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鲁娥

作品数:5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长安大学公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河北省交通厅科学技术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天文地球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多次波
  • 2篇多次波压制
  • 2篇噪声
  • 2篇自适应
  • 2篇自适应滤波
  • 2篇面波
  • 2篇面波压制
  • 2篇RADON变...
  • 2篇次波
  • 1篇道路工程
  • 1篇行车
  • 1篇行车安全
  • 1篇载重
  • 1篇载重汽车
  • 1篇噪声压制
  • 1篇刹车
  • 1篇汽车
  • 1篇汽车侧滑
  • 1篇限速
  • 1篇相干噪声

机构

  • 5篇长安大学
  • 1篇鲁东大学
  • 1篇宁波公路市政...

作者

  • 5篇鲁娥
  • 3篇许金良
  • 1篇李庆春
  • 1篇徐永杰
  • 1篇贾兴利
  • 1篇王恒
  • 1篇李曼

传媒

  • 1篇物探与化探
  • 1篇公路交通科技
  • 1篇中国安全科学...
  • 1篇长安大学学报...

年份

  • 3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混合Radon变换地震噪声压制的应用被引量:12
2013年
如何有效地从地震资料中剔除相干噪声一直是地震勘探十分关心的问题,尤其是多次波的压制和消除。笔者采用相似函数压制端点效应和截断效应的混合Radon变换从地震剖面中一次性分离面波等线性噪声,再应用自适应滤波技术在Radon域识别并剔除多次波,并使用双曲Radon反变换计算获得有效反射地震信号。理论模型及实测资料试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多次波压制效果良好,同时,应用混合Radon变换可简化数据中噪声压制处理流程。
鲁娥李庆春
关键词:面波压制多次波压制自适应滤波相似函数
混合Radon变换及相干噪声压制方法研究
一直以来,如何有效地从地震资料中剔除相干噪声都是地震勘探十分关心的问题。本文概述了相干噪声的特点及其一般压制方法的原理和处理效果,并选择混合Radon变换技术来压制相干噪声。   文中详细地给出了Radon变换的基本理...
鲁娥
关键词:面波压制多次波压制自适应滤波
文献传递
公路气候区划的DEM综合插值法被引量:1
2015年
温度插值方法的精度对于公路气候区划有重要的影响,以新疆天山地区为例,利用天山及其周边地区共52个气象站点在1971-2000年间的气温数据,采用数理统计方法中的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了天山地区累年年平均气温与经度、纬度和海拔的相关关系,在基于DEM(数字高程模型)一般插值方法的基础上,引入残差提出了基于DEM的综合插值法,与反距离权重法、普通Kriging法以及基于DEM的一般插值方法进行了插值效果对比和精度比较,在此基础上对4种插值方法得到的温度分布进行了分区,并对分区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插值精度越高,插值得到的气温分布与实际气温分布越接近,温度区划结果就越精确;基于DEM的2种插值方法较反距离权重法、普通Kriging法精度提高了1倍,更适用于地形复杂地区的公路气候区划需求;基于DEM的综合插值法相较于基于DEM的一般插值法在计算精度上提高了10%以上,在公路气侯区划数据有限时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鲁娥张苗苗陈文强许金良
关键词:道路工程DEM插值方法
不良气候条件下的交通安全控制模型被引量:3
2015年
为提高不良天气条件下高速公路行车安全性,基于车流波理论,构建不良气候条件下的交通安全控制模型。首先,分析交通流速度-密度之间的关系,以此检验采取限速管理后车辆间距是否符合安全制动距离要求;然后结合高速公路实际交通量、气候条件,确定能保证足够安全制动距离的交通流密度范围,提出提前分流与限速的对策,最终建立不良天气条件下的交通安全控制模型。结果表明:相对于根据能见度和路面摩擦因数制定限速标准的模型,该模型考虑了交通流密度的影响,采取提前分流或限速的措施,保证交通流进入不良气候影响区后不会出现安全制动距离不足的情况。
徐永杰鲁娥许金良贾兴利
关键词:行车安全限速
高速公路弯坡组合路段载重汽车侧滑仿真被引量:3
2015年
为研究高速公路弯坡组合路段载重汽车的侧滑机理,采用Adams/Car仿真系统模拟了载重汽车紧急制动后各轮胎的瞬时受力状态变化趋势。在系统中建立了基于刚柔耦合效应的载重汽车模型,采用"正常行驶-减速度"的速度控制模式建立了驾驶员操作仿真模型,基于3D样条路面建立了非实测模拟弯道组合路段路面模型并赋予路面抗滑性能属性,最终建立了载重汽车在高速公路弯坡组合路段紧急制动时的驾驶员-道路-车辆瞬态动力学响应模型。在模拟的弯坡组合路段上选择了10个超高变化点,模拟紧急制动状态下载重汽车各轮胎的受力变化与路面纵、横附着系数的分配变化。结果表明:弯坡组合路段侧滑事故多发与第1缓和曲线及未设缓和曲线的圆曲线上反向超高的存在紧密相关。
许金良鲁娥王恒李曼
关键词:载重汽车侧滑ADAMS/CAR急刹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