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医师
  • 3篇医师规范化培...
  • 2篇血液
  • 2篇真菌病
  • 2篇全科医学
  • 2篇肿瘤
  • 2篇住院医师
  • 2篇住院医师规范...
  • 2篇细胞
  • 2篇疗效
  • 2篇淋巴
  • 2篇菌病
  • 2篇康唑
  • 2篇来那度胺
  • 2篇教学
  • 2篇恶性
  • 2篇恶性肿瘤
  • 2篇白血
  • 2篇白血病
  • 2篇泊沙康唑

机构

  • 10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0篇叶晨静
  • 8篇阎骅
  • 6篇徐文彬
  • 5篇黄磊
  • 5篇吴超
  • 5篇俞晴
  • 3篇张弦
  • 3篇李军民
  • 3篇张晨莉
  • 3篇童建菁
  • 2篇龚艳春
  • 1篇史霆
  • 1篇王佳玉
  • 1篇胡炯
  • 1篇龚艳春

传媒

  • 3篇内科理论与实...
  • 2篇白血病.淋巴...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诊断学理论与...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泊沙康唑对血液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预防性抗真菌作用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观察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包括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患者使用泊沙康唑预防侵袭性真菌病(invasive fungal disease,IF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2016年6月—2021年5月收治的121例AL(包括MDS)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根据《泊沙康唑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进行临床预防治疗。根据中国血液病抗真菌治疗评估(China Assessment of Antifungal Therapy in Hematological Diseases,CAESAR)研究,对患者进行IFD风险分层,分为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观察泊沙康唑应用于不同风险组患者的疗效。在泊沙康唑应用期间确诊或临床诊断为真菌感染视为发生突破性真菌感染,停用泊沙康唑后3个月期间无真菌感染视为有效预防。中性粒细胞缺乏期间,每日监测血常规、体温,每周3次检测肝肾功能、电解质,观察口服泊沙康唑期间患者是否出现胃肠道不适如腹胀、腹泻、恶心、呕吐等,并监测心电图。结果·共收集病例121例,其中低危组27例、中危组40例、高危组54例。突破性真菌感染的发生率为3.31%(4/121),4例均为高危组患者。肝功能异常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20例);其中,中、高危组13例(10.74%,13/121)患者因不耐受治疗而更换方案。因中性粒细胞缺乏时间不同,各组泊沙康唑预防用药时间也不同,其中低危组的平均应用天数为16.85 d,中危组18.90 d,高危组21.31 d。泊沙康唑的整体预防有效率为85.95%(104/121)。低危组预防有效率(100%,27/27)与中危组(95.00%,38/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2);低危组、中危组的预防有效率分别与高危组(72.22%,39/54)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P=0.005)。结论·泊沙康唑用于AL(包括MDS)患者IFD的预防治疗有效且安全,但在高危患者预防治疗中需密切监测肝功能变化。
金磊徐文彬叶晨静阎骅
关键词:泊沙康唑化学治疗侵袭性真菌病
失眠症的临床治疗及效果评定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给予失眠症患者临床治疗,评定其临床治疗效果,总结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66例失眠症患者,利用抽签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普唑仑治疗,观察组给予患者酒石酸唑吡坦片(思诺思片)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组间数据。结果两组患者7 d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9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8.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1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失眠症患者思诺思治疗的安全性以及临床疗效均显著高于阿普唑仑治疗,更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叶晨静龚艳春
关键词:失眠症酒石酸唑吡坦片临床疗效
泊沙康唑预防性抗真菌治疗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 研究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中预防性使用泊沙康唑抗真菌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7年4月上海瑞金医院102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预防性使用泊沙康唑抗真菌治疗的效果,采用Spearman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02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给予泊沙康唑预防性治疗后,2例(1.96%)发生侵袭性真菌感染.2例患者治疗期间发生死亡,但与泊沙康唑治疗无关.11例患者因不良反应停用泊沙康唑,不良反应导致的停药率为10.8%;2例侵袭性真菌感染抗真菌治疗失败和1例未确诊侵袭性真菌病患者停用泊沙康唑,泊沙康唑整体停药率为13.7%(14/102).泊沙康唑使用时间与住院时间、中性粒细胞缺乏时间均无相关性(rs=-0.02,P=0.853;rs=0.167,P=0.113),住院时间与中性粒细胞缺乏时间呈正相关(rs=0.448,P=0.000).结论 泊沙康唑用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病的预防性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均较佳.
叶晨静徐文彬俞晴吴超黄磊胡炯李军民阎骅
关键词:血液肿瘤真菌病泊沙康唑
RV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评价来那度胺、硼替佐米及地塞米松(RV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中心接受RVD方案治疗的新诊断MM(newly diagnosed MM,NDMM)及复发/难治MM(relapsed/refractory MM,RRMM)患者共28例,其中NDMM 10例,RRMM 18例,评估RVD方案诱导及挽救治疗后的疗效及安全性。在NDMM中比较RVD方案与硼替佐米、多柔比星或脂质体多柔比星及地塞米松(PAD)方案的疗效。结果:10例NDMM中位治疗周期为3个周期,中位起效时间1.0个月,诱导治疗后总缓解率(overall response rate,ORR)90.0%,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率40.0%,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ery good partial response,VGPR)率20.0%,1例高危患者诱导治疗后CR;中位随访时间5.0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期及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期均未达到。18例RRMM中位治疗周期为6个周期,中位起效时间2.0个月,挽救治疗后ORR为72.2%,CR率22.2%,VGPR率27.8%,4例高危患者的ORR为100.0%,1例硼替佐米及沙利度胺双耐药患者治疗后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中位随访时间20.5个月,中位PFS期33.0个月,中位OS期未达到。RVD方案诱导治疗NDMM的ORR与PAD方案比较(90.0%比8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VD方案治疗相关3级以上不良事件发生率14.3%,主要血液学毒性为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主要非血液学毒性为呼吸道感染、皮疹。1例因不良事件中断治疗,无导致死亡不良事件发生。结论:RVD方案治疗NDMM及RRMM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吴超徐文彬黄磊叶晨静阎骅俞晴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来那度胺硼替佐米疗效安全性
阿扎胞苷联合venetoclax治疗新诊断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观察以阿扎胞苷联合venetoclax治疗新诊断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2018年3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14例新诊断初治、不适合强化疗老年AML患者,阿扎胞苷75 mg/m^(2)第1~7天(d1~7)皮下注射,venetoclax每日口服400 mg d1~28,28 d为1个疗程(首次疗程venetoclax 100 mg d1、200 mg d2、400 mg d3~28口服)。临床观察主要终点为复合完全缓解率[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CR伴血细胞不完全恢复(CR with incomplete blood count recovery,CRi)]、总反应率(overall response rate,ORR)、首次到达反应时间及反应持续时间(duration of response,DOR),次要终点为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期及药物安全性。结果:14例老年AML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12.5(2.0~24.0)个月,CR+CRi率为71%,ORR为79%,中位首次到达反应时间为1.1(1.0~2.1)个月,中位DOR为16.0个月[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4.0~未达到(not reached,NR)],中位OS期为14.0个月(95%CI:2.0~NR);在细胞遗传学中高危的12例患者中,共8例(67%)获CR+CRi,中位DOR为9.0个月(95%CI:2.0~NR),中位OS期为11.0个月(95%CI:2.0~NR);在CR+CRi的10例患者中,至少1次达到微小残留病灶(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0.01%有8例(80%),其中位DOR为17.0个月(95%CI:4.0~NR),中位OS期未达到(95%CI:6.0~NR)。所有患者都发生血液系统不同程度的细胞减少,最常见的3级以上不良反应为粒细胞减少(100%),粒细胞减少伴发热6例(43%),血小板减少7例(50%),贫血5例(36%);血液系统以外常见的主要为胃肠道反应,皆为可控的1~2级;1例发生肿瘤溶解综合征;大部分患者耐受。结论:初步结果表明,阿扎胞苷联合venetoclax有效且安全,为不适合强化疗的初治老年AML患者提供了治疗选择。
黄磊叶晨静吴超徐文彬俞晴李军民阎骅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老年阿扎胞苷
多学科协作联合情境模拟教学在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索多学科协作联合情境模拟教学在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以改善临床教学质量。方法将情境模拟教学引入全科医师规培教学,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临床医学院2022学年在培的全科住院医师共45人采用简单随机分组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学员(23名)接受常规教学培训结合情境模拟教学,对照组学员(22名)接受常规教学培训,比较2组学员的年终考核成绩,观察情境模拟教学在全科医师规培中的教学效果。结果理论考试中实验组成绩平均值(80.22±4.10)略高于对照组学员(79.73±3.2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OSCE考试中,病史采集成绩(81.22±4.09)与医患沟通成绩(81.39±9.06)则分别明显优于常规教学组的病史采集成绩(78.45±3.78)与医患沟通成绩(72.14±7.27),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对教学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学习积极性、参与性明显提高。结论在全科医师规培教学中,采用多学科协作联合情境模拟教学方法,能有效提升接受规培学员的学习主动性,有助于提高医患沟通能力及临床应变能力,且学员对教学的满意度更高,值得在全科规培教学中进行推广。
叶晨静王佳玉史霆张弦童建菁龚艳春阎骅张晨莉
关键词:情境模拟教学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
来那度胺治疗中高危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 观察以来那度胺为基础的治疗方案治疗中高危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2015年6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23例中高危B-NHL患者,其中复发难治者7例,采用来那度胺联合利妥昔单抗(R2)+不同挽救化疗方案(DHAP、GDP、ICE)治疗,28 d为1个疗程;老年初治者5例,采用R2方案治疗,28 d为1个疗程;维持治疗者11例,采用来那度胺单药治疗,28 d为1个疗程,或采用R2方案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临床观察主要终点为总有效,次要终点为无进展生存(PFS)时间及药物安全性.结果 复发难治组及老年初治组中位随访时间为4.5个月(1~20个月),其中复发难治组中位起效时间为3个月(2~7个月),3例获完全缓解(CR),总有效3例,中位PFS时间为7个月;老年初治组中位起效时间为4个月(2~5个月),4例可评价患者中1例获CR,2例获部分缓解(PR),总有效3例,中位PFS时间未达到.维持治疗组(11例)中位随访时间为15个月(2~32个月),中位PFS时间未达到,1年PFS率为64%(95%CI 36%~92%).最常见3~4级不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各占35%,大部分患者能耐受.结论 来那度胺作为免疫调节剂对老年初治、复发难治及维持治疗的中高危B-NHL患者疗效确切,并且安全可靠,可延长患者生存期.
黄磊俞晴吴超徐文彬叶晨静阎骅
关键词:来那度胺
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在全科医学住院医师血脂异常临床教学中的初步应用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基于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在全科医学住院医师血脂异常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2年8月期间在本院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全科医学住院医师42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授课;研究组采用基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模式授课。培训前后,比较2组基础理论及临床实际案例分析成绩,通过问卷来调查住院医师对血脂异常掌握情况、主观学习态度及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在全科医学中应用的认可度。结果:研究组基础理论知识[(40.52±2.93)分比(37.86±5.20)分]、临床实际案例分析成绩[(39.95±2.84)分比(36.24±3.94)分]及培训前后考核成绩提高[基础理论知识差值(11.67±4.37)分比(7.86±5.57)分]、临床实际案例应用分析考核成绩前后差值[(13.00±3.69)分比(8.14±4.95)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血脂异常教学知识点掌握情况[(35.48±1.33)比(29.29±1.85)分]、主观学习态度情况[(25.81±1.25)分比(21.05±0.97)分]、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全科医学中应用的认可度得分[(27.95±0.80)分比(18.33±1.15)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基于计算机辅助的教学方法在全科医学住院医师血脂异常的临床教学中优于传统教学法,更能提高住院医师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践应用的临床综合能力,并获得全科医学住院医师的认可。
木卡大斯·热合曼叶晨静周淑颖张晨莉童建菁张弦
关键词:全科医学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血脂异常
维奈托克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伊布替尼耐药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2019年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是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群的一种具有特定免疫表型特征的成熟B淋巴细胞克隆增殖性肿瘤,以淋巴细胞在外周血、骨髓、脾脏和淋巴结聚集为特征.CLL患者的中位生存期约为10年,但不同患者的预后呈高度异质性.因此治疗上根据TP53缺失和(或)突变、年龄及身体状态进行分层治疗.患者的体能状态和实际年龄均为重要的参考因素.本文我们报道1例TP53突变的CLL患者经过伊布替尼治疗产生耐药后予Bcl-2抑制剂维奈托克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后再次获得缓解,并行相关的文献复习.
叶晨静徐文彬俞晴吴超黄磊李军民阎骅
关键词:淋巴细胞单抗白血病
操作技能直接观察评估考核在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被引量:14
2021年
目的:探讨操作技能直接观察评估考核(direct observation of procedural skills,DOPS)在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医师规培)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DOPS引入全科医师规培教学中,实验组学员(17名)接受常规操作培训结合DOPS教学,对照组学员(17名)仅接受常规操作培训教学,比较2组学员的年终考核成绩(包括理论笔试、病历书写及临床操作考核),观察DOPS在全科医师规培中的教学效果,并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分析学员对教学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学员的理论笔试成绩及病历书写成绩均有略高于对照组的趋势,但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学员的临床操作技能考试成绩平均得分为(88.76±4.43)分,对照组学员的平均得分为(82.76±7.41)分,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80,P=0.007)。临床操作技能考评中,实验组学员中临床操作成绩优良者的占比高于对照组(17/17比11/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86,P=0.007)。课后教学满意度评价显示,实验组学员总平均评分为(8.40±0.70)分;对照组学员的总平均评分为(7.82±0.79)分。2组间比较显示,实验组学员对教学的总体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772,P<0.001)。结论:在全科医师规培教育过程中,采用常规操作培训联合DOPS的教学模式,能有效提升接受规培学员的临床操作技能水平,且学员对教学的满意度更高。
叶晨静张弦周淑颖张晨莉龚艳春童建菁阎骅
关键词:全科医学临床操作技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