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苏
- 作品数:5 被引量:53H指数:5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历史地理更多>>
- 1823年(清道光三年)太湖以东地区大涝的环境因素被引量:14
- 2010年
- 1823年(清道光三年)中国南岭以北普遍发生水灾,其中太湖以东地区受灾尤其严重。通过清代至民国的方志、档案等资料,对该年太湖以东地区大涝形成的环境因素进行重建和分析,认为此次大涝是雨带异常和吴淞江淤积共同作用下的产物。1823年2月中旬至11月中旬有3个降雨集中期,降雨总量较常年显著增加,春雨和秋雨持续时间较常年明显延长。2月份开始该区受雨带影响,3月中旬至6月上旬雨带长期滞留,与梅雨带重叠造成连续强降雨;8月上旬至中旬台风活动导致"伏旱"缺失;8月下旬至10月下旬南退雨带长期在本区滞留。同时,河流系统排涝功能严重萎缩,吴淞江感潮河段的井亭渡—曹家渡河段容积仅有正常情况的1/5左右。此次大涝是降雨带异常与河流排涝功能萎缩共同作用的结果。
- 潘威王美苏杨煜达
- 关键词:水灾
- 1644~1911年影响华东沿海的台风发生频率重建被引量:10
- 2012年
- 基于清代、民国期间多种历史文献中的风、雨、潮现象和"颶、颱"记载重建了1644~1911年影响今华东浙、沪、苏的台风频率序列F。清代史料中记载了该区受263次台风影响,年均0.98次。功率谱和小波分析显示18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4a周期表现最为明显。F与Nino3指数基本对应,反映出入境华东的台风对极端ENSO事件并不敏感,强LaNina年和强ElNino年入境本区的台风频率基本相同。研究时段内,在多年代际尺度上,北半球及中国东部地区的增暖会增加影响华东沿海的台风发生频率。
- 潘威王美苏满志敏崔建新
- 关键词:台风清代
- 清代入境中国东部沿海台风事件初步重建
- 热带气旋是全球天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我国乃至全球主要的致灾因素之一,历来是相关学界的重点研究对象。随着全球变化研究日益迫切,热带气旋如何响应全球变化尚无定论,这主要是由于现有器测资料时间序列太短,无法满足研究所需。...
- 王美苏
- 关键词:清代历史气候
- 文献传递
- 清代江浙沿海台风影响时间特征重建及分析被引量:18
- 2011年
- 根据清代-民国的历史文献,在判定台风现象记录的基础上,建立了1644-1911年苏、沪、浙沿海受台风影响的天数Td序列,显示研究区在此期间内年均有2d左右受台风影响;19世纪中期之后,台风影响时间有所延长,指征了该地台风活动趋于活跃的现象。小波分析显示1640-1690年代和1800-1830年代,Td变化分别存在4~8a和6~8a的准周期现象,但其他时段周期性规律很不显著。MTC与ATC之间缺乏年际和年代际的对应关系可能是导致本研究Td分布无明显规律的重要原因。台风影响陆地时间与全球冷暖变化并不完全对应,仅发现17世纪早期的增暖与Td值放大在时间上基本一致。
- 潘威王美苏满志敏
- 关键词:台风清代
- 近三十年来中国历史气候研究方法的进展——以文献资料为中心被引量:16
- 2009年
- 过去30年里,中国历史气候的研究取得了世所瞩目的成就。这一研究领域中每次重要的进展,都伴随着资料的开拓和方法的创新。有鉴于此,本文主要对近三十年来历史气候研究中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资料中存在问题的甄别和处理,温度序列、干湿序列的重建及其它相关历史气候研究领域中研究方法的进展做了回顾总结。指出研究方法的进步主要体现在更有效地提取和利用历史文献中的有效信息,尽量减少重建过程和结果的不确定性。而一定的方法总是适用于一定的资料。并认为新资料的继续开拓和集成方法的发展完善将进一步推动研究的进步。
- 杨煜达王美苏满志敏
- 关键词:历史气候历史文献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