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红
- 作品数:31 被引量:100H指数:6
- 供职机构: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耳蜗电刺激对听觉剥夺幼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实验研究
- 2012年
- 目的建立听力障碍和耳蜗电刺激模型,探讨听力障碍及耳蜗电刺激对幼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SD幼鼠随机分成4组:①听觉剥夺组(auditorydeprivation,AD);②听觉剥夺+早期耳蜗电刺激组(earlyintracochlearelectricalstimulation。JCESl);③听觉剥夺+晚期耳蜗电刺激组(1ateintracochlearelectricalstimulation,lCES2);④对照组(normalcontrol,NC)。AD组、ICESl组、ICES2组在出生后第7天开始用阿米卡星500mg/kg.d皮下注射,直到出生后第16天。对听觉剥夺的幼鼠分别于生后3周龄(早期干预组,ICESl)和生后7周龄(晚期干预组,lCES2)进行电刺激,持续3小时/天,共1周。然后对各组进行行为学检测,并与同龄对照组比较。结果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①定位航行试验:早期耳蜗电刺激组(ICESl组)逃避潜伏期于训练后第3天及第4天逐渐达正常水平(与对照组比较,P值均〉0.05)。明显短于听觉剥夺组(P值均〈0.05);晚期耳蜗电刺激组(ICES2)每日逃避潜伏期虽较听觉剥夺组稍有缩短,但与正常组比较,仍明显延长(均为P〈O.05)。②空间探索实验:早期电刺激组幼鼠在平台象限的游泳时间明显长于听觉剥夺组,穿越平台的次数较听觉剥夺组明显增多(P〈0.05),达同龄正常对照组水平。而晚期电刺激组幼鼠在平台象限的游泳时间、穿越平台的次数与听觉剥夺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听力丧失后学习和记忆能力受损,早期耳蜗电刺激可以改善听力障碍幼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 王淑玉李晓明李建红
- 关键词:听觉剥夺SD幼鼠学习记忆
- 重度听力障碍儿童非言语认知及社会适应能力发育水平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探讨重度听力障碍儿童的非言语认知及社会适应能力发育水平。方法:将50例来我院耳鼻喉科门诊就诊及石家庄市康复中心3—6岁听力障碍儿童分为两组,28例为3岁后配戴助听器并接受言语康复训练的患儿,22例为3岁前配戴助听器并接受言语康复训练的患儿。以34例普通幼儿园听力言语正常的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视觉运动整合发育测验、麦卡锡幼儿智能量表(知觉-操作和运动分量表)以及婴儿-初中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进行评估,比较两组儿童与正常儿童的非言语认知、视觉运动统合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不同。结果:①听力障碍儿童视觉运动整合、知觉操作能力低于正常儿童(P<0.01),3岁后配戴助听器组低于3岁前配戴助听器组(P<0.05);②听力障碍的两组儿童运动能力低于正常儿童(P<0.05)。③听力障碍的两组儿童与正常儿童社会适应能力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重度听力障碍儿童非言语认知能力落后于正常儿童。
- 王淑玉李晓明赵丽李建红潘玉夏
- 关键词:听力障碍非言语儿童社会适应病例对照研究
-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听力损伤的研究被引量:20
- 2011年
- 目的通过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进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及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测,了解其听力损伤的特点,为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105例足月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进行DPOAE检查,其中有17例急性胆红素脑病患儿同时进行ABR检测。105例新生儿根据胆红素水平分为轻、中、重度3组,中、重度黄疸新生儿再分为溶血组与非溶血组,对其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胆红素血症患儿DPOAE总异常率为33.7%。DPOAE异常率随着胆红素浓度增高逐渐增高,42 d后逐渐恢复;溶血组DPOAE异常率(48%)较非溶血组异常率(35.23%)高;胆红素脑病组ABR的异常率(61.76%)与DPOAE异常率比较(47.06%)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胆红素血症可引起新生儿耳蜗功能异常,但可逐渐恢复。新生儿溶血是引起胆红素听力损伤的高危因素之一。ABR与DPOAE联合应用对早期评估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听力损伤比单独应用更准确。
- 杜志方刘芳李建红吕朝霞郭志梅周春风
- 关键词: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听性脑干反应
- 不完全分隔三型内耳畸形人工耳蜗植入术
- 目的 本文通过分析个案,初步分析了IP型内耳畸形患者的人工耳蜗植入方法及康复效果.方法 一例双耳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6岁男性患儿,生后1年起双耳佩戴助听器,效果有限.术者检阅术前影像学检查(HRCT和MRI)怀疑内听道底与...
- 周永青李震邵永良李建红王玲李晓明
-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的听性脑干反应特点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了解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VAS)的听性脑干反应(ABR)情况。方法对2007~2008年在我院行人工耳蜗术前筛查结果为LVAS的31例(62耳)患儿进行ABR分析。结果本组重度听力损失16耳、极重度35耳均引出声诱发短潜太期负反应(ASNR),11耳极重度聋未引出ASNR,引出率为82.3%,反应阈值约为92.5dBnHL,潜伏期为(2.76±0.28)ms。8例16耳重度耳聋引出V波反应,Ⅰ、Ⅲ波不清或消失。结论ABR声诱发ASNR负相波的出现高度怀疑前庭水管扩大,应行CT检查诊断。
- 李建红杨静
- 关键词:大前庭水管综合征听性脑干反应
- 重度听障儿童听觉干预前后的非言语认知能力研究
- 目的:研究听觉障碍儿童干预前后对非言语认知能力的影响.方法:对参加河北省11个县市2008~2011年人工耳蜗捐赠项目3~6岁听觉障碍儿童跟踪随访,从中抽取497名分为两组:人工耳蜗未植入组(未助听)293名和人工耳蜗植...
- 李建红王淑玉王莉郝颖丽
-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126例误诊分析
- 目的: 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的临床特点,以提高诊治水平。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首诊为其他疾...
- 邵永良李晓明李建红周永清吴彦桥李震尚建华
- 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误诊分析诊治水平手法复位
- 文献传递
- 钛人工听骨植入术后假体脱出原因分析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钛人工听骨(宾格牌)在植入术后假体脱出的原因,以期进一步提高人工听骨植入手术的成功率。方法自2007年2月到2013年7月间,共完成一期钛金属人工听骨植入听骨链重建术206耳。其中,POP164耳,TOP42耳。结果 206例中,共计脱出12个,占5.8%。分别是术后3周感染脱出3耳;随访中钛听骨渐外露至完全排出9耳。致钛听骨渐外露的因素有:1)钛听骨高度过高。2)钛听骨歪斜。3)软骨片过小、薄、移位。4)含气腔渐变小。结论植入材料选择、手术技巧、术后中耳含气腔的变化均是影响假体脱出的因素。其中,就宾格牌钛听骨而言,其支撑面的平面形态设计和锐利的切缘可能是导致术后远期假体脱出的一个潜在因素。
- 周永青李晓明邵永良李震李建红陈旭真王玲
- 关键词:手术中耳
- 听力障碍儿童视觉注意能力及行为问题被引量:3
- 2011年
- 儿童听力障碍与言语发育缺陷的关系已被人们所熟知,改善听力促进言语发育成为研究的热点。然而,言语只是多元认知的一个方面,对听力障碍儿童的非言语认知能力如注意能力、行为问题却缺乏系统研究。本文探讨了听力障碍儿童视觉注意发展及行为的特征,将有助于对听力障碍儿童早期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 王淑玉李晓明赵丽李建红潘玉夏
- 关键词:听力障碍障碍儿童视觉注意发育缺陷元认知
- 听觉剥夺幼鼠学习记忆能力及听皮质超微结构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听觉剥夺对幼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听皮质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将36只SD幼鼠随机分为听觉剥夺组和正常对照组。听觉剥夺组在生后第7天用阿米卡星500mg/kg·d皮下注射,直到生后第16天,建立听觉剥夺模型。分别于生后第3周、5周、7周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检测各组幼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行为学测试完毕后,观察听皮质超微结构的变化。对照组只进行等容量生理盐水皮下注射。结果:①定位航行实验:3周龄听觉剥夺组和对照组每天逃避潜伏期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值均>0.05);5周龄听觉剥夺组幼鼠自第2天起,每天的逃避潜伏期均较同龄对照组延长,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值分别P<0.05、P<0.01、P<0.01);7周龄听觉剥夺组幼鼠每天逃避潜伏期均较同龄正常鼠延长,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值分别P<0.05、P<0.01、P<0.01、P<0.01)。②空间探索实验:生后3周龄幼鼠听觉剥夺组及对照组在目标象限游泳时间及跨越平台次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5周龄、7周龄听觉剥夺组在目标象限的游泳时间均短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跨越平台次数较对照组减少,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值均<0.05)。③对照组神经元形态完整,结构清晰,细胞器丰富;突触丰富,突触前膜、后膜结构及突触间隙清晰,突触囊泡多。听觉剥夺组神经元肿胀,细胞器明显减少;突触囊泡数量减少,突触前、后膜结构模糊不清,突触间隙融合。结论:听觉剥夺幼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并与听皮质神经元及突触超微结构改变密切相关。
- 王淑玉李晓明赵丽李建红路秀英
- 关键词:听觉剥夺记忆听皮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