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伟

作品数:37 被引量:54H指数:4
供职机构:襄阳市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资助项目湖北省“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7篇科技成果
  • 3篇专利

领域

  • 32篇农业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9篇豇豆
  • 8篇选育
  • 8篇栽培
  • 7篇栽培技术
  • 6篇马铃薯
  • 4篇蔬菜
  • 4篇高产
  • 3篇豇豆新品种
  • 3篇绿茶
  • 2篇学成
  • 2篇夜蛾
  • 2篇诱捕
  • 2篇早熟
  • 2篇芝麻
  • 2篇甜菜
  • 2篇甜菜夜蛾
  • 2篇农业
  • 2篇品种选育
  • 2篇主要化学成分
  • 2篇滋味

机构

  • 23篇襄阳市农业科...
  • 14篇襄樊市农业科...
  • 3篇湖北省农业科...
  • 1篇长江大学
  • 1篇武汉市蔬菜科...
  • 1篇湖北省农业科...
  • 1篇湖北省种子集...

作者

  • 37篇杨伟
  • 12篇王四清
  • 10篇宿秀丽
  • 10篇温海霞
  • 9篇唐前勇
  • 9篇程一方
  • 8篇张杰
  • 5篇姜丽虹
  • 5篇陈丹
  • 4篇王四清
  • 4篇周建元
  • 4篇罗敬东
  • 4篇周祖新
  • 3篇陈丹
  • 3篇刘先斌
  • 3篇章承兵
  • 3篇李瑞琪
  • 2篇赵开斌
  • 2篇郑鹏程
  • 2篇陈捍军

传媒

  • 12篇湖北农业科学
  • 5篇农村经济与科...
  • 2篇中国茶叶
  • 2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中国马铃薯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长江蔬菜
  • 1篇中国种业
  • 1篇茶叶通讯
  • 1篇中南农业科技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4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2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长豇豆种质资源创新及新品种选育与应用
王四清杨伟陈丹姜丽虹温海霞宿秀丽刘先斌周建元张杰周祖新
项目所属科学技术领域:项目属于农业领域。项目针对豇豆生产中品种同质化严重,技术配套性差,根腐病、茎腐病等病害发生重等重大问题,通过分子标记等现代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的综合应用,加强资源创新,选育出适合该省种植的具有较好...
关键词:
关键词:豇豆品种选育蔬菜栽培技术
鄂豇豆13
王四清杨伟陈丹姜丽虹温海霞宿秀丽周祖新张杰李瑞琪陈善杰
中国是长豇豆的次生起源中心,种质资源丰富,种植区域广,湖北是中国长豇豆主产区之一,其中又以武汉、襄阳、宜昌、鄂州、孝感、黄冈、随州等市豇豆种植面积大。豇豆以其经济效益好、种植季节长、适应性好、产量高等特点深受种植户喜爱;...
关键词:
关键词:豇豆蔬菜
鄂苦瓜2号
杨伟王四清宿秀丽张杰温海霞姜丽虹陈丹周祖新李瑞琪方治国陈善杰
苦瓜原产东印度,属一年生蔓性草本蔬菜,广泛栽培于世界热带到温带地区,中国南北均普遍栽培。是中国长江以南地区重要的蔬菜种类之一,近年来在湖北地区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已成为湖北地区的主要蔬菜作物之一,其营养丰富,含有多种人体所...
关键词:
关键词:苦瓜品种选育
鄂北平原马铃薯化肥农药使用现状及减施对策被引量:6
2019年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生产过程中化肥和农药过量使用不仅导致资源浪费和成本增加,而且引发土壤肥力下降、病虫抗药性增强、马铃薯块茎品质下降、肥药利用率低等系列问题。通过对鄂北平原马铃薯主产区化肥和农药使用情况进行系统调研,分析了化肥农药使用过程中存在化肥农药高效替代产品与技术应用不足、精准施用装备落后、肥药施用不科学等主要问题,并结合鄂北平原地区马铃薯生产实际提出了加强政府引导并制定相关产业扶持政策、加快化肥农药减施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加大宣传引导与技术培训力度、加强品牌建设等具体应对策略。
方治国宿秀丽温海霞杨伟张杰王四清
关键词:TUBEROSUM化肥农药
襄阳市茶区茶尺蠖绿色防控试验初报被引量:2
2019年
在湖北省襄阳市采用不同浓度茶核·苏悬浮剂、0.6%苦参碱、30%茶皂素开展防治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 Prout)幼虫试验。结果表明,0.6%苦参碱、30%茶皂素、茶核·苏悬浮剂对茶尺蠖均有一定防治效果,3000 mL/hm2茶核·苏悬浮剂对茶尺蠖防治效果最好,综合防效达到83.0%;各处理药剂对茶树鲜叶和害虫天敌均没有造成危害。
唐前勇冯鹏程一方杨晓娟罗敬东杨伟
关键词:性诱剂苦参碱茶皂素
豇豆新品种鄂豇豆5号的选育被引量:3
2006年
鄂豇豆5号(汉豇一号)是以浙江省农科院园艺所选育之豇28—2为母本、襄樊市农科院自育的1784为父本,经系谱法系统选育成的豇豆新品种,始花节位第3、第4节,多生对荚,比之豇28.2晚熟2d左右,前期产量达1300kg/667m^2,总产量2300kg/667m^2。全生育期70-90d,从播种到始收40—55d。商品荚浅绿色,荚长66.9cm,单荚重24.4g。荚条均匀,荚肉脆嫩,商品性好。
周建元杨伟耿月明王四清章承兵陈丹
关键词:豇豆全生育期商品性系谱法总产量
豇豆新品种鄂豇豆10号的选育被引量:1
2011年
鄂豇豆10号是襄阳市农业科学院(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鄂北综合试验站)通过品种间杂交选育成的高产优质中熟豇豆新品种。该品种具有生长势强、产量高、商品性状好、抗性逆强等特点。在多点品种比较试验中每公顷比对照之豇28-2前期产量增产42.79%;总产量32 700 kg/hm2,比对照增产26.74%。
王四清杨伟刘先斌陈丹温海霞宿秀丽姜丽虹周祖新
关键词:豇豆新品种选育
襄阳高香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被引量:2
2020年
襄阳市产茶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深厚,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对襄阳市高香茶产业发展的优势和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并提出针对性地解决对策。制约该市高香茶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包括无性系良种化程度偏低,茶园管理水平和加工技术有待提高,服务体系不健全等,建议找准突破口,优化结构布局,加强人才建设和资金支持,做好区域品牌建设,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健康发展。
罗敬东唐前勇程一方杨晓娟杨伟冯鹏
襄樊市马铃薯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被引量:10
2010年
马铃薯是襄樊市重要的粮菜兼用作物之一,其产业发展呈逐步扩大趋势。结合襄樊市发展马铃薯生产的现状和有利条件,分析了马铃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马铃薯产业进一步健康发展的对策。
王四清赵开斌杨伟
关键词:马铃薯
保康不同等级绿茶主要化学成分的比较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为了解保康不同等级绿茶的品质特征及其差异,收集保康绿茶一级茶样4个、二级茶样4个,联合采用感官审评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质色谱联用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系统测定分析了其香气成分、滋味成分的组成和含量。结果显示:一级绿茶的感官总分均高于90分,二级绿茶低于90分,感官品质得分与市场所定等级一致;一级绿茶的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酯型儿茶素和儿茶素总量均值均高于二级绿茶,只有非酯型儿茶素总量略低于二级绿茶;不同等级绿茶中咖啡碱、没食子酸、酯型儿茶素和儿茶素总含量均值有显著差异,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和非酯型儿茶素含量均值无显著差异;8个茶样共检测到64种香气化合物,包括醇类13种、醛类9种、酮类5种、烯类12种、芳香烃6种、酯类15种和其他类4种,其中醇类物质平均含量最高,酯类其次,含量较高的成分有芳樟醇、香叶醇和己酸顺式-3-己烯酯;进一步主成分分析发现,4个主成分方差累计贡献率达到89.608%,其中第1主成分方差贡献率为45.080%,综合了β-紫罗酮、邻二甲苯、乙苯、苯乙烯、二甲基戊酸甲酯和顺-茉莉酮的贡献,主要反映绿茶中的花果香及特有芳香;一级绿茶醇类和酯类香气化合物的平均含量低于二级绿茶,醛类、酮类、烯类、芳烃类和其他类香气化合物含量均高于二级绿茶。
郑琳刘盼盼龚自明王雪萍程一方杨伟唐前勇郑鹏程
关键词:绿茶滋味成分香气成分主成分分析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