密切的关系,检查前及检查中的正确护理可确保患者配合检查,从而成功的完成检查并获得最佳图像。
梁自君唐贵超陈希奎吴锟
关键词:128层螺旋CT护理干预冠状动脉血管成像
螺旋CT靶扫描技术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被引量:6
2008年
唐贵超贺君陈希奎廖林森
关键词:孤立性肺结节
肺结节早筛,首选低剂量螺旋CT
2020年
近年来肺癌患者越来越多。肺癌早期有一部分表现为结节(结节也可能是良性病变,恶性结节约占30%~40%),这时患者往往没有任何不适。如果在这时就能发现结节,因结节越小,治疗的手段越多,治疗的效果就越好。所以定期体检就有必要了,有相当大一部分早期肺癌患者就是在体检中被发现的。
陈希奎
关键词:早期肺癌定期体检低剂量螺旋CT恶性结节肺结节良性病变
128层螺旋CT数字减影血管成像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评价128层螺旋CT数字减影血管成像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60例临床怀疑颅内动脉瘤的患者分别进行128层螺旋CT数字减影血管成像(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并对照手术或介入栓塞治疗结果评估其诊断价值。结果 DSACTA共发现58例66个动脉瘤,其中52例为单个动脉瘤,4例为两个动脉瘤,2例多发动脉瘤。动脉瘤直径最小2 mm,最大30 mm。DSA检出60例68个动脉瘤,以DSA检出结果为金标准,128层螺旋CT数字减影血管成像,诊断符合率97.1%,2例2个小动脉瘤漏诊,漏诊率2.9%。结论 DSACTA诊断颅内动脉瘤有较高准确性,可部分取代DSA造影检查。
唐贵超陈希奎贺君刘丛
关键词:多层螺旋CT颅内动脉瘤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MRI动态对比增强及DWI对脊柱良恶性压缩性骨折的临床诊断价值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探讨MRI动态对比增强及DWI对脊柱良、恶性压缩性骨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临床资料完整的椎体骨折患者64例,分析其MRI常规、动态对比增强及DWI成像特点。结果:良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34例(良性组),共计40个病变椎体,31个在T2WI上呈等高混杂信号,T1WI为部分低信号,9个在T2WI上呈混杂高信号,T1WI上呈低信号;Ⅰ度7个、Ⅱ度8个、Ⅲ度15个和Ⅳ度10个。恶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30例(恶性组),43个病变椎体,35个T2WI呈混杂高信号,7个呈低信号,T1WI上均呈低信号;Ⅰ度20个、Ⅱ度11个、Ⅲ度7个和Ⅳ度5个。良性组ADC值高于恶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椎体压缩性骨折动态对比增强Emax、ES显著高于良性组,而TTP低于正常良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常规检查、动态对比增强及DWI成像有利于脊柱良、恶性压缩性骨折的临床诊断,为二者的鉴别诊断提供了客观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陈希奎唐贵超廖林森贺君
关键词:椎骨骨折动态对比增强弥散加权成像
640层CT低剂量灌注成像对结肠癌术前评估的应用研究
2021年
观察640层螺旋CT行常规剂量及低剂量灌注成像扫描对结肠癌进行术前评估。方法 总结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就诊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结肠癌患者100例的结肠癌病例,对比分析将常规剂量及低剂量灌注参数与相关临床指标。 结果 低剂量灌注组术前评估诊断准确率(88.1%)明显优于常规剂量组(66.1%),差异有统计学意義(P<0.05)。结论 640层CT低剂量灌注成像扫描对结肠癌术前评估均具有诊断价值,且诊断结肠癌术前评估灵敏度效果显著优于640层CT常规剂量。
陈希奎李雯怡蔡悦刘娟吴锟
关键词:结肠癌术前评估640层CT
小涎腺多形性腺瘤的CT分析被引量:2
2005年
陈希奎姜正全唐贵超李晓辉
关键词:涎腺肿瘤肿瘤多形性X线计算机
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上拟诊为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扫描及DWI检查。回顾性分析60例在T2WI、T1WI、DWI、表现弥散系数(ADC)图上信号强度的变化。结果发病3h内(6例)在T2WI上呈稍高信号2例,等信号4例,T1WI上均为等信号,DWI上均为高信号,ADC图上均为明显低信号;发病4~15h(30例)在T2WI、DWI上均为稍高到高信号,在T1WI、ADC图上均为低信号;发病16。24h(12例)T2WI、DWI上均为高信号,在TIWI上11例为低信号,1例为等低信号,ADC图上,9例为低信号,3例为等低信号;发病24h上(12例)在T2WI上均为稍高信号;DWI上10例为稍高信号,2例为等信号,T1wI上10例为稍低信号,2例为等低信号,ADC图上,5例为稍低信号,3例为等信号,4例为等低信号。结论弥散加权成像能早期显示急性脑梗死的病灶,对急性脑梗死有非常重要的诊断价值。
唐贵超陈希奎贺君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弥散脑梗死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