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杰 作品数:4 被引量:7 H指数:2 供职机构: 大连市友谊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频域OCT对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经眼底荧光造影及OCT检查确诊的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50例94只眼,分型为局限性黄斑水肿、弥漫性黄斑水肿及囊样黄斑水肿,对局限性黄斑水肿实行焦点光凝,对弥漫性及囊样黄斑水肿实行格栅样光凝,分别记录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3、6、12、18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底检查,眼底荧光造影及OCT检查,以最终的随访视力及OCT测得的CMT与治疗前进行对比,并描记黄斑中心凹厚度(CMT)变化的曲线。结果:局限性黄斑水肿患者治疗前及随访结束的平均BCVA分别为(0.62±0.14)、(0.68±0.1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CMT分别为(311±42)μm、(262±40)μ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弥漫性黄斑水肿患者治疗前及随访结束的平均BCVA分别为(0.46±0.16)、(0.48±0.1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平均CMT分别(365±59)μm、(325±47)μ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囊样黄斑水肿患者治疗前及随访结束的平均BCVA分别为(0.40±0.13)、(0.41±0.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平均CMT分别为(526±97)μm、(413±92)μ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光光凝后CMT呈"山峰"样改变。结论:结合OCT检查对糖尿病性黄斑水肿进一步分型对预测激光光凝治疗后患者视功能及黄斑区解剖形态恢复更具准确性,激光光凝治疗与玻璃体腔内注药治疗黄斑水肿的机制可能不同。 刘明杰 张波关键词:黄斑水肿 光凝术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心凹外核层厚度与视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研究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心凹外核层厚度与视功能的关系。方法经FFA及OCT检查确诊的CSC初发初诊患者42例42只眼根据黄斑区中心凹外核层厚度分为A、B两组,比较两组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昼条件下5个空间频率视觉对比敏感度(CS)的差别。结果 A组和B组的BCVA分别为(4.87±0.13)、(4.61±0.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间频率1.5c/d的A组和B组CS分别为(66.18±16.37)、(62.40±17.89),3.0c/d的CS分别为(101.86±26.79)、(97.35±25.5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间频率6.0c/d的A组和B组CS分别为(100.54±29.80)、(82.35±27.48),12.0c/d的CS分别为(42.64±19.21)、(31.55±13.78),18.0c/d的CS分别为(13.32±5.97)、(8.20±5.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SC中心凹外核层厚度不同的患者中、高空间频率视觉敏感度有差异,提示黄斑区外层视网膜结构改变和视功能变化相关。 刘明杰 扈月萍 王惠梅关键词:脉络膜视网膜炎 浆液性 中心性 光感受器 视觉对比敏感度 地夸磷索钠眼液治疗中重度干眼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观察地夸磷索钠眼液治疗中重度干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对符合条件的中重度干眼患者1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与地夸磷索钠眼液联合人工泪液治疗,对照组给与双氯芬酸钠眼液联合人工泪液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对患者的干眼症状进行评分,并记录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和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结果 完成随访156例,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的干眼症状评分、BUT、SIt和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均存在显著差异(P<0.001)。治疗4周后,研究组和对照组干眼症状评分、BUT、SIt、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的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 研究组和对照组均能能显著改善中重度干眼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并且研究组的疗效更好。 刘明杰 王芳 郝晨红关键词:干眼 P2Y2受体 泪膜 随机对照试验 眼压降低对慢性闭角型青光眼视野和视盘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眼压降低对慢性闭角型青光眼视野和视盘形态的影响。方法经眼压、房角镜、视野及OCT检查确诊的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32例(45只眼)依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分别或联合给予YAG激光虹膜根部打孔术,药物,小梁切除术等治疗使眼压控制在<21 mm Hg,记录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的视力、眼压、房角、眼底检查、视野检查及OCT检查结果,比较治疗前及最终随访的MD、LV、RNFL平均厚度、平均C/D、垂直C/D。结果治疗前及随访结束的MD分别为(-13.58±3.74)、(-12.20±3.59)d B,LV分别为(43.2±7.52)、(41.8±7.82)d B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随访结束的平均C/D分别为0.736±0.078、0.725±0.075,垂直C/D分别为0.725±0.076、0.715±0.07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随访结束的RNFL平均厚度分别为(71.0±11.9)、(69.9±12.0)μ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压降低可改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视功能和视盘形态,OCT检查为眼压降低对视盘形态产生的影响提供了客观依据。 刘明杰 林楠 徐莅华关键词:闭角型青光眼 眼压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