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斌
- 作品数:25 被引量:176H指数:8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建筑科学机械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跨临界CO2热泵的热气旁通除霜方法及除霜时间分析被引量:9
- 2019年
- 空气源热泵系统在低温工况下运行时,存在蒸发器表面结霜、系统性能恶化等问题.针对传统除霜方法在跨临界CO2热泵系统应用中的局限性,对热气旁通除霜方法进行实验研究.在搭建的空气源跨临界CO2热泵系统实验平台上,以外径12.7 mm的旁通铜管作为节流机构,对除霜过程中的动态参数变化以及环境温度对除霜时间的影响进行分析,并绘制除霜不同时刻的系统压焓图.实验结果表明:热气旁通除霜过程较为稳定,各测点参数变化较为平缓.结合实验数据,可以发现,采用热气旁通除霜方法可明显提高蒸发器进口温度至30℃左右,缩短除霜时间;而除霜时间受除霜稳定期影响较大,环境温度降低或环境湿度增大均会延长系统除霜时间,除霜能耗比值与除霜时间比值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对热气旁通除霜效率进行计算,其值为46.5%,与其他热气除霜方法相比,效率增长33.62%,除霜时间缩短100 s,说明热气旁通除霜方法更适用于空气源跨临界CO2热泵系统.
- 王驿凯叶祖樑潘祖栋赵建峰胡斌曹锋
- 空气源复叠式热泵系统性能的模拟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本文采用模拟分析的方法,研究了R404a/R134a高温输出空气源复叠式热泵的性能特征,结果表明热泵在输出温度为90℃、环境温度为0~35℃时,性能系数(COP)从2.14上升到3.04;当环境温度为20℃时、输出温度为80~100℃时,COP从2.94降低到2.23。本文进一步分析了云南昆明真实空气温度波动下复叠式热泵的全天运行性能,结果表明,在变耦合温度调控下热泵的平均COP可达到2.53,兼顾适应性和高效率,也证明了空气源复叠压缩式热泵在高温输出工况下的良好可行性。
- 许琦张希张兴伟程志陶艺莹龙睿洋徐震原胡斌
- 关键词:空气源复叠式热泵
- 环境试验箱内温度场均匀性的模拟与实验被引量:8
- 2020年
- 在精密的电子元器件环境试验测试中,环境试验箱内的温度场均匀性、波动度等对测试效果的好坏至关重要。为了研究开发出高性能的环境试验箱,本文首先根据不同送、回风口型式(箱体构造)对速度场和温度场的影响,对箱体内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在顺时针和逆时针箱体结构的基础上拓展了不同的结构型式;并对这些不同结构型式的箱体进行了模拟仿算,包括不同的送风口型式、角度和不同的回风口型式结构;对比仿真结果后,对圆形回风几何中心结构的箱体进行了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七种不同的箱体结构模型中,0°倾角顺时针、几何中心位置逆时针以及多出风口模型三种模型的温度平均值和温度标准偏差都非常接近;实验和仿真数据在温度场均匀性标准偏差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所有测点平均温度为-71.55℃,温度误差为-1.55℃,最大温度偏差为1.8℃,但数据去中心化后,温度场各测点的温度具有相似的分布趋势。
- 杨东方周默胡斌周贤
- 关键词:环境试验箱温度场均匀性
- 水-水降膜蒸发器的模拟仿真和优化被引量:4
- 2018年
- 由于具有换热性能突出、制冷剂充注量小等优点,降膜蒸发器已被广泛应用于海水淡化等行业。然而,由于存在液位控制和干斑效应等实际操作问题,在压缩式制冷系统中,降膜蒸发器的设计还需要进一步优化。为解决这个问题,构建了水-水降膜蒸发器的仿真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获得了沿管程的温度、热流变化情况。对于现有的四管程降膜蒸发器,在80℃蒸发沸腾和0.4kg·s^(-1)的喷淋量下,为获得最大的换热量,进行了详细的模拟计算,基于模型的计算结果,建议采用两管程降膜、两管程满液的液位控制方式。本模型同时给出了沿管程换热时的传热系数分布情况,提出了满液降膜分界线,为后续的降膜蒸发器结构设计优化提供了新思路。
- 闫鸿志胡斌王如竹
- 关键词:降膜蒸发器液位控制
- 工业余热热泵及余热网络化利用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被引量:29
- 2017年
- 当前工业能源消耗中所排放的低品位余热量大面广,若采用高效的余热利用技术将这部分余热回收,将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工业余热热泵技术可以实现余热品位的提升或容量的扩大,一方面可以将回收的热量应用到工业流程中,另一方面可以在区域供热及供冷方面发挥作用。本文分析了压缩式热泵、吸收式热泵与化学热泵的特点与发展趋势。目前三种热泵技术都在工质、循环以及系统创新方面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在容量、能效比、温升与可靠性方面存在不可兼得的瓶颈问题。此外,工业余热根据种类以及温度品位的不同,适用场合与特点也各不相同。但目前在余热回收利用的设备与系统方面,缺乏针对不同余热特点的指导性设计准则。未来的研究需要集中在发展效率高、容量大、热适应性好、稳定可靠的热泵技术,形成各余热热泵互补利用的广谱化设计准则。同时需要通过对余热的热、电、冷、储、运的网络化利用进行余热系统高质化集成,实现工业余热的高效利用。
- 王如竹王丽伟蔡军杜帅胡斌潘权稳江龙徐震原
- 关键词:工业余热压缩式热泵化学热泵
- 采用自然工质水的高温热泵系统性能分析被引量:12
- 2018年
- 面对严重的能源与环境问题,开发节能与环保的新技术一直都是国内外特别重视的研究热点。采用自然工质水的高温热泵系统结合了高温热泵与自然工质水的优势,不仅可以有效地回收低品位热能,而且绿色环保,是理想的下一代高温热泵技术。从理论计算以及实验验证两方面对采用自然工质水的高温热泵系统进行了性能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负压条件下蒸发、正压条件下冷凝的水蒸气闭式热泵循环系统是可行的,同时实验结果表明当压缩机吸气温度为80℃,排气饱和温度从117℃提高到133℃,系统压比从3.47升高到5.94时,采用自然工质水的高温热泵系统COP从5.6下降到3.7。其中压缩机的排气饱和温度为120℃,压比为4.2时,热泵系统的COP接近于5,性能优越,在工业生产中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 吴迪胡斌王如竹江南山李子亮余京京
- 关键词:热泵喷水降温压缩机
- 一种复叠式热泵中间温度的控制方法研究
- 2022年
- 极值搜索控制作为一种基于梯度信号调制解调的动态控制策略,可以在数学模型未知的情况下通过对控制量施加正弦信号,实时搜索系统目标参数对控制量的梯度,从而将系统控制在最佳状态运行。本文提出了通过寻求实时的最优中间温度来优化性能系数的极值搜索控制策略。基于Modelica建立了复叠式空气源热泵系统的动态模型,并用实验数据对复叠式空气源热泵系统模型进行了验证。在恒定和变工况运行条件下进行了仿真模拟,以验证所提策略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极值搜索控制在复叠式热泵系统中的应用策略是可行的,与无极值搜索控制方法的基准性能相比,采用极值搜索控制策略的平均COP提高了10.6%。而且极值搜索控制可以准确搜索恒定或外界温度变化时系统的最佳控制输出值;同时,极值搜索控制还可以成功地跟踪了实时温度变化,将中间温度控制到最优值。
- 许琦张兴伟程志陶艺莹龙睿洋王约翰王文毅胡斌
- 关键词:COP
- 鼓泡法在金刚石薄膜/硅基界面结合强度定量测量中的应用分析与试验研究被引量:2
- 2003年
- 在分析现有的各种关于薄膜性能评价试验方法的基础上,从实验角度探讨了有关鼓泡力学模型在金刚石薄膜/硅基结合强度的测量评价方面应用的可行性。
- 胡斌孙方宏简晓刚晋占峰陈明
- 关键词:鼓泡法
- 高温热泵系统补气参数优化被引量:1
- 2022年
- 应用热泵回收工业高温余热并为生产工艺提供热源,可以大幅提升一次能源的利用效率。本文采用新型制冷剂HP-1为热泵工质,提出适合高温工况的准二级压缩热泵循环,分析冷凝温度120℃下补气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给出设计参考值。结果表明:蒸发温度分别为40℃,50℃和60℃时,补气过热度对压缩机排气温度影响最大,取值为3℃即可;在等压比计算补气压力下,3种工况的最佳补气系数分别为0.40,0.35和0.30;补气量最大时,3种工况下的最佳补气压力分别为0.82 MPa,0.94 MPa和1.06 MPa,且均高于各工况等压比计算的补气压力值。
- 许亮南晓红李晓慈胡斌郭智恺欧阳洪生
- 关键词:高温热泵制冷剂功耗性能系数
- 我国空气源热泵供热现状、技术及政策被引量:58
- 2017年
- 随着我国北方冬季雾霾的加剧,北方冬季供热的"煤改电"工程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煤改电"在经历了清洁不节能的电热设施直接供热阶段以后,转向清洁又节能的空气源热泵供热阶段。根据地区气候特征差异,在夏热冬冷地区(HSCW)推荐使用传统的单级压缩热泵结合小温差风机盘管末端供热;在寒冷地区(C)推荐使用补气增焓压缩热泵,末端使用小温差风机盘管或者地板辐射供热;在严寒地区(SC)推荐使用多级压缩热泵、复叠式热泵或跨临界CO_2与R134A复合热泵供热而使用新型双金属散热器、地板辐射供热或者小温差风机盘管将成为严寒地区的供热趋势。以上适用性技术与政策有效结合可以切实保证清洁供热的顺利推进。
- 吴迪胡斌王如竹杨国忠骆名文
- 关键词:空气源热泵散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