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裴广均

作品数:11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2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篇肿瘤
  • 2篇照射
  • 2篇放疗
  • 2篇成角
  • 1篇胆囊
  • 1篇胆囊癌
  • 1篇胆囊肿瘤
  • 1篇挡板
  • 1篇电机
  • 1篇调强
  • 1篇调强放射
  • 1篇定位装置
  • 1篇循环肿瘤细胞
  • 1篇循环肿瘤细胞...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变化
  • 1篇影像学
  • 1篇治疗计划设计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机构

  • 11篇兰州大学第一...
  • 1篇甘肃省医学科...

作者

  • 11篇裴广均
  • 3篇尉志民
  • 2篇李淑萍
  • 2篇李丰旭
  • 2篇赵达
  • 1篇白艳
  • 1篇杜兰宁
  • 1篇刘玉琴
  • 1篇雷军强
  • 1篇陈莉莉
  • 1篇刘兆辰
  • 1篇何津祥
  • 1篇靳炘
  • 1篇祁宁

传媒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0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在晚期食管癌患者的病理、分期、疗效评价及预后价值研究
李淑萍杜兰宁赵达裴广均何津祥刘兆辰李丰旭尉志民祁宁
课题来源与背景:食管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于局部晚期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是主要治疗手段,但治疗后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均较高。循环肿瘤细胞是指存在于肿瘤患者的外周血中能够逃离宿主的免疫杀伤而存活下来的肿瘤细胞。近些年多...
关键词:
关键词:食管癌肿瘤治疗肿瘤诊断
一种新型放疗用下肢固定装置
一种新型放疗用下肢固定装置,有效的解决了常规一种新型放疗用下肢固定装置固定的体位单一,仅能使下肢平放于定位板上,不能控制腿及脚部位置和角度,影响摆位的舒适性、精确性和重复性,导致放疗治疗效果不理想,以及在放疗的过程中患者...
裴广均李丰旭韩锐
文献传递
一种放射治疗定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放射治疗定位装置。该放射治疗定位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底部包括安装板和安装螺钉,外壳的底部与安装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安装板的内壁与安装螺钉的表面套接,外壳的内部包括驱动机构...
裴广均
文献传递
模拟定位工作的质量保证与控制
裴广均
一种放射治疗用多角度调节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放射治疗用多角度调节固定装置,涉及放射治疗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医疗床、放射探头和PLC控制器,所述医疗床位于放射探头的下方,所述PLC控制器固定安装在底座的顶部,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起升装置,所述...
裴广均
文献传递
宫颈癌根治性放射治疗前后双源ct灌注影像变化和疗效评估
目的分析宫颈癌实施放射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CT灌注影像学变化。方法抽选我院于2011年2月至2012年6月期间收治的宫颈癌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实施根治性放射治疗方案。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比较C...
裴广均雷军强李淑萍赵达郭奇虹
关键词:宫颈癌
文献传递
乳腺癌保乳术后正向调强放射治疗计划设计
裴广均
源皮距照射摆位技术探讨
目的:探讨当标准源皮距时,成角照射使用先对距离后转角摆位技术的可行性。方法:将源皮距成角照射分为三种情况:SSD=SAD;SSD>SAD;SSD<SAD,利用几何原理的办法分别分析讨论三种情形下使用使用先对距离后转角摆位...
尉志民靳炘裴广均郭斌
应用临床路径提高肿瘤放疗住院患者满意度探讨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应用临床路径提高肿瘤放疗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将患者分成临床路径组(实验组)和常规组(对照组),每组各28例。实验组采用制订好的临床路径对患者进行护理。采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对2组共56例患者进行调查,问卷在出院前完成,回收率为100%,所有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结果通过临床路径的实施,住院患者对医院医疗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达到高水平。
白艳裴广均
关键词:患者满意度
兰州市2005-2008年胆囊癌发病及流行趋势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胆囊癌发病症状无特异性,早期诊断困难,本研究分析2005—2008年兰州市胆囊癌的发病流行特征,为胆囊癌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甘肃省肿瘤登记处2005—2008年已公布恶性肿瘤发病病例资料,统计和分析胆囊癌粗发病率和构成比、年龄别发病率、中标率和世标率、年平均增长速度等指标。结果2005—2008年兰州市胆囊癌新发病例共469例,男181例,女288例。总体发病率为6.70/10万,中标率为5.60/10万,世标率为7.69/10万,累积率(0-74岁)0.96%,构成比3.20%,居全部恶性肿瘤发病顺位第7位。男性发病率为5.04/10万,中标率为4.25/10万,世标率为5.95/10万,累积率(0~74岁)0.73%,构成比2.10%,居全部恶性肿瘤发病顺位第9位。女性发病率为8.41/10万,中标率为6.97/10万,世标率为9.46/10万,累积率(0-74岁)1.21%,构成比4.70%,居全部恶性肿瘤发病顺位第5位。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发病率随年龄增高而升高,≥45岁人群胆囊癌发病率急剧升高,75~岁组人群发病率达高峰。2005—2008年间兰州市胆囊癌发病率呈增高趋势,每年以12.97%的速度增长。结论兰州市胆囊癌发病率高于全国水平,已成为威胁兰州市居民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应加强防治研究,以期有效控制胆囊癌高发现状。
裴广均陈莉莉刘玉琴李淑萍赵达
关键词:胆囊肿瘤发病率流行病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