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旭

作品数:6 被引量:4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船舶电子设备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理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篇威胁分析
  • 1篇动目标
  • 1篇圆阵
  • 1篇声呐
  • 1篇水下目标
  • 1篇水下运动目标
  • 1篇似然
  • 1篇似然估计
  • 1篇最大似然
  • 1篇最大似然估计
  • 1篇线谱
  • 1篇线谱频率
  • 1篇滤波
  • 1篇卡尔曼
  • 1篇卡尔曼滤波
  • 1篇扩展卡
  • 1篇扩展卡尔曼滤...
  • 1篇减载
  • 1篇辐射噪声
  • 1篇被动式

机构

  • 6篇上海船舶电子...

作者

  • 6篇吴旭
  • 4篇周胜增
  • 1篇杜选民
  • 1篇谭君红

传媒

  • 1篇舰船科学技术
  • 1篇声学与电子工...
  • 1篇新一代信息技...
  • 1篇中国声学学会...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1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基于双阵纯方位的水下运动目标运动分析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单基阵纯方位水下目标运动分析需要基阵所在平台至少作一次机动,复杂多变的海战环境中,往往并不允许平台执行机动,故通常需利用多维信息对水下目标进行运动分析。本文基于双阵方位进行水下目标运动分析,目前相关公开文献中多是从仿真层面对该问题进行研究,本文在数值仿真的基础上,通过对海试数据的处理,从试验层面研究这一问题。文中采用最大似然估计法和扩展卡尔曼滤波方法进行双阵纯方位水下目标运动分析,通过数值仿真及海试数据的处理,验证算法的有效性。
吴旭杜选民周胜增
关键词:最大似然估计扩展卡尔曼滤波
一种新型的圆阵波束形成方法
2023年
波束形成是声纳信号处理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声纳能有效检测识别水下目标的前提。根据声纳形式的不同,可分为拖线阵波束形成、平面阵波束形成以及圆阵波束形成等。圆阵结构简单,通常是固定安装在平台上,和拖线阵相比,避免了阵形修正的问题,而且圆阵具备对水下目标的左右舷分辨能力,且具备俯仰方向上的检测能力,因此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常用的圆阵波束形成方法的稳健性和方位高分辨力呈现矛盾的关系,且在低信噪比下性能不佳,为提高圆阵对水下目标的检测能力,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圆阵波束形成方法,首先利用对角减载技术抑制背景噪声,然后通过半正定规划技术实现对目标的高分辨方位估计,从而在低信噪比条件下仍然具有较好的目标检测能力。
吴旭谭君红
关键词:圆阵波束形成
基于波导不变性的运动目标威胁分析
针对被动声呐对运动目标威胁分析的实际需求,基于波导不变性提出将目标接近时间作为威胁分析的特征参量。同时为提高特征提取的质量,通过对跟踪目标的LOFAR图进行多频带划分,分别进行Radon变换并提取条纹斜率,最后采用中值滤...
曾武吴旭周胜增
关键词:威胁分析
文献传递
基于波导不变性的运动目标威胁分析
针对被动声呐对运动目标威胁分析的实际需求,基于波导不变性提出将目标接近时间作为威胁分析的特征量.同时为提高特征提取的质量,通过对跟踪目标的LOFAR图进行多频带划分,分别进行Radon变换并提取条纹斜率,最后采用中值滤波...
曾武吴旭周胜增
关键词:威胁分析
基于波导不变性的运动目标威胁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针对被动声呐对运动目标威胁分析的实际需求,基于波导不变性提出将目标接近时间作为威胁分析的特征量。同时为提高特征提取的质量,通过对跟踪目标的LOFAR图进行多频带划分,分别进行Radon变换并提取条纹斜率,最后采用中值滤波方法获取高质量特征。实际数据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当波束输出信噪比达到3 dB以上时,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提取目标的接近时间,为被动声呐的目标威胁分析提供重要参考。
曾武吴旭周胜增
关键词:威胁分析
一种改进的方位频率TMA方法研究
<正>0引言1基于单基阵的纯方位目标运动分析(Target Motion Analysis:TMA)需要观测平台在目标运动要素估计期间执行至少一次机动,且该机动还需满足可观测性原则[1]。复杂多变的实际海战环境下,往往不...
吴旭
关键词:辐射噪声线谱频率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