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巍巍
- 作品数:6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滨海县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128层螺旋CT三期扫描在肝硬化背景下小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三期扫描在肝硬化背景下小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8月期间100例肝硬化背景下小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128层螺旋CT三期扫描,对其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0例小肝癌患者共检查出121个病灶,其中动脉期检出率为90.16%,门脉期检出率为77.04%,延时期检出率为82.49%,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8层螺旋CT三期扫描在肝硬化背景下小肝癌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检出率,CT图像具有特征性,可作为肝硬化患者筛查小肝癌的主要检查手段之一。
- 梁祝红郭巍巍
- 关键词:小肝癌肝硬化
- IL-35对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作用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研究白介素-35(IL-35)对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刺激组、IL-35+高糖刺激组,采用流式细胞术和Hoechst33342染色法检测HUVECs凋亡;比色法检测HUVECs存活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DCFH-DA荧光探针法检测内皮细胞氧自由基(ROS)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糖刺激组内皮细胞凋亡率[(3.7±1.2)%vs.(17.2±2.4)%]、MDA含量[(0.87±0.15)μmol/g vs.(6.49±0.96)μmol/g]、ROS水平[(24.63±10.15)vs.(72.47±12.09)]显著升高,而内皮细胞生存活性[(100±12.15)%vs.(74.13±9.07)%]、SOD水平[(62.38±12.36)103U/g vs.(40.65±9.07)×10^3U/g]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高糖刺激组相比,IL-35+高糖刺激组内皮细胞凋亡率[(17.2±2.4)%vs.(11.4±1.7)%]、MDA含量[(6.49±0.96)μmol/g vs.(3.21±0.52)μmol/g]、ROS水平[(72.47±12.09)vs.(47.32±15.31)]显著降低,而内皮细胞生存活性[(74.13±9.07)%vs.(82.72±8.23)%]、SOD水平[(40.65±9.07)×10^3U/g vs.(51.38±10.42)×10^3U/g]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35可通过调节血管内皮细胞氧自由基的水平而对抗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
- 郭巍巍于露孙海玲李明
- 关键词:高糖血管内皮细胞
- 血清白介素-35水平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外周血清白介素(IL)-35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78例作为T2DM合并冠心病组,并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将T2DM合并冠心病组分为单支病变组(n=23)、双支病变组(n=29)和多支病变组(n=26),选取同期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27例作为单纯T2DM组。采用贝克曼AU5800生化仪检测外周血清中血脂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IL-35水平,并分析其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与单纯T2DM组相比,T2DM合并冠心病组外周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纯T2DM组相比,T2DM合并冠心病组外周血清IL-35的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单支病变组相比,双支和多支病变组的血清IL-35水平显著降低,且多支病变组降低更明显(P<0.05)。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血清IL-35的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341,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外周血清IL-35水平显著降低,且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明显的负相关,IL-35可能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 李明李娜陈杰郭巍巍
- 关键词:IL-352型糖尿病冠心病
- 下肢血管介入在糖尿病足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评价下肢血管介入在糖尿病足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局部换药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下肢血管介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溃疡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试验组截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下肢血管介入在糖尿病足患者临床治疗中具有十分显著的疗效,能缩短患者溃疡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截肢率,促进患者康复。
- 杜春华陈娟郭巍巍程辉
- 关键词:糖尿病足
- 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局部肝素化的疗效
- 2018年
- 目的观察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局部肝素化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单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30例,给予腘静脉介入导管溶栓治疗。经腘静脉置入溶栓导管和血管鞘,持续给予微量尿激酶和肝素,采溶栓导管及手臂静脉血检测凝血功能。结果患者不同时段全身与局部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值存在较大差异(P <0.05)。30日后随访患者疼痛以及肿胀均有显著好转。结论检测局部肝素化对治疗静脉血栓有显著的疗效,同时又可以降低抗凝并发症的发生率。
- 郭巍巍
-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
- 白细胞介素-35对可溶性CD40配体诱导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活化的作用
- 2019年
-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35对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诱导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活化的作用及IL-35和sCD40L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入选43例冠心病患者,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20例(UA组),急性ST段抬高型心机梗死23例(STEMI组),2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外周血清IL-35和sCD40L水平,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体外培养HUVEC,分为空白组、sCD40L组、IL-35+sCD40L组,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E-选择素、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的水平;比色法检测HUVEC中丙二醛(MDA)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DCFH-DA荧光探针法检测HUVEC中氧自由基(ROS)活性。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UA组和STEMI组外周血清sCD40L水平显著升高,IL-35水平显著降低(P均<0.05),且两者呈负相关(r=-0.443,P<0.05)。体外培养HUVEC,与sCD40L组相比,IL-35+sCD40L组培养上清中E-选择素、sICAM-1水平以及HUVEC中MDA水平、ROS活性均显著降低,HUVEC中SOD活性显著升高(P均<0.05)。 结论:冠心病患者外周血清IL-35水平显著降低,sCD40L水平显著升高,IL-35对sCD40L活化HUVEC有抑制作用。
- 郭巍巍陈杰钱雷李明
- 关键词:可溶性CD40配体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