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志民
- 作品数:9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核科学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 全脑照射+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肺癌脑转移瘤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 :研究并探讨全脑照射+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肺癌脑转移瘤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预后临床影响因素,并分析该治疗方法的可靠性和应用价值. 方法:将某院从2013年8月18日至2014年12月18日期间收治的66例肺癌脑转移瘤患者...
- 尉志民
- 关键词:肺癌脑转移瘤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临床疗效生活质量
- 放疗联合高压氧舱综合治疗对脑瘤患者临床症状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 目的:探究放疗联合高压氧舱综合治疗对脑瘤患者临床症状及康复效果的影响,以供临床参考.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从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于我院就诊治疗的脑瘤患者中选取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 尉志民
- 关键词:脑瘤患者放射疗法康复效果
- 医科达PRECISE直线加速器楔形板故障分析
- 尉志民郭斌付文浩张洋
- 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在晚期食管癌患者的病理、分期、疗效评价及预后价值研究
- 李淑萍杜兰宁赵达裴广均何津祥刘兆辰李丰旭尉志民祁宁
- 课题来源与背景:食管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于局部晚期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是主要治疗手段,但治疗后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均较高。循环肿瘤细胞是指存在于肿瘤患者的外周血中能够逃离宿主的免疫杀伤而存活下来的肿瘤细胞。近些年多...
- 关键词:
- 关键词:食管癌肿瘤治疗肿瘤诊断
- 放射治疗在肝源性脾功能亢进症中的应用
- 2010年
- 目的应用放射治疗方法治疗肝源性脾大、脾功能亢进症,纠正由于脾功能亢进导致的血细胞减少,改善临床症状,并与放射介入治疗方法进行比较。方法将患者分为放射组和介入组,介入组行栓塞剂栓塞60%-70%的脾动脉,造成栓塞的脾脏缺血坏死;放射组给予等中心、挡铅后野和左侧野放射治疗,180—200cCy/次、5次惆,累计放射治疗剂量DB5—45Gy。在治疗前后及治疗期间观测2组患者血常规和脾脏大小变化。结果2组在脾脏大小和血常规变化方面无统计学意义,放射治疗在临床应用方面具有可行性。结论脾脏属于淋巴组织,淋巴组织对放射线较敏感,一般给予30Gy剂量的放射性外照射就可导致淋巴组织死亡,常规分割状态下脾脏整体累计接受35-45Gy剂量的外照射就可使增大的脾脏体积缩小,功能亢进状态得到缓解,达到治疗目的。
- 何津祥靳炘李丰旭尉志民祁宁刘兆辰李博
- 关键词:血常规
- 黄芪多糖对放射性皮炎小鼠炎性因子和生长因子的影响被引量:8
- 2022年
- 目的:观察黄芪多糖对放射性皮炎小鼠模型作用机制。方法:建立放射性皮炎小鼠模型,将8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黄芪多糖组和三乙醇胺乳膏组,每组20只,连续治疗3周,观察创面愈合情况,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皮肤病理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皮生长因子(EGF)表达的影响。结果:治疗3周后,黄芪多糖组、三乙醇胺乳膏组小鼠创面愈合率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模型组HE染色见表皮角化,部分表皮内水泡形成,真皮充血水肿,大量炎症细胞浸润;黄芪多糖组、三乙醇胺乳膏组损伤程度明显改善,创面组织修复程度优于模型组;黄芪多糖组和三乙醇胺乳膏组小鼠血清TNF-α、IL-6水平显著降低(P<0.05),皮肤组织中bFGF、VEGF、EGF 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降低(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黄芪多糖能改善皮肤组织中炎症细胞浸润,降低小鼠血清中TNF-α、IL-6水平和皮肤组织中bFGF、VEGF、EGF 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提高创面愈合率。
- 张国荣张亚奇尉志民张建萍周燕
- 关键词:黄芪多糖放射性皮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
- 源皮距照射摆位技术探讨
- 目的:探讨当标准源皮距时,成角照射使用先对距离后转角摆位技术的可行性。方法:将源皮距成角照射分为三种情况:SSD=SAD;SSD>SAD;SSD<SAD,利用几何原理的办法分别分析讨论三种情形下使用使用先对距离后转角摆位...
- 尉志民靳炘裴广均郭斌
- CT模拟定位及三维适形放疗技术治疗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效果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CT模拟定位(CT simulation positioning)及三维适形放疗技术(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3-DCRT)治疗鼻腔鼻窦恶性肿瘤(sinonasal maliganant tumor)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间收治的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患者120例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为2组,即对照组(n=60)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观察组(n=60)均采用模拟CT定位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技术予以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为(580±20.5)mL,随访24个月,观察组患者死亡率为13.33%,平均生存时间为(1.12±0.04)年,对照组患者死亡率为21.67%,平均生存时间为(0.75±0.20)年,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其KP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观察组患者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手术治疗时采用CT模拟定位法和3-DCRT方法能显著降低术中出血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其治疗效果,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 尉志民
- 关键词:鼻腔鼻窦恶性肿瘤CT模拟定位三维适形放疗技术鼻内镜治疗
- 源皮距照射摆位技术探讨
- 目的:探讨当标准源皮距时,成角照射使用先对距离后转角摆位技术的可行性。方法:将源皮距成角照射分为三种情况:SSD=SAD;SSD>SAD;SSD<SAD,利用几何原理的办法分别分析讨论三种情形下使用使用先对距离后转角摆位...
- 尉志民靳忻裴广均郭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