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宿颖岚

作品数:8 被引量:57H指数:4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医疗卫生类)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麻醉
  • 3篇神经阻滞
  • 3篇切除
  • 3篇切除术
  • 2篇地佐辛
  • 2篇镇痛
  • 2篇术后
  • 2篇全切
  • 2篇全切除
  • 2篇全切除术
  • 2篇罗哌卡因
  • 2篇颈丛
  • 2篇颈丛神经
  • 2篇颈丛神经阻滞
  • 2篇继发
  • 2篇甲状旁腺
  • 2篇甲状旁腺次全...
  • 2篇CRF
  • 2篇并发
  • 2篇并发症

机构

  • 7篇暨南大学第二...
  • 6篇深圳市人民医...
  • 1篇吉林大学
  • 1篇暨南大学

作者

  • 8篇宿颖岚
  • 3篇张中军
  • 2篇王琦
  • 2篇周月辉
  • 1篇李亚丽
  • 1篇李涵葳
  • 1篇周艳
  • 1篇赵雷
  • 1篇陶明哲
  • 1篇张耀贤
  • 1篇袁谦
  • 1篇李盈
  • 1篇周月辉
  • 1篇高春霞
  • 1篇黎金环
  • 1篇张秋丽
  • 1篇戴中亮

传媒

  • 1篇黑龙江医药
  • 1篇广州医药
  • 1篇广东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现代医学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地佐辛应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效果观察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观察地佐辛应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择期剖宫产手术患者75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三组(n=25),A组负荷剂量:地佐辛1.0mg+0.15%盐酸罗哌卡因10ml;镇痛泵剂量:地佐辛10mg+0.15%罗哌卡因100ml。B组:负荷剂量:地佐辛1.5mg+0.15%罗哌卡因10ml;镇痛泵剂量:地佐辛10mg+0.15%罗哌卡因100ml。C组:负荷剂量:吗啡1.5mg+0.15%罗哌卡因10ml;镇痛泵剂量:吗啡3mg+0.15%罗哌卡因100ml。镇痛泵输注背景剂量2ml/h,PCA剂量0.5ml,锁定时间15min。记录术后2h、4h、8h、12h、24h、48h各时点的VAS评分,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4h、8h、12hA组VAS评分高于C组,C组术后不良反应明显高于A、B组,患者满意度B、C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1.5mg地佐辛+0.15%罗哌卡因10ml为负荷剂量,10mg地佐辛+0.15%罗哌卡因复合液行PCEA镇痛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少,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选用。
宿颖岚
关键词:地佐辛硬膜外自控镇痛
经皮肾穿刺碎石取石术中发生呼吸困难原因分析
2012年
目的探讨经皮肾穿刺碎石取石术中发生呼吸困难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典型病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原因和处理经验。结果 1例患者因肾周血管损伤,灌注液大量进入循环致肺水肿,经心肺复苏后好转。另2例患者终止手术摆平卧位后好转,无严重并发症。3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术中严密监测和加强麻醉管理,尽早发现异常情况,及时终止手术,并积极对症支持治疗是成功的关键。
宿颖岚陶明哲
关键词:经皮肾穿刺取石术并发症麻醉
三种神经阻滞方法在老年人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中应用的比较被引量:29
2015年
目的寻找老年人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理想的麻醉方式。方法深圳市人民医院麻醉科自2010年6月至2015年4月分别在蛛网膜下腔神经阻滞麻醉(20例)、局部浸润麻醉(20例)超声引导下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20例)下行老年人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60例,比较3组患者术中不同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术中术后镇痛药用量、术中视觉模拟评分(VASl、术后尿潴留发生率以及麻醉满意度。结果与麻醉前(T0)、术后24h(T5)比较,蛛网膜下腔神经阻滞组患者麻醉完成后(T1)、切皮后(T2)、手术结束时(T3)、术后6h(T4)的平均动脉压、心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蛛网膜下腔神经阻滞组患者T1、T2、T3、T4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心率低于另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浸润麻醉组患者术中曲马多的用量大于其他2组.蛛网膜下腔神经阻滞组患者术后曲马多用量大于其他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蛛网膜下腔神经阻滞组患者术后均发生尿潴留,另外2组患者均未发生。局部浸润麻醉组患者术中VAS评分高于另外2组,蛛网膜下腔神经阻滞组患者术后VAS评分高于另外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引导下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组患者麻醉满意度评价最高(蛛网膜下腔神经阻滞组、局部浸润麻醉组、超声引导下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组平均秩次分别为20.1、23.9、47.5)。结论超声引导下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确切,术中术后镇痛效果较好,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术后尿潴留发生率低,且患者满意度较高,是老年人行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方式。
李盈宿颖岚袁谦张秋丽张耀贤周月辉王琦张中军
关键词:神经阻滞罗哌卡因
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局部浸润用于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镇痛的观察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观察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局部浸润用于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行LC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4组:C组,对照组;D组,静脉注射地佐辛10 mg;D5R组,静脉注射地佐辛5 mg+0.5%罗哌卡因局部浸润;D10R组:静脉注射地佐辛10 mg+0.5%罗哌卡因局部浸润。观察拔管即刻(T0)、术后2 h(T1)、术后6 h(T2)、术后12 h(T3)及术后24 h(T4)的VAS评分、应激激素水平、术后补救镇痛例数、不良反应及患者满意度评分等。结果:C组患者均需采取补救镇痛,D组有6例采取补救镇痛。镇痛组患者的VAS和应激激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D5R组和D10R组镇痛效果优于D组。患者满意度评分D5R组>D10R组>D组>C组(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老年患者LC术后镇痛效果确切,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宿颖岚张中军王琦周月辉黎金环高春霞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镇痛地佐辛罗哌卡因
颈丛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CRF继发SPHT患者行甲状旁腺次全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比较单纯气管插管全麻与气管插管全麻联合颈丛神经阻滞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 CRF)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PHT)患者行甲状旁腺次全切除术的优、缺点。方法选择60例择期行甲状旁腺次全切除术的 CRF 继发 PHT 患者,ASAⅢ~Ⅳ级,分为3组:单纯全麻(GA)组、全麻联合双侧颈浅丛(BS)组和全麻联合双侧颈深浅丛(BD)组。每组20例。GA 组采用1%利多卡因与0.5%罗哌卡因混合液,经传统的一点法进行颈丛神经阻滞。BD 组每侧颈深、浅丛各注入5 mL,共计20 mL;BS 组每侧颈浅神经丛注入5 mL,共计10 mL。3组患者全麻插管诱导及维持采用相同的方法及药物,BS 组和 BD 组插入气管导管后行颈丛神经阻滞。监测并记录3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和神经内分泌应激激素水平的变化,拔管时间,拔管前、后躁动的发生率,术中全麻药物的用量等。结果 BS 组和 BD 组患者各项指标均优于 GA 组(P 〈0.05),其中又以 BD 组更为满意。结论气管插管全麻联合颈丛神经阻滞,特别是全麻联合双侧颈深浅丛阻滞是 CRF 继发 HPT 患者行甲状旁腺次全切除术的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宿颖岚张中军张中军
关键词:颈丛神经阻滞全身麻醉甲状旁腺次全切除术
CRF继发HPT患者行甲状旁腺次全切除术麻醉选择的临床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和比较单纯气管插管全麻与气管插管全麻联合颈丛神经阻滞用于肾衰继发甲旁亢患者行甲状旁腺次全切除术的优、缺点,以期为肾衰继发甲旁亢患者行甲状旁腺次全切除术提供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方法:选择60例择期行甲状旁...
宿颖岚
关键词:颈丛神经阻滞甲状旁腺次全切除术
文献传递
右美托咪定预防经皮肾穿刺碎石取石术中寒战的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预防经皮肾穿刺碎石取石术(MPCNL)中寒战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择期行MPCNL的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1μg/kg右美托咪定(A组),1mg/kg曲马多(B组),生理盐水10ml(C组),于10min内输注完毕,观察术中预防寒战的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A、B组患者寒战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1μg/kg右美托咪定用于MPCNL中,可以安全有效的抑制寒战的发生,且与1mg/kg曲马多相比,效果相当,不良反应少。
宿颖岚袁谦李亚丽
关键词:椎管内麻醉寒战
麻醉恢复室患者并发症的分析与护理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分析患者在麻醉恢复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原因以及所采取的护理措施,探索麻醉恢复室安全护理的方法。方法对本院麻醉恢复室所收治的5 156例术后患者进行病情记录、分析,统计麻醉恢复期常见并发症的发生例数。结果麻醉恢复期患者发生并发症1 093例(21.20%),其中呼吸系统并发症441例(8.55%),循环系统并发症504例(9.77%),神经系统并发症25例(0.48%),其他123例(2.39%)。结论护理人员应加强对麻醉恢复期患者的观察,针对患者的不同护理需要,与其建立和谐的互动关系并有针对性的实施护理措施,将并发症的危险程度降低,保证患者安全平稳的度过麻醉恢复期。
周月辉宿颖岚李涵葳赵雷周艳
关键词:麻醉恢复期并发症护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