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尿激酶及其受体对膀胱癌细胞系侵袭转移影响的体外研究
- 2008年
- 目的: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及其受体(uPAR)与膀胱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对BIU-87、T24及EJ细胞系进行体外培养,夹心抗体ELISA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及细胞溶解产物uPA含量,对培养细胞团块行uPAR免疫组化测定,并进行体外人工基底膜侵袭检测。结果:BIU-87、T24和EJ细胞培养上清uPA检测结果分别为(11.77±3.65)ng/ml、(8.70±2.45)ng/ml、(105.9±8.60)ng/ml,EJ细胞培养上清uPA明显高于BIU-87和T24细胞系(P<0.001)。细胞溶解产物uPA结果分别为(1.15±0.40)ng/ml、(0.78±0.34)ng/ml、(1.92±0.56)ng/ml,EJ细胞溶解产物uPA含量明显高于BIU-87、T24细胞溶解产物(P<0.02,P<0.01)。EJ细胞uPAR蛋白主要弥散于细胞质,着色强度与数量明显多于T24细胞(P<0.01),而BIU-87细胞基本无着色。EJ细胞具有浸润Matrigel的能力,BIU-87、T24无浸润Matrigel能力。结论:肿瘤细胞有uPA的分泌或来源并同时表达uPAR在体外即具备浸润能力,uPA系统在膀胱肿瘤的浸润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杨进益李韶刘建光魏伟胡小琦姜兴金姜洪波张波
- 关键词:尿激酶尿激酶受体细胞系
- 医疗机构《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实施解疑被引量:28
- 2018年
-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内镜技术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迅速的发展。软式内镜的清洗消毒工作一直遵从着2004年版的《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执行,但2016年版《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自2017年6月1日正式实施后,意味着此工作将以新规范的要求进行实施。因此,本文邀请了新规范的起草专家,阐释了新旧规范的不同点,详细介绍了新规范更新的背景、内容,强化手工清洗的重要性,并对新规范在执行过程中的难点问题进行说明。同时,也指出了新规范中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内容,为实际工作中的实施提供了依据。
- 张波秦瑾刘运喜
- 关键词:软式内镜消毒
- Leber氏家族遗传性视神经萎缩被引量:3
- 1991年
- 家族遗传性视神经萎缩,自1871年Leber 首次报告以来,已有百多年历史。此病国外文献报告较多,国内1953年刘永钧等报告后病例不多,最近因遗传学研究进展,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至今已有146例,本文介绍大连市近年所见的5个家系中9例如下。
- 黄建纲满淑真张波
- 关键词:视神经萎缩遗传性
- 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OCT特点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分析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继发黄斑水肿(ME)患者的Cirrus HD-OCT特点。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8月在本院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或眼底照相确诊为RVO继发ME的患者20例20只眼作为RVO组,选择年龄匹配的健康人20例20只眼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其Cirrus HD-OCT黄斑容积512×128扫描结果。结果:Cirrus HD-OCT结果显示RVO组ME部位视网膜增厚且层间反射降低。1例(5%)外核层(ONL)/外丛状层(OPL)局限性囊泡改变;5例(25%)黄斑区神经上皮增厚,ONL/OPL有液性暗腔;其余14例(70%)均有不同程度混合性水肿,即位于内核层(INL)的囊样水肿,位于ONL/OPL的弥漫性水肿。12例(60%)神经上皮脱离。6例(30%)视网膜内外光感受器的连接部(IS/OS)及外界膜(ELM)完整,余患者均不完整。RVO组9个分区视网膜平均厚度、总容积及总平均厚度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irrus HD-OCT能断层显示RVO患者继发ME的形态及微细病变所在的视网膜层次;能非侵入性地分9个区域测量黄斑区视网膜平均厚度,是诊断与治疗RVO继发ME的必备工具之一。
- 田洁张波徐莅华张戈非
- 关键词: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OCT
- 85所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专业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效果评价
- 目的:为了解某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专业人员对医院感染理论、知识、技能和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掌握情况,从而有针对性的制定培训计划及内容、确定培训普及范围及培训模式.方法:随机抽取某市 85 所医疗机构 188 位...
- 张波刘唯韩常新王聪
- 频域OCT对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经眼底荧光造影及OCT检查确诊的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50例94只眼,分型为局限性黄斑水肿、弥漫性黄斑水肿及囊样黄斑水肿,对局限性黄斑水肿实行焦点光凝,对弥漫性及囊样黄斑水肿实行格栅样光凝,分别记录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3、6、12、18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底检查,眼底荧光造影及OCT检查,以最终的随访视力及OCT测得的CMT与治疗前进行对比,并描记黄斑中心凹厚度(CMT)变化的曲线。结果:局限性黄斑水肿患者治疗前及随访结束的平均BCVA分别为(0.62±0.14)、(0.68±0.1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CMT分别为(311±42)μm、(262±40)μ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弥漫性黄斑水肿患者治疗前及随访结束的平均BCVA分别为(0.46±0.16)、(0.48±0.1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平均CMT分别(365±59)μm、(325±47)μ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囊样黄斑水肿患者治疗前及随访结束的平均BCVA分别为(0.40±0.13)、(0.41±0.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平均CMT分别为(526±97)μm、(413±92)μ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光光凝后CMT呈"山峰"样改变。结论:结合OCT检查对糖尿病性黄斑水肿进一步分型对预测激光光凝治疗后患者视功能及黄斑区解剖形态恢复更具准确性,激光光凝治疗与玻璃体腔内注药治疗黄斑水肿的机制可能不同。
- 刘明杰张波
- 关键词:黄斑水肿光凝术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 膀胱移行细胞癌尿激酶及其受体结合特性的相关研究
- 杨进益李韶侯旭张波叶林邓炳兰李美玉
- 肿瘤细胞在浸润、转移过程中,存在着细胞外基质及基低膜成分被相关蛋白溶解酶降解的活动,其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及其受体(uPAR)介导的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与此密切相关。该课题通过ELISA、免疫组化、放射配基结合...
- 关键词:
- 关键词:膀胱肿瘤尿激酶尿激酶受体细胞系
- 膀胱水扩张后透明质酸钠灌注治疗间质性膀胱炎疗效分析被引量:20
- 2012年
- 目的探讨麻醉下膀胱水扩张后透明质酸钠灌注治疗重度顽固性间质性膀胱炎(IC)的临床疗效。方法Ic患者21例。在联合阻滞或静脉麻醉下,以100cmH:0(1cmH:0=0.098kPa)压力下灌注膀胱,扩张膀胱10min,经尿管向膀胱注入透明质酸钠40mg/50ml,保留1h后放出。每周灌注1次,4~6次为一个疗程。结果麻醉下测得膀胱容量(191.6±88.7)m1,扩张后膀胱容量增加至(425.3±79.8)ml(P=0.000)。其中2例分别扩张至6.5min和7.2min时怀疑膀胱破裂。19例扩张10min后均有明显的肉眼血尿。17例治疗后24h拔除尿管,2例因血尿延至72h拔除,2例怀疑膀胱破裂者4d后拔除。拔除尿管后疼痛即明显减轻,最大排尿量有所增加。第2次灌注前1d,排尿次数较治疗前明显减少[(32.8±10.4)与(18.5±8.0)次/24h],最大排尿量较治疗前明显提高[(86.7±37.9)与(151.9±72.2)m1],疼痛程度较治疗前明显减轻[(8.7±1.0)与(3.0±0.8)分],O’Leary—SantIC评分和QOL均有明显下降[(30.0±4.2)与(17.0±4.4)分,(5.9±0.3)与(2.4±0.9)分](P=0.000),至第3次灌注时症状继续改善,至第5周第6次灌注时效果达到最佳,至第6个月时症状有所反弹,但与术前相比,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麻醉下膀胱水扩张治疗重症顽固性Ic效果满意,透明质酸灌注能够缓解患者的尿频和疼痛症状,改善效果与治疗持续时间呈正相关。
- 杨进益魏伟叶林刘建光胡小琦姜兴金张波
- 关键词:膀胱炎间质性透明质酸钠
- 糖尿病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被引量:1
- 2008年
- 林楠赵宏陈羽王惠梅杨前刘丽张波
- 关键词: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糖尿病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
- 两种类型人工晶状体植入对眼内组织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1999年
- 目的 探讨白内障术中晶状体后囊破裂时植入两种类型人工晶状体(IOL)对眼内组织的不同影响.方法 家兔30只随机分成两组,分别行后房型和前房型(PC&AC)人工晶状体,术后观察角膜内皮细胞(CE)、血一房水屏障(BAB)及眼内组织切片电镜下所见.结果 (1)术后1周CE密度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2)术后1月前段荧光素血管造影PC组前房渗漏(++~++++),AC组(++~+++).(3)组织学检查PC组睫状上皮增生,线粒体肿胀血管扩张.结论 两组间CE变化和BAB检查差异不显著.
- 张丰菊吴群张波杨明高传舟曲淑贤
- 关键词:眼内组织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囊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