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6日
星期日
|
欢迎来到鞍山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一帆
作品数:
7
被引量:2
H指数:1
供职机构:
天津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电气工程
机械工程
语言文字
更多>>
合作作者
谢鹏飞
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
傅星
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
徐臻圆
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
胡春光
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
胡小唐
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4篇
专利
2篇
期刊文章
1篇
学位论文
领域
1篇
机械工程
1篇
电气工程
1篇
自动化与计算...
1篇
语言文字
1篇
理学
主题
2篇
电磁感应
2篇
旋转补偿器
2篇
黏度
2篇
小型化
2篇
紧凑式
2篇
光谱
2篇
光谱测量
2篇
光纤
2篇
光学测头
2篇
恶劣环境
2篇
采集数据
2篇
测量方法
2篇
测头
2篇
差分
1篇
当你老了
1篇
电力
1篇
电力负荷
1篇
电网
1篇
译本
1篇
译者
机构
7篇
天津大学
1篇
密歇根大学
作者
7篇
张一帆
3篇
胡小唐
3篇
胡春光
3篇
徐臻圆
3篇
傅星
3篇
谢鹏飞
2篇
宋乐
2篇
张越
2篇
印和
2篇
周南
传媒
1篇
光电子.激光
1篇
国学(汉斯)
年份
1篇
2023
2篇
2015
2篇
2013
1篇
2012
1篇
2011
共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用于反射差分光谱测量的紧凑式全光谱光学测头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反射差分光谱测量的紧凑式全光谱光学测头装置,包括入射光纤、离轴抛物反射镜、起偏器、旋转补偿器、检偏器、第一凹面反射镜、第二凹面反射镜和出射光纤;光源经入射光纤入射,经过离轴抛物反射镜变为平行或汇聚光束...
胡春光
徐臻圆
张一帆
谢鹏飞
傅星
胡小唐
文献传递
小型化电磁感应式油液黏度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一种小型化电磁感应式油液黏度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装置包括有传感探头,与传感探头相连用于控制传感探头采集油液信号、并接收和发送传感探头所采集的油液信号的控制单元,以及接收控制单元发送的油液信号并对所接收的信号进行分析判定的...
宋乐
印和
张一帆
周南
张越
新型城镇配电网影响因素分析及负荷预测方法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电力作为重要、高效的二次能源,与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配电网作为电力系统与用户端相连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用户用电的可靠性和电能质量。当前,我国正推进新型城...
张一帆
关键词:
配电网
电力负荷
用于真空在线测量的离轴非球面结构反射差分光谱仪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2013年
基于旋转补偿器的反射差分光谱(RC—RDS)技术是具有亚单层光学灵敏度的高精度表面表征方法,其全光谱快速测量性能,特别适合在线检测。为满足真空在线测量的应用需求,综合考虑使用空间、工作距离、光束直径、光谱宽度和通光率等限制因素,提出了基于离轴抛物(OAP)反射镜的光学测头设计方案,构建的测试样机实现了有效工作距离大于50cm、光斑直径小于6.5mm和光谱范围涵盖280~825nm等性能。实验研究了超高真空环境Cu(110)样品在退火处理中的RDS,仪器详细记录了信号随温度的演变过程,测量精度优于3×10-4,表明新方案满足真空环境下表面高灵敏光学测试的需求。
徐臻圆
傅星
张一帆
谢鹏飞
胡春光
胡小唐
小型化电磁感应式油液黏度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一种小型化电磁感应式油液黏度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装置包括有传感探头,与传感探头相连用于控制传感探头采集油液信号、并接收和发送传感探头所采集的油液信号的控制单元,以及接收控制单元发送的油液信号并对所接收的信号进行分析判定的...
宋乐
印和
张一帆
周南
张越
文献传递
用于反射差分光谱测量的紧凑式全光谱光学测头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反射差分光谱测量的紧凑式全光谱光学测头装置,包括入射光纤、离轴抛物反射镜、起偏器、旋转补偿器、检偏器、第一凹面反射镜、第二凹面反射镜和出射光纤;光源经入射光纤入射,经过离轴抛物反射镜变为平行或汇聚光束...
胡春光
徐臻圆
张一帆
谢鹏飞
傅星
胡小唐
文献传递
译者主体性视角下《当你老了》中译本对比分析
2023年
译者是翻译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主体,译者主体性就是指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译者对原文的翻译过程就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本文以爱尔兰著名诗人叶芝的经典情诗《当你老了》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袁可嘉译本、冰心译本与傅浩译本,探讨译者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的体现以及对翻译结果的影响。研究发现,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译文具有一定的主观色彩。
张一帆
关键词:
译者主体性
《当你老了》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