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苗苗
- 作品数:13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指导项目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玉米大斑病高效杀菌剂的筛选
- 玉米大斑病(Northern Corn Leaf Blight,NCLB)是一种世界性玉米病害,主要引起玉米叶部发病,常给玉米生产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玉米大斑病菌是引起该病的病原,主要通过机械穿透侵入寄主组织,继而发病。...
- 戴冬青许苗苗马双新刘俊曹志艳巩校东谷守芹董金皋
- 关键词:玉米大斑病菌杀菌剂
- 文献传递
- 层出镰孢菌转化子的获得及侵染分析
- 玉米鞘腐病是近年来我国主要玉米产区频繁出现的一种新型病害,并且呈现逐年加重的趋势。该病害主要是由层出镰孢(Fusarium proliferatum)引起的,严重时可导致玉米倒伏,产量下降。本实验通过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技...
- 许苗苗戴冬青刘俊马双新杨阳王宽曹志艳董金皋
- 文献传递
- 四种杀菌剂对玉米穗腐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 玉米穗腐病是一种主要由镰孢菌属真菌引起的重要的玉米病害。其中主要的致病菌为禾谷镰孢(Fusarium graminearum)、拟轮枝镰孢(Fusarium verticillioide)、层出镰孢(Fusarium p...
- 李丽娜渠清许苗苗刘俊曹志艳董金皋
- 关键词:玉米穗腐病禾谷镰孢杀菌剂
- 文献传递
- 玉米大斑病菌MAT基因在两性菌株有性生殖中的作用
- 玉米大斑病是近年来玉米生产上的主要病害,病原为玉米大斑病菌[Setosphaeria turcica(Tuttrell)Leonard et Suggs.],属异宗配合真菌。自然界玉米大斑病菌存在3种交配型菌株,其中A交...
- 戴冬青许苗苗杨阳马双新刘俊曹志艳董金皋
- 关键词:玉米大斑病菌交配型QRT-PCR
- 文献传递
- 玉米大斑病高效杀菌剂的筛选
- 玉米大斑病(Northern Corn Leaf Blight,NCLB)是一种世界性玉米病害,主要引起玉米叶部发病,常给玉米生产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玉米大斑病菌是引起该病的病原,主要通过机械穿透侵入寄主组织,继而发病....
- 戴冬青许苗苗马双新刘俊曹志艳巩校东谷守芹董金皋
- 关键词:玉米大斑病菌杀菌剂
- 不同杀菌剂对禾谷镰孢的抑菌效果
- 玉米茎腐病是由镰孢菌属真菌引起的重要的玉米病害,其主要的致病菌为禾谷镰孢(Fusarium graminearum),该病害在我国大部分玉米产区严重发生,导致玉米减产.本试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壳寡糖、吡唑醚菌酯、苯醚...
- 许苗苗戴冬青刘俊马双新曹志艳董金皋
- 关键词:玉米茎腐病禾谷镰孢杀菌剂
- 玉米品种对鞘腐病的抗性评价及产量损失研究被引量:7
- 2018年
- 选取中国北方生产主栽玉米品种和常用自交系,通过人工接种的方法进行玉米鞘腐病的抗性鉴定。结果表明,139份玉米杂交种中,免疫品种3份,高抗品种124份,抗病品种12份,无感病品种,表明目前生产上推广的玉米杂交种对鞘腐病的抗性较好,鞘腐病的发率病与病情指数正在逐年上升。供试12份自交系的平均抗性水平明显低于杂交种,发率病明显高于杂交种。测产结果表明,产量损失同玉米鞘腐病发病程度呈正比。
- 刘俊许苗苗王平安尹海峰王宽曹志艳董金皋
- 关键词:玉米抗病性
- 玉米大斑病菌漆酶基因Stlac2结构分析及原核表达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对玉米大斑病菌(Setosphaeria turcica)漆酶基因Stlac2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推测其蛋白功能,探究木质素降解过程中产生的小分子物质对Stlac2表达的影响,并对其进行克隆及原核表达,以便深入研究该基因在病菌生长、发育及致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通过NCBI查询获得玉米大斑病菌EOA90070(Stlac2)基因的全序列,通过Clustal X与马尔尼菲青霉菌(Penicillium marneffei)PbrB(PMAA_082060)基因、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Abr2(AFUA_2G17530)基因、构巢曲菌(Aspergillus nidulans)YA(AN6635)基因等漆酶家族基因进行蛋白序列比对,查看Stlac2中的铜离子结合位点,利用在线软件SOPMA和ProtParam对其二级结构及理化性质进行检测,通过SWISS-MODEL对Stlac2蛋白质的三维结构进行预测,采用SAVES对三维结构进行评价。通过对ABTS的氧化试验确定木质素降解过程中产生的小分子物质对玉米大斑病菌漆酶产量的影响;利用RT-qPCR方法分析小分子物质对Stlac2表达规律的影响;采用原核表达系统,以pET-30a表达载体为框架,对其进行原核表达,并将表达蛋白纯化,以ABTS为底物,420 nm下检测漆酶活性。【结果】Stlac2具有典型的Cu离子结合位点,与漆酶典型的Cu离子结构域相似。其蛋白二级结构中α-螺旋、延伸链、β-转角、无规则卷曲所占比例分别为18.59%、25.63%、11.91%和43.86%,分子量为61.64 k D,等电点为5.00,平均疏水性为-0.37,表明其为亲水蛋白。当在PDA中添加0.01 g·L^(-1)香草醛、4-羟基苯甲醛、丁香醛、香草酸、4-羟基苯甲酸和香兰素时,玉米大斑病菌胞外漆酶的产量为香草酸>香兰素>4-羟基苯甲醛>4-羟基苯甲酸>丁香醛>对照。而在4-羟基苯甲醛和4-羟基苯甲酸存在时,玉米大斑病菌Stlac2的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约为对照的5—8倍。利用原核表达系统,在67 k D处成功诱导表达出一条特异性蛋白条带,大量表达纯化后,漆酶活性为(40.7±0.3
- 马双新刘宁贾慧戴冬青许苗苗曹志艳董金皋
- 关键词:玉米大斑病菌生物信息学分析RT-QPCR原核表达
- 青色荧光蛋白标记的禾谷镰孢转化子的构建被引量:2
- 2018年
- 【背景】近年来玉米茎腐病在我国大部分玉米产区普遍重度发生,其中镰孢菌茎腐病不仅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而且镰孢菌产生的毒素给人体和动物的健康也带来严重威胁。【目的】玉米茎腐病的病原组成复杂,禾谷镰孢是其中的主要病原之一,该病原菌侵染寄主导致发病的机制急需深入研究。【方法】以pCAMBIA1300质粒为骨架,利用重叠PCR的方法构建表达青色荧光蛋白的质粒pCAMBIA1300-CFP-Kan,通过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技术,将青色荧光蛋白的编码基因整合到禾谷镰孢基因组中。【结果】经过PCR鉴定和荧光显微观察,确定获得了31株青色荧光标记的禾谷镰孢菌。【结论】侵染试验结果显示,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禾谷镰孢在玉米茎秆组织中的定殖位置清晰可见,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不同镰孢菌在寄主中的定殖规律奠定了基础。
- 许苗苗苏前富李丽娜渠清贾娇曹志艳董金皋
- 关键词:重叠PCR禾谷镰孢侵染
- 不同镰孢菌侵染玉米茎部的效能分析
- 玉米镰孢菌茎腐病是玉米生产上的重要病害,该病的发生不仅给玉米产业造成重大损失,严重影响了玉米的机械化收获,而且病菌产生的毒素严重影响人与家畜的健康。玉米茎腐病病原组成复杂多变,侵染机制尚不明确,现阶段对玉米茎腐病菌的研究...
- 许苗苗
- 关键词:镰孢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