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
- 作品数:22 被引量:138H指数:8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谵妄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谵妄的发生率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以CABG术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以《谵妄评估方法》作为谵妄诊断工具,分析术后谵妄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结果:(1)术后谵妄发生率为11.0%(99/896例);(2)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精神运动性兴奋、注意障碍和意识水平改变;(3)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70岁、脑梗死、脑出血、脑白质疏松、手术持续时间、ICU病房时间与术后谵妄发生相关;(4)Logs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脑梗死、ICU病房时间是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ABG术后谵妄与多种因素有关,对于既往有脑梗死的老龄患者,术前评估及提前处理,可能减少谵妄发生。
- 李晓晴马闻建姜霁纹王超王力刘水平
-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谵妄发生率
- 主动脉夹层术后谵妄的临床特点和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 目的 研究主动脉夹层术后谵妄的发生率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以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意识错乱评估方法作为谵妄诊断工具,分析术后谵妄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结果 共有84例患者纳入研究,发生术后谵妄28例,发生率为33...
- 李晓晴马闻建姜霁纹王超王力毕齐
-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术后谵妄发生率
- 音乐疗法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患者焦虑及抑郁影响的研究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在改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前后,患者焦虑及抑郁心理的作用。方法:将300例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干预组患者除给予常规心外科护理外接受音乐疗法,对照组给予常规心外科护理。结果:全组患者无手术死亡,手术前将两组研究对象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5天重复进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量表测试,干预组与对照组间焦虑值和抑郁值均存在非常显著差异,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音乐疗法适用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焦虑、抑郁的患者,其辅助作用可以使焦虑、抑郁症状得到改善。
- 张玉梅杜娜青王超韩晴赵铁夫
- 关键词:音乐疗法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焦虑抑郁
- 主动脉夹层术后谵妄的临床特点和相关危险因素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研究主动脉夹层术后谵妄的发生率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84例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采用意识错乱评估方法进行谵妄诊断,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结果主动脉夹层术后谵妄的发生率为33.3%。21例(75%)为一过性谵妄(<24h);7例(25%)为持续性谵妄。Logs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脑梗死、深低温停循环时间、重症监护病房持续时间是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结论既往脑梗死、深低温停循环时间、重症监护病房持续时间是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
- 李晓晴马闻建姜霁纹王超王力毕齐
-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术后谵妄发生率
- 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探讨短暂脑缺血发作 (TIA)患者外周血小板膜糖蛋白 CD6 2 P表达的临床意义及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表面膜糖蛋白的作用。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 30例 TIA患者 CD6 2 P的分子表达 ,包括进展 (9例 )及未进展 (2 1例 )为脑梗塞患者 ,并依其是否常规口服阿司匹林将其分为口服组 (12例 )和未口服组 (18例 ) ,将TIA患者组内及患者与 2 6例健康成年人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CD6 2 P在健康成人表达较低 ,阳性率为(30 .17± 3.5 5 ) % ,而 TIA患者阳性率为 (6 5 .2 3± 2 1.11) % ,其中进展为脑梗塞患者阳性率为 (6 8.2 1± 2 .4 2 ) % ,未进展为脑梗塞的患者阳性率为 (6 0 .0 7± 3.4 6 ) %。在 TIA患者中 ,常规口服阿司匹林 (>6个月 )的血小板活化率为 (6 0 .75± 2 .0 3) % ,未服用阿斯匹林的患者血小板活化率为 (70 .0 1± 3.4 3) %。结论 :CD6 2 P能较好地反映血小板活化程度并可较早地预测、估计 TIA演变趋势 ;阿司匹林对 CD6 2 P的表达可能有抑制作用。
- 陈加俊王超张琳宋东晶
- 关键词:血小板膜糖蛋白类脑缺血发作短暂性
- 床旁PCR检测装置
- 本申请涉及一种床旁PCR检测装置,包括便携式箱体、分别放置在所述便携式箱体内的采样模块、PCR反应检测模块和清洁消毒模块;所述采样模块包括采样本体和可插拔的设置在所述采样本体上的用于进行采血的一次性采样针头,采样本体具有...
- 陈思袁慧曾小莉聂睿马旭栾海霞沈笑然王超王燕
- 盐酸法舒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3
- 2006年
- 目的探讨新型扩血管药盐酸法舒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1月~12月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6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5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盐酸法舒地尔,观察评价两组患者的显效率、有效率、神经功能改善及病残程度的恢复情况等。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u=3.41,P<0.01)。结论法舒地尔能增加病灶侧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前动脉的血流速度,对于急性脑梗死的治疗,盐酸法舒地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 张琳王超董太和直玉秋朱柒锦许冬青王利宇
- 关键词:脑梗死法舒地尔血流速度
- 主动脉夹层术后谵妄的临床特点和相关危险因素研究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 研究主动脉夹层术后谵妄的发生率、临床特点以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以2013年1-12月北京安贞医院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意识错乱评估方法作为谵妄诊断工具,分析术后谵妄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结果 共有84例患者纳入研究,发生术后谵妄28例,发生率为33.3%.21例(75.0%)为一过性谵妄(<24 h);7例(25.0%)为持续性谵妄.术后谵妄最常见的表现是精神运动性兴奋(23例,82.1%);其次是睡眠-觉醒周期紊乱(21例,75.0%);多数患者有思维紊乱或者不连贯、定向力障碍、意识水平改变.将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分为术前、术中和术后危险因素,并对其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回归分析.与谵妄发生有关的术前危险因素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30%[P=0.023,比值比(OR)=1.99,95%置信区间(CI):1.29~3.31]、脑梗死(P=0.002,OR=2.86,95% CI:1.43 ~ 5.72);术中危险因素包括手术持续时间(P=0.023,OR =0.90,95% CI:0.49 ~ 1.67)、深低温停循环时间(P =0.019,OR=1.18,95% CI:1.06 ~2.97);术后危险因素包括机械通气时间(P =0.043,OR=1.17,95% CI:1.00 ~1.37)、血氧饱和度(P=0.001,OR=2.77,95% CI:1.51 ~5.11)、重症监护病房时间(P=0.036,OR=1.10,95% CI:1.10~1.21),上述各因素对术后谵妄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脑梗死(P=0.017,OR=1.48,95% CI:1.07 ~2.04)、深低温停循环时间(P=0.002,OR=2.86,95% CI:1.43 ~5.72)、重症监护病房时间(P=0.030,OR =2.18,95% CI:1.07 ~4.44)是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既往脑梗死、深低温停循环时间、重症监护病房持续时间是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
- 李晓晴马闻建姜霁纹王超王力毕齐
-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术后谵妄
- 血脂检测技术的革新:液体双试剂在表观健康人群血脂参考区间建立中的应用
- 2025年
- 目的探索液体双试剂技术在血脂检测中的应用,并利用这一技术在表观健康人群中建立科学的血脂参考区间,以提高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方法采用了多中心、标准化样本采集处理、液体双试剂检测技术,并结合生化分析仪器、性别和年龄特异性分析、统计学处理以及数据可视化方法,建立了表观健康人群的血脂参考区间。结果结果显示,九强和罗氏品牌的试剂在血脂检测结果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九强品牌的TG中位数低于罗氏,而CHO和RLP-C中位数则高于罗氏。相反,罗氏品牌的LDL-C中位数高于九强,尽管HDL-C和Non-HDL-C中位数相近,但两品牌间的差异依然具有统计学意义。性别差异分析表明,男性在TG、LDL-C和Non-HDL-C水平上普遍高于女性,而女性HDL-C水平高于男性,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还建立了基于性别的血脂检测参考区间,揭示了不同性别在血脂水平上的差异性。最后,研究通过视觉化方法展示了基于年龄的血脂连续参考区间,清晰地描绘了血脂水平随年龄变化的趋势。结论通过双试剂法系统检测血脂并综合年龄性别因素,建立了科学的血脂参考区间,提高了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的准确性,为降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促进公共健康提供了有力支持。
- 南京柱张蕾张帅王超张旭宋宏彬袁慧
- 关键词:血脂检测多中心研究心血管疾病风险
- 老年感染性心内膜炎住院患者合并脑卒中临床分析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老年感染性心内膜炎(IE)患者脑卒中的发生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安贞医院,近10年收治的年龄〉60岁诊断为I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纳入63例患者,其中男性47例,女性16例,年龄在60~82岁,平均年龄(68.0±5.6)岁。包含5例人工心脏瓣膜心内膜炎,其余为自然瓣膜性心内膜炎。左侧心内膜炎57例,其余6例为右侧心内膜炎。62例患者(98.4%)经过彩色超声心动图或手术所见发现赘生物。23例患者合并脑卒中,占36.5%,3例为静止性脑梗死,20例患者为症状性脑卒中,其中症状性脑梗死15例,脑出血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另外3例患者因未行神经影像学检查无法定性。脑梗死主要分布于颈内动脉系统。脑卒中组二尖瓣赘生物发生率显著高于不伴脑卒中的患者(69.5%vs.40%,P=0.024),二尖瓣赘生物对脑卒中的(OR=3.429,95%CI:1.152~10.202)。合并脑卒中组病死率显著高于不伴有脑卒中的患者(21.7%vs.2.5%,P=0.012),脑卒中对于死亡的(OR=10.833,95%CI:1.178~99.595)。结论:在老年住院IE患者中,脑卒中发病常见。二尖瓣赘生物是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而脑卒中显著增加老年IE患者病死率。
- 曹贵方曹莉王超
- 关键词:感染性心内膜炎老年脑卒中住院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