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震原

作品数:46 被引量:93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般工业技术建筑科学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专利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动力工程及工...
  • 11篇一般工业技术
  • 6篇建筑科学
  • 3篇电气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5篇吸收式
  • 14篇制冷
  • 13篇热泵
  • 12篇太阳能
  • 10篇吸收式制冷
  • 8篇余热
  • 7篇循环方式
  • 6篇压缩式热泵
  • 6篇储热
  • 5篇制冷循环
  • 5篇热系统
  • 5篇吸收式热泵
  • 5篇换热
  • 5篇储热系统
  • 4篇蒸发
  • 4篇制冷机
  • 4篇热泵系统
  • 4篇吸收器
  • 4篇吸收式制冷机
  • 4篇吸收式制冷循...

机构

  • 46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南洋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云南电网有限...

作者

  • 46篇徐震原
  • 34篇王如竹
  • 3篇夏再忠
  • 2篇张希
  • 2篇胡斌
  • 2篇王晨曦
  • 2篇杜帅
  • 1篇杨光
  • 1篇王丽伟
  • 1篇吴静怡
  • 1篇江龙
  • 1篇牟玉洁
  • 1篇杜帅
  • 1篇蔡军
  • 1篇王加龙

传媒

  • 4篇制冷学报
  • 3篇化工学报
  • 2篇科学通报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工程热物理学...
  • 1篇中国基础科学
  • 1篇制冷技术
  • 1篇中国科学:技...

年份

  • 1篇2025
  • 7篇2024
  • 8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7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溴化锂吸收制冷机驱动温度下限分析
2013年
溴化锂吸收制冷技术能有效回收低品位余热,但不同场合的余热品位各异,因此有必要从理论上分析溴化锂吸收制冷机的驱动温度下限,本文研究了多级溴化锂吸收制冷机的驱动温度下限的变化规律,结合多级系统的热力学原理导出了驱动温度下限的理论表达式,研究了多级系统的性能系数和(火用)效率。结果表明驱动温度下限与蒸发温度、吸收温度及级数多少相关,级数增加会导致系数性能系数和(火用)效率的下降.
王加龙吴静怡徐震原
关键词:溴化锂能量效率
采用离子液体-水工质对的GAX吸收式制冷循环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热驱动的吸收式制冷技术是太阳能利用和工业余热回收的重要途径,其中GAX(吸收发生换热)吸收式循环具有高效、效率可随热源温度变化的特点。本文提出采用无结晶风险的离子液体工质对,并使用NRTL模型对离子液体工质对性质进行计算,并对GAX吸收式制冷循环进行性能计算。结果表明:采用1,3-二甲基咪唑磷酸二甲酯盐([DMIM][DMP]/水工质对可以使用GAX吸收式循环,且在发生温度较高的情况下COP能够达到约1.02,比相同特定工况下的单效循环COP提升27.5%,比采用溴化锂/水工质对的吸收式循环具有更加优异的性能。
赵心蕊徐震原王如竹
关键词:制冷NRTL模型离子液体
一种海水淡化与灌溉一体化全自动浮台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水淡化与灌溉一体化全自动浮台及其应用,涉及海水淡化与灌溉节能减排技术领域,包括全被动太阳能蒸馏模块、灌溉模块、连接模块和浮力装置;全被动太阳能蒸馏模块包括水槽、自动补水蒸发器、收集槽、采光板、冷凝板、挡...
徐震原孙佳东王荣泽俞家铭石海量张书瑞郭尚洋
文献传递
基于核电厂设备的热管理方法及核电站热源管理系统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核电厂设备的热管理方法及核电站热源管理系统,包括:控制梯级余热利用系统切换到供热运行状态,通过低温废热管理系统吸收辅助设备温度以分别为双效吸收式热泵系统和单效吸收式热泵系统提供低温热源,利用双效吸收式...
陆金琪徐震原姚学良王如竹阎晓伟冯佳雨危博高振轩张四代胡斌尚逸辰
(火积)方法在低品位工业余热利用的换热网络优化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低品位工业余热的有效利用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CO2排放具有重要意义,能量系统集成和相应的换热网络优化是余热利用的有效方法.(火积)方法可以量化换热过程中的不可逆性,能够指导和评价换热网络的优化,但是(火积)方法在余热利用的换热网络优化中的实际应用案例较为缺乏.本文基于(火积)方法对某工业园区蒸汽凝水余热利用的既有换热网络进行了分析,通过减小换热过程(火积)耗散的原理进行了换热网络优化,使得高品位余热用于驱动吸收式制冷机满足当地的空调制冷需求,将高品位余热排放转换为低品位余热排放.优化的换热网络指导了实际蒸汽凝水余热利用工程改造.实验测试结果表明,采用的海水直接冷却的吸收式制冷机的制冷量达到3430 kW,COP达到0.76.蒸汽凝水换热过程的(火积)耗散降低了57.3%,蒸汽凝水余热利用的热效率和?效率分别提升了55.8%和81.1%,验证了(火积)方法在低品位余热利用换热网络优化中应用的有效性.
杜帅徐震原王如竹杨纯
关键词:工业余热换热网络吸收式制冷机
一种耐盐的余热驱动海水淡化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盐的余热驱动海水淡化装置,涉及海水淡化技术领域,包括连通器、余热蒸馏器和集水槽,连通器为自漂浮结构,余热蒸馏器设置在所述连通器内部,所述连通器上设有连通器入口,连通器入口与外部海水相连通,余热蒸馏器包括...
徐震原李仁鹏高金彤王如竹
两级吸收-压缩热耦合的热泵系统及工作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两级吸收‑压缩热耦合的热泵系统及工作方法,包括压缩式热泵子循环系统:包括压缩机、压缩循环冷凝器以及压缩循环蒸发器,所述压缩机、多个压缩循环冷凝器、压缩循环蒸发器通过管路依次连通;两级吸收式热泵子循环系统:...
徐震原张希王如竹
工业余热回收的耦合压缩-吸收式高温热泵循环被引量:16
2021年
针对常规吸收式热泵和压缩式热泵无法兼顾温升与效率的问题,本文提出采用热耦合压缩-吸收式热泵来达到高效高温输出的目的,并根据不同场景需求构建大温升型循环和高温输出型循环.采用R245fa和溴化锂-水溶液作为工质,针对100℃以上输出温度,利用Aspen Plus软件建立数学模型并对循环性能进行计算.研究结果显示:在采用大温升型循环回收30~40℃余热时,循环最优能效比(COP)可以达到2.58以上;在采用高温输出型循环回收60~70℃余热时,循环最优COP可以达到2.83;两种新循环在温升、输出温度和效率上比R245fa压缩式循环均有明显提升.
安美燕赵心蕊徐震原王如竹
关键词:工业余热热泵
吸收发生换热型吸收式制冷循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收发生换热型吸收式制冷循环,包括高压发生器、高压冷凝器、低压发生器、冷凝器、吸收器、蒸发器、回热器和吸收发生换热器。其中,吸收发生换热器包括高压吸收器和第二低压发生器,高压吸收器分别与高压冷凝器和低压发...
徐震原王如竹夏再忠
文献传递
余热高效回收的双效吸收式热泵实验研究与分析被引量:8
2020年
采用热泵进行工业余热回收具有良好的节能减排效应,主要技术包括单效吸收式热泵和压缩式热泵.单效吸收式热泵驱动能源品位低但效率也低,压缩式热泵的效率高但驱动能源品位也高,两种技术在降低驱动能源品位和提升效率之间没有中间选项,无法满足日益复杂的余热回收需求.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研究了驱动能源品位和效率介于传统热泵技术之间的双效吸收式热泵,通过模拟和实验分析了双效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特性,发现双效吸收式热泵在效率和降低与外热源间换热不可逆损失上具有显著优势.针对不同余热回收热泵技术无法直观对比的问题,本文进一步对余热回收供热的不同热泵技术进行了基于实验数据的多参数分析,并得到如下结果:单双效吸收式热泵比压缩式热泵的效率低但效率高,代表了更低的不可逆损失;双效吸收式热泵比压缩式热泵效率高且比单效吸收式热泵效率高,余热品位提升有效性最高.
徐震原毛洪财刘电收王如竹
关键词:余热回收供热吸收式热泵压缩式热泵热力学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