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琼

作品数:9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长沙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篇通气
  • 2篇重症
  • 2篇机械通气
  • 2篇机械通气患者
  • 2篇ICU
  • 1篇蛋白
  • 1篇新护士
  • 1篇休克
  • 1篇血浆
  • 1篇血浆置换
  • 1篇炎症
  • 1篇药物性
  • 1篇药物性肝衰竭
  • 1篇引流
  • 1篇引流管
  • 1篇在职
  • 1篇在职培训
  • 1篇支管
  • 1篇胜任力
  • 1篇输液

机构

  • 8篇长沙市中心医...

作者

  • 8篇陈琼
  • 4篇梁敏
  • 2篇周朝阳
  • 2篇王淑芳
  • 1篇周虎
  • 1篇李圆菲
  • 1篇杨勇
  • 1篇邓湘辉
  • 1篇邓茂林
  • 1篇王允
  • 1篇何润芝
  • 1篇文凤
  • 1篇伍小霞

传媒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国护理管理
  • 1篇当代护士(中...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国药物经济...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1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一种脑出血患者用高度可调节的输液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脑出血患者用高度可调节的输液架,包括支管和插杆;支管:其下端设置有底座,底座的下表面边缘处均匀设置有万向轮;插杆:通过下端的滑条滑动连接于支管的内部,插杆的上端开口处通过销轴均匀转动连接有挂钩,插杆的...
陈琼梁敏肖恋
文献传递
渐进式早期活动方案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 :评价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实施渐进式早期活动方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促进ICU机械通气患者早期活动提供参考。方法 :便利选取2022年1月—11月湖南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ICU收治的68例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ICU机械通气患者护理常规及常规功能锻炼,干预组实施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理念,即从身体功能训练、日常活动训练及环境声光控制3个方面对患者实施渐进式早期活动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谵妄发生率、肌力、ICU获得性衰弱发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潜在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谵妄发生率及ICU获得性衰弱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肌力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潜在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渐进式早期活动方案是一种有效且安全可行的干预方案,可缩短ICU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预防其谵妄及ICU获得性衰弱的发生,并改善患者肌力。同时,ICU医护人员需要关注机械通气患者早期活动过程中潜在不良事件的预防,以确保早期活动实施的安全性。
成晶梁敏陈琼王淑芳田兰
关键词:重症机械通气
一种颅脑外伤术后用的医疗冰帽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颅脑外伤术后用的医疗冰帽,包括橡胶套、防护单元和固定单元;橡胶套:其下端面设置的排水口处设有排水管,排水管的内部串联有阀门;防护单元:包括无纺布层、硅胶颗粒填充层和海绵层,所述无纺布层设置于橡胶套的内...
肖恋梁敏陈琼
文献传递
乌司他丁结合血液净化术治疗重症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疗效
2023年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结合血液净化术治疗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2年4月长沙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0例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血液净化组和乌司他丁组,各35例。血液净化组采用血液净化术治疗,乌司他丁组在血液净化组基础上采用乌司他丁注射剂治疗,2组均持续用药72 h。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炎性因子、凝血功能指标、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乌司他丁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血液净化组的77.14%(χ^(2)=4.200,P=0.040)。治疗后,2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白介素-10(IL-10)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乌司他丁组低于血液净化组(P<0.01)。治疗后,2组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低于治疗前,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短于治疗前,且乌司他丁组Fib水平低于血液净化组,PT、APTT短于血液净化组(P<0.01)。治疗后,2组GC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乌司他丁组低于血液净化组(P<0.01)。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 乌司他丁结合血液净化术治疗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效果确切,能够有效减轻炎症,改善机体凝血功能,促进患者意识恢复,且安全性较高。
文凤陈琼
关键词:感染性休克乌司他丁炎症凝血
基于能力本位教育模型的ICU新护士岗位胜任力培训课程体系的构建
2025年
目的构建科学、实用的ICU新护士岗位胜任力培训课程体系。方法以能力本位教育模型为基础,结合文献分析法、小组讨论初步构建培训课题体系,运用德尔菲法对15名专家开展2轮咨询。结果2轮专家咨询中,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52、0.959。最终确立的ICU新护士岗位胜任力培训课程体系包括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24项、三级指标65项。结论基于能力本位教育模型的ICU新护士岗位胜任力培训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科学合理、内容充实可靠,可为三级甲等医院ICU新护士的理论技能培训及考核提供参考依据。
成晶陈琼梁敏
关键词:岗位胜任力在职培训
脑电双频指数的早期目标导向镇静在ICU重症患者镇静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将脑电双频指数(BIS)引入ICU重症患者镇静策略并替代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RASS),对比实行早期目标导向镇静(EGDS)和标准化镇静(STDS)的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以及90 d死亡率。方法前瞻性对照研究住ICU机械通气≥48 h的重症患者(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20例、2017年6月至2018年4月32例),均分别随机分为EGDS组及STDS组;分析第一时间段两组患者的RASS与BIS的相关性,得出EGDS组患者达到RASS-2~1时的BIS为73.65±7.87,STDS组患者达到RASS-3^-1时的BIS为64.14±7.25;以上述BIS为导向分别运用于第二时间段内的两组患者镇静策略中,记录两组的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以及90 d死亡率。结果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4.12±137.96) h vs (155.33±64.86) h,P=0.08],EGDS组的住ICU时间长于STDS组(P<0.05),EGDS组的90 d死亡率高于STDS组(P<0.05)。结论 BIS与RASS有较好的相关性,能用于住ICU患者的镇静评估;引入BIS的EGDS与STDS的比较,仍需大样本研究。
邓湘辉何润芝强蕾李圆菲伍小霞杨勇周虎王允石磊邓茂林周朝阳王淑芳陈琼
关键词:清醒镇静危重病人医疗
白蛋白在药物性肝衰竭患者血浆置换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白蛋白用于药物性肝衰竭患者血浆置换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7月长沙市某三甲综合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40例抗结核药物性肝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先后顺序分组,前20例为对照组,后20例为观察组。观察组选用5%白蛋白注射液代替部分置换液联合血浆进行血浆置换治疗,对照组选用新鲜冰冻血浆为单一置换液进行血浆置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浆置换前后肝功能、凝血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血氨(NH_(3))低于治疗前,凝血酶原活动度(PTA)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过敏变态反应及低钙血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白蛋白替代部分置换液行血浆置换,其治疗效果与单一冰冻血浆行血浆置换无差异,但能减少血浆使用,缓解当前用血紧张的局面,并能降低变态反应、低钙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陈琼周朝阳席明霞成晶
关键词:白蛋白血浆置换药物性肝衰竭
基于前馈控制的个性化护理对ICU机械通气患者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观察基于前馈控制的个性化护理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院ICU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均行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前馈控制集合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痰痂形成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痰痂形成率、VAP发生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P<0.05)。结论:基于前馈控制的个性化护理对ICU机械通气患者护理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VAP发生率,减少并发症,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肖恋陈琼
关键词:机械通气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前馈控制个性化护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