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压缩骨折
  • 1篇矢状
  • 1篇矢状面
  • 1篇疏松性
  • 1篇椎体
  • 1篇椎体成形
  • 1篇椎体成形术
  • 1篇椎体压缩
  • 1篇椎体压缩骨折
  • 1篇相邻椎体
  • 1篇骨折
  • 1篇骨质
  • 1篇骨质疏松
  • 1篇骨质疏松性
  • 1篇骨质疏松性椎...
  • 1篇骨质疏松性椎...
  • 1篇参数变化
  • 1篇成形术

机构

  • 1篇深圳平乐骨伤...

作者

  • 1篇陈晓东
  • 1篇李全修
  • 1篇梁鹏展
  • 1篇孙志刚
  • 1篇赵海波
  • 1篇杨学军

传媒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年份

  • 1篇2017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椎体成形术后相邻椎体骨折患者脊柱矢状面参数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观察胸腰段(T_(11)~L_2)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椎体成形术后相邻椎体骨折患者脊柱矢状面参数的变化,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自2010-01—2016-03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椎体成形术后相邻椎体骨折87例(观察组),未出现相邻椎体骨折的120例纳入对照组。测量并比较2组脊柱全长侧位X线片上局部后凸角(LK)、胸腰联合角(TLJ)、胸椎后凸角(TK)、腰椎前凸角(LL)、矢状面轴向垂直距离(SVA)。结果观察组TK值为43.75°~48.16°,TLJ值为19.89°~23.29°,SVA值为27.81~32.12 mm,且三者均为正值;LK值为6.56°~10.08°,LL值为42.97°~50.82°。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K、TLJ、SVA值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LK、LL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矢状面参数TK、TJL、SVA与胸腰段椎体成形术后相邻椎体骨折存在密切的关系。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椎体成形术中减小TK、TJL、SVA值,矫正脊柱矢状面过度正平衡,可减少术后相邻椎体骨折的发生。
李全修陈晓东梁鹏展孙志刚杨学军赵海波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椎体成形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