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维
- 作品数:6 被引量:41H指数:2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临床医学重点学科应用技术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体外联合诱导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定向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被引量:30
- 2007年
- 目的: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应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诱导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向血管内皮细胞分化,解决组织工程血管化的种子细胞来源问题。方法:实验于2005-11/2006-05在安徽省立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Pepro Tech公司,批号090310);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Pepro Tech公司,批号0704CY081);人淋巴细胞分离液Ficoll-paque(天津灏洋生物制品科技有限公司);PE标记的CD31,鼠抗人vWF单克隆抗体(BD Biosciences公司);FITC标记的兔抗鼠IgG(北京中杉金桥公司)。②无菌条件下取健康人外周血20mL,肝素抗凝,Hanks液双倍稀释,按1∶2置于淋巴细胞分离液上层,离心后提取分液层与上层交界部位呈混浊的灰白色层,即为单个核细胞层。③取离心后的细胞,向DMEM-F12培养基中分别加入含体积分数为0.2的胎牛血清、10μg/L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0μg/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以不含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剂的DMEM-F12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吹打均匀并计数,按1×1010L-1接种于25cm2培养瓶中,于37℃、体积分数为0.05的CO2饱和湿度培养箱中培养,第3天更换培养基,去除未贴壁的细胞,以后每2d换液1次。④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单层排列是否呈"铺路石"样结构。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诱导后的细胞表达CD31和vWF情况。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①诱导分化后细胞形态学变化:经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后的细胞形态上呈典型的"铺路石"样外观,经历从小圆→梭形→扁平细胞的过程,符合内皮细胞的演变过程。②诱导分化后细胞的表面标志鉴定:诱导分化20d,贴壁细胞中62.5%表达CD31,58.2%表达vWF,54.3%表达CD31/vWF。③培养细胞的超微结构观察:透射电镜下细胞胞浆内可见特征性W-P小体。�
- 吴维胡何节邓福生王晓天雷春欧阳波
-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内皮血管
- 体外诱导成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向血管内皮细胞分化
- 目的:
应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体外联合诱导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s)定向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为外周血干细胞在组织工程血管化及肢体缺血性疾病的细胞移植治疗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吴维
- 关键词: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细胞移植体外诱导
- 文献传递
- 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夹层及胸主动脉瘤被引量:9
- 2007年
- 目的 探讨腔内隔绝术治疗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及胸主动脉瘤的手术时机及操作技巧。方法 10例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及胸主动脉瘤(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9例、胸主动脉瘤1例)患者行腔内隔绝术,术前行CTA或MRA及主动脉造影检查,判断主动脉夹层裂口位置与数量及胸主动脉瘤范围、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左侧胸主动脉直径、近端裂口至左锁骨下动脉开口的距离、真腔直径以及腹主动脉主要分支血管的血供来源,选支架规格及输送路径,然后在全麻下行右股动脉切开,透视引导下置入支架释放系统,定位准确后释放覆膜支架,完成腔内隔绝术。1例因破裂口位于左颈总动脉与左锁骨下动脉之间而先行右颈总动脉.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转流术。结果10例患者腔内隔绝术均获得成功。近端裂口距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距离平均3.5cm。出现Ⅱ型内漏1例。随访1-24个月,术后无截瘫发生,胸背部疼痛症状消失。1例胸主动脉瘤破裂伴食道瘘患者术后1个月死于感染。结论腔内隔绝术治疗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和胸主动脉瘤是一种创伤小、疗效确切的方法。但远期效果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 胡何节邓福生王晓天吴维荚卫萍历月琴
- 关键词:主动脉疾病血管假体植入主动脉造影术
- 改良PTCD技术及经皮胆道支架的临床应用研究
- 刘会春李宗狂周磊周少波金浩鲁贻民崔培元鲁正吴斌全吴华吴维
- 该项目主要应用了同轴导线原理,使用实用新型PTCD套针使细针穿刺与粗管引流一次完成,减少了并发症,导管在胆管内行走一段,不易滑脱。同样原理扩张狭窄段后置入金属胆道支架,可取得良好效果。该技术可用于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姑息性治...
- 关键词:
- 关键词:胆道支架治疗胆道镜
- 脂肪组织来源的基质细胞与血管新生
- 2007年
- 吴维余继海胡何节
- 关键词:脂肪组织基质细胞血管新生
- 体外诱导成人外周血干细胞向血管内皮细胞分化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研究人外周血干细胞(PBSC)向血管内皮细胞分化。方法以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经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刺激后采集的PBSC进行诱导培养,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诱导后的细胞表达CD31和vWF情况,并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经VEGF和bF-GF诱导后的细胞形态上表现内皮细胞特征,经流式细胞仪测定表达血管内皮细胞特有表面标志CD31和vWF,透射电镜细胞胞浆内可见特征性Weible-Palade小体。结论外周血干细胞在VEGF和bFGF诱导下,可分化为内皮细胞。
- 吴维胡何节余继海
- 关键词:干细胞细胞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