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盈

作品数:2 被引量:29H指数:1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心肌
  • 1篇心肌保护
  • 1篇心肌缺血
  • 1篇修补术
  • 1篇再灌注
  • 1篇再灌注损伤
  • 1篇张力疝修补术
  • 1篇乳酸
  • 1篇神经阻滞
  • 1篇神经阻滞方法
  • 1篇缺血
  • 1篇疝修补
  • 1篇疝修补术
  • 1篇髂腹股沟
  • 1篇髂腹股沟神经
  • 1篇无张力
  • 1篇无张力疝
  • 1篇无张力疝修补
  • 1篇无张力疝修补...
  • 1篇罗哌卡因

机构

  • 2篇暨南大学第二...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深圳市人民医...

作者

  • 2篇张中军
  • 2篇李盈
  • 1篇王琦
  • 1篇姚尚龙
  • 1篇张耀贤
  • 1篇宿颖岚
  • 1篇张秋丽
  • 1篇周月辉
  • 1篇戴中亮

传媒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国际麻醉学与...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三种神经阻滞方法在老年人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中应用的比较被引量:29
2015年
目的寻找老年人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理想的麻醉方式。方法深圳市人民医院麻醉科自2010年6月至2015年4月分别在蛛网膜下腔神经阻滞麻醉(20例)、局部浸润麻醉(20例)超声引导下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20例)下行老年人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60例,比较3组患者术中不同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术中术后镇痛药用量、术中视觉模拟评分(VASl、术后尿潴留发生率以及麻醉满意度。结果与麻醉前(T0)、术后24h(T5)比较,蛛网膜下腔神经阻滞组患者麻醉完成后(T1)、切皮后(T2)、手术结束时(T3)、术后6h(T4)的平均动脉压、心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蛛网膜下腔神经阻滞组患者T1、T2、T3、T4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心率低于另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浸润麻醉组患者术中曲马多的用量大于其他2组.蛛网膜下腔神经阻滞组患者术后曲马多用量大于其他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蛛网膜下腔神经阻滞组患者术后均发生尿潴留,另外2组患者均未发生。局部浸润麻醉组患者术中VAS评分高于另外2组,蛛网膜下腔神经阻滞组患者术后VAS评分高于另外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引导下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组患者麻醉满意度评价最高(蛛网膜下腔神经阻滞组、局部浸润麻醉组、超声引导下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组平均秩次分别为20.1、23.9、47.5)。结论超声引导下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确切,术中术后镇痛效果较好,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术后尿潴留发生率低,且患者满意度较高,是老年人行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方式。
李盈宿颖岚袁谦张秋丽张耀贤周月辉王琦张中军
关键词:神经阻滞罗哌卡因
乳酸穿梭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2016年
背景在传统观念上,乳酸是葡萄糖无氧代谢的废弃物,然而最近研究表明乳酸可作为能源物质,在体内能量代谢中有重要意义。在组织和细胞间存在大量乳酸穿梭现象,此种现象为机体代谢提供了保障。目的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就乳酸穿梭机制在心肌保护中的作用进行阐述。内容乳酸是葡萄糖酵解的产物。乳酸穿梭是指机体不同组织和细胞间存在乳酸互相穿梭供能的现象。细胞间的乳酸转运主要由单羧酸转运蛋白(monocarboxylate transporter,MCT)、黏附分子(CDl47)、乳酸脱氢酶组成。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中乳酸穿梭主要是通过优化能量代谢及对Ca^2+浓度的影响来发挥对心肌的保护作用。趋向目前研究发现乳酸在能量代谢中有重要意义,乳酸穿梭是机体I/RI时重要的能量代谢调节途径。但关于乳酸穿梭具体的调控机制研究尚少。
李盈张中军姚尚龙戴中亮
关键词:乳酸心肌缺血再灌注心肌保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