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晴
- 作品数:29 被引量:194H指数:9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丁苯酞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3
- 2015年
-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56例VCI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所有患者均给予抗血小板、控制血压、降血糖、他汀类药降脂、稳定斑块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尼莫地平片30 mg,口服,每日3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软胶囊0.2 g,口服,每日3次。两组患者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狭窄大血管远端血流速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o CA评分、ADL评分、狭窄大血管远端血流速度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丁苯酞联合尼莫地平治疗VCI及血管重构较单用尼莫地平疗效更显著,可更好地改善狭窄大血管远端的血流速度,安全性相当。
- 姜霁纹刘水平李晓晴李丛佳
- 关键词: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丁苯酞尼莫地平血流速度
- 主动脉夹层术后谵妄的临床特点和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 目的 研究主动脉夹层术后谵妄的发生率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以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意识错乱评估方法作为谵妄诊断工具,分析术后谵妄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结果 共有84例患者纳入研究,发生术后谵妄28例,发生率为33...
- 李晓晴马闻建姜霁纹王超王力毕齐
-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术后谵妄发生率
- 合并卵圆孔未闭的中青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被引量:11
- 2018年
- 目的研究合并卵圆孔未闭(PFO)的中青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以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合并PFO的中青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隐源性脑梗死(CS)46例,归为CS组,其他类型归为非CS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PFO特点,分析PFO相关性CS的危险因素和影像学特点。结果298例中青年脑梗死患者合并PFO88例,PFO的发生率为29.5%。CS组46例,非CS组PFO42例。CS组患者心房纤颤(0例)、颈动脉狭窄(ICAS)(4例)例数以及同型半胱氨酸浓度(HCY)[(10.4±1.1)mmol/L]显著低于非CS组[12例、22例、(14.6±2.4)mmol/L,P〈0.05];偏头痛(18例)例数和反常性栓塞风险量表评分(RoPE)[(6.8±2.5)分]显著高于非CS组[4例、(5.5±1.4)分,P〈0.05]。CS组大面积PFO(26例)、持续性右向左分流(RLS)(36例)、房间隔瘤(ASA)(5例)例数显著多于非CS组(6例、18例、0例,P〈0.05)。CS组后循环梗死灶(25例)、单发皮质梗死(15例)和多血管支配区的多发梗死灶(20例)的例数显著多于非CS组(18例、7例、8例,P〈0.05)。结论合并偏头痛、RoPE高分值、大面积PFO、持续性RLS和ASA均提示PFO在中青年CS发病中具有重要意义,梗死灶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
- 李晓晴袁鹏马闻建刘广志
- 关键词:卵圆孔未闭卒中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5
- 2013年
-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认知损害特点。方法纳入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根据多导睡眠监测仪(polysomnography,PSG)监测结果分为OSAS组(21例)和未合并OSAS组(对照组,65例),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北京版(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进行评估。结果 OSAS组男性、合并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的比例较对照组高(81.0%vs.66.2%,85.7%vs.64.6%,61.9%vs.23.1%;P均<0.05);OSAS组MoCA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0.74±3.01)分vs.(26.12±1.15)分,P%<0.05];两组在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命名能力、注意力、语言能力、抽象能力、延迟记忆能力、定向力7个认知域的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0)。结论 OSAS可以加重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
- 李晓晴毕齐王力锋王力
- 关键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脑卒中
- 小卒中与认知障碍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研究小卒中与认知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神经内科患者,分为小卒中组和对照组,应用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北京版(MoCA)作为认知评估工具。分析2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和认知功能;随访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认知功能的变化和认知障碍发生率。结果小卒中组与对照组比较,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的比例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起病7 d内,小卒中组MMSE、MoC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1月后,小卒中组和对照组MMSE和MoC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小卒中组MMSE、MoC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认知障碍的发生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卒中患者不仅急性期可出现短暂、可逆性认知功能障碍,而且后期痴呆的发生风险亦显著增加。
- 李晓晴毕齐王力锋
- 关键词:小卒中脑血管病
- 是否伴发脑微出血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应用抗血小板药后期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影响的临床分析Δ被引量:12
- 2016年
- 目的:比较是否合并脑微出血(CMBs)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后期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40例,根据其是否合并CMBs分为CMBs组和非CMBs组,各70例。两组患者随访(随访期间规律服用阿司匹林100 mg/d和/或氯吡格雷75 mg/d)1年后,比较其再发脑梗死及脑出血的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CMBs组再发脑梗死的发生率为12.9%,非CMBs组为8.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2);CMBs组脑出血的发生率为10.0%,非CMBs组为1.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CMBs组后期脑血管事件的病死率为5.7%,非CMBs组为4.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8)。结论:合并CMBs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后,脑出血的风险增加。对于伴CMBs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在选择抗血小板药物时应充分权衡获益及出血风险。
- 刘春洁郑海亮李晓晴
- 关键词:抗血小板药物缺血性脑血管病脑微出血脑血管事件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
- 2013年
-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和认知损害特点。方法纳入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根据多导睡眠监测仪(polysomnography,PSG)监测分为OSAS组21例,未合并OSAS组作为对照组65例,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北京版(The 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估。结果 OSAS组男性、合并高血压病和高脂血症的比例较对照组高(P<0.05);2组MoCA总分比较差异明显(P<0.05);2组在视空间与执行、命名能力、注意力、语言能力、抽象能力、延迟记忆能力、定向力7个认知域的评分差异均明显(P<0.05)。结论 OSAS可以加重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
- 李晓晴毕齐王力锋王力
- 关键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脑卒中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谵妄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谵妄的发生率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以CABG术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以《谵妄评估方法》作为谵妄诊断工具,分析术后谵妄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结果:(1)术后谵妄发生率为11.0%(99/896例);(2)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精神运动性兴奋、注意障碍和意识水平改变;(3)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70岁、脑梗死、脑出血、脑白质疏松、手术持续时间、ICU病房时间与术后谵妄发生相关;(4)Logs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脑梗死、ICU病房时间是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ABG术后谵妄与多种因素有关,对于既往有脑梗死的老龄患者,术前评估及提前处理,可能减少谵妄发生。
- 李晓晴马闻建姜霁纹王超王力刘水平
-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谵妄发生率
- 老年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探讨老年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并分析320排CT评估的脑血管功能情况与POCD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行OPCABG的老年患者213例,并根据是否出现POCD分为病例组28例和对照组185例,行320排CT检查、评估脑血管功能、神经系统和认知功能;术后14 d再次进行评估,对比分析POCD的危险因素和CT脑灌注成像各参数与 POCD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既往脑血管病、糖尿病、头颅CT 血管造影重度狭窄和CT 脑灌注异常均明显升高( 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既往脑血管病史(OR=1.837,95% CI:1.075~3.141,P=0.026)和脑灌注异常(OR=3.224,95% CI:2.073~5.013,P=0.000)为POC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早期发现脑血管狭窄、脑灌注不良以及维持血糖平稳对于降低POCD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 李晓晴乔秋博毕齐
-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脑血管障碍
- 银杏内酯对阿尔茨海默病细胞模型细胞活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及其成分(白果内酯及银杏内酯B)对阿尔茨海默病(AD)细胞模型APP-PS1双基因转染HEK293细胞(APP/PS1-HEK293)活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不同剂量银杏内酯处理APP/PS1-HEK293,经细胞计数盒8分析筛选出其促进细胞增殖的最佳时间点及最佳浓度。在此基础上,以未经处理的APP/PS1-HEK293作为对照组,将不同浓度银杏内酯及其组分(银杏内酯B、白果内酯)处理的APP/PS1-HEK293作为观察组,体外培养适当时间后,检测上述各组上清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6水平,同时检测细胞内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组分中的NF-κBp65和NF-κB抑制因子α(IκBα)以及凋亡相关分子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APP/PS1-HEK293在经浓度为100 mg/L的银杏内酯处理48 h后细胞活性最高,为(135.1±2.4)%,选取100 mg/L作为最佳药物浓度。银杏内酯高剂量(100 mg/L)组、银杏内酯B组、白果内酯组上清液TNF-α、IL-1β和IL-6的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57.8±3.7)、(41.4±2.9)、(48.4±1.7)ng/L比(67.8±2.0)ng/L,(12.45±0.19)、(8.29±0.16)、(10.48±0.16)ng/L比(18.31±0.24)ng/L,(118.4±2.1)、(105.9±0.3)、(112.0±0.7)ng/L比(172.8±4.4)ng/L],而银杏内酯低剂量(50 mg/L)组上述3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低和高剂量银杏内酯组、银杏内酯B组、白果内酯组细胞内NF-κBp65、Bax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Bcl-2、IκBa蛋白表达水平则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银杏内酯低和高剂量、银杏内酯B、白果内酯组细胞内NF-κBp65、Bax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IκBa 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且银杏内酯低和高剂量组Bcl-2 mRNA表达水平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银杏内酯能明显提高APP/PS1-HEK293的增殖活性,可能系�
- 殷贺许保磊牛天童杨亭亭李晓晴刘广志李慧琴孙毅
-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银杏内酯核因子ΚB信号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