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韶

作品数:67 被引量:185H指数:8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温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 6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0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3篇乳头
  • 21篇人乳
  • 21篇乳头瘤
  • 21篇瘤病毒
  • 20篇乳头瘤病毒
  • 19篇人乳头瘤
  • 18篇人乳头瘤病毒
  • 18篇免疫
  • 14篇表位
  • 13篇蛋白
  • 12篇宫颈
  • 11篇湿疣
  • 11篇抗体
  • 11篇尖锐湿疣
  • 11篇病毒
  • 8篇血清
  • 8篇衣原体
  • 8篇沙眼
  • 8篇沙眼衣原体
  • 7篇多表位

机构

  • 44篇温州医学院
  • 20篇温州医科大学
  • 9篇温州医学院附...
  • 7篇温州医学院附...
  • 2篇昆士兰大学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新疆医学院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作者

  • 67篇陈韶
  • 52篇张丽芳
  • 27篇朱珊丽
  • 14篇李文姝
  • 14篇陈向敏
  • 13篇薛向阳
  • 12篇夏克栋
  • 9篇钟晓芝
  • 8篇林巧爱
  • 8篇陈俊
  • 7篇董海艳
  • 5篇王乐丹
  • 5篇蔡莲莲
  • 5篇欧琴
  • 5篇陈俊
  • 4篇郑丹
  • 4篇董缪武
  • 4篇包其郁
  • 4篇胡芸
  • 4篇郑飞云

传媒

  • 17篇温州医学院学...
  • 4篇检验医学教育
  • 3篇中华微生物学...
  • 3篇2007年浙...
  • 2篇中国生物制品...
  • 2篇中国皮肤性病...
  • 2篇细胞与分子免...
  • 2篇2007年浙...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癌变.畸变....
  • 1篇癌症
  • 1篇实用妇产科杂...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7
  • 3篇2016
  • 6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1
  • 7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6篇2004
  • 4篇2003
  • 4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单纯疱疹病毒和沙眼衣原体与慢性宫颈炎的关系
1997年
单纯疱疹病毒和沙眼衣原体与慢性宫颈炎的关系温州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包其郁张丽芳陈向敏陈韶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王玉环朱雪琼陈文兵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2)和沙眼衣原体(CT)是引起性传播性疾病(STD)的主要病原体,且与宫颈疾病,尤其是宫颈...
包其郁张丽芳陈向敏陈韶王玉环朱雪琼陈文兵
关键词:单纯疱疹病毒沙眼衣原体宫颈炎慢性
EB病毒潜伏膜蛋白2多表位重组蛋白及应用
本发明涉及EB病毒潜伏膜蛋白2多表位重组蛋白的制备及应用。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全长的EB病毒潜伏膜蛋白2为基础筛选获得的富含多个CTL表位、Th表位和B细胞表位的多表位重组蛋白。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蛋白的编码核酸,包含所述核...
张丽芳薛向阳朱珊丽陈韶陆丽君
文献传递
EB病毒LMP2 B细胞表位融合蛋白免疫特性的初步研究
目的:对EB病毒(EBV)潜伏膜蛋白2(LMP2)的B细胞表位进行预测,并对其融合蛋白的免疫原性和抗原性及其在鼻咽癌(NPC)血清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初步探讨。 方法:以EBV标准株(B95.8)LMP2的...
欧琴张丽芳朱珊丽王鹏飞陈韶钟晓芝李文姝
关键词:EB病毒潜伏膜蛋白2B细胞表位预测融合蛋白免疫特征
文献传递
NF-κBp50、p53、Bcl-2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关系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子宫颈癌组织中NF-κBp50、p53、B cl-2的表达及其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46例子宫颈癌、26例正常子宫颈组织进行NF-κBp50、p53、B cl-2蛋白检测;用PCR技术对各组织标本的HPV-DNA进行了检测。结果NFκ-Bp50、p53、B cl-2蛋白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NF-κBp50与p53或B cl-2之间的表达具有相关性(P<0.05),p53与B cl-2之间无相关意义(P>0.05)。在HPV-DNA阳性子宫颈癌组织中NF-κBp50的阳性率显著高于阴性组(P<0.05)。p53、B cl-2的阳性率在HPV-DNA阳性和阴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NFκ-Bp50、p53、B cl-2的表达与子宫颈癌的发病有密切关系,HPV感染与NF-κBp50活化有关。
陈向敏夏克栋董海艳陈韶张丽芳胡芸董缪武
关键词:基因,BCL-2
宫颈癌相关miRNA调控高危型HPV E6/E7表达
张丽芳薛向阳陈韶朱珊丽李文姝黄秋穗王乐丹陈向敏陆丽君
尽管预防宫颈癌的疫苗已经上市应用,但宫颈癌的发病机制仍然不清楚。鉴于高危型HPV E6/E7在肿瘤发生的作用及单一HPV感染不足诱导宫颈上皮恶性转化的事实,该研究建立了定量PCR方法检测并结合miRNA芯片和生物信息学分...
关键词:
关键词:宫颈癌肿瘤治疗基因表达
沙眼衣原体Tarp蛋白B细胞表位的预测鉴定及其免疫保护研究
朱珊丽张丽芳陈韶董海艳陈俊冯燕
该课题为温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沙眼衣原体(CT)是性传播疾病的主要病原之一,主要引起男性尿道炎和女性宫颈炎,并常与其它病原混合感染,导致不良妊娠,如流产、死胎等。CT感染经抗生素治疗后极易复发,CT感染不仅可增加HIV感...
关键词:
关键词:沙眼衣原体性传播疾病免疫学方法抗生素治疗
HPV16 E5蛋白免疫优势肽段分析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预测人乳头瘤病毒16型(human papillomavirus 16,HPV16)E5蛋白的免疫优势肽段,并制备其多克隆抗体。方法以人HPV16 E5蛋白全长氨基酸序列为基础,采用Hopp&Woods的亲水性方案、Zimmerman极性参数、Jameson-Wolf抗原指数方案和Emini表面可及性方案及抗原性指数(antigenic index,AI)等生物信息学方法,综合分析E5蛋白免疫优势肽段。通过免疫日本大耳白兔进行E5蛋白免疫优势肽段的免疫原性验证并制备多克隆抗体;进一步采用ELISA法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分别检测多克隆抗体的效价及特异性。结果HPV16 E5蛋白N-端1~17氨基酸序列(MTNLDTASTTLLACFLL)为免疫优势肽段,可诱导兔产生高水平的E5蛋白特异性IgG抗体,抗体滴度随免疫次数增加而升高;间接细胞免疫荧光试验结果显示,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可特异性识别TC-1-E5细胞胞浆内表达的E5蛋白。结论HPV16 E5蛋白氨基酸肽段(MTNLDTASTTLLACFLL)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成功制备了HPV16 E5蛋白多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究HPV16 E5蛋白的生物学特性奠定了基础。
唐婉林王路得顾美萍Kamara SAIDU汪琪李明洋陈韶张丽芳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多克隆抗体
野菊花等中草药对71株解脲脲原体体外抑菌研究被引量:12
2002年
周丽萍董海艳王乐丹林巧爱陈柏坤陈向敏陈韶
关键词:野菊花中草药解脲脲原体体外抑菌
P53,Fas,Bcl-2蛋白在尖锐湿疣组织中的检出及其与HPV感染的相关性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 探讨P5 3 ,Fas ,Bcl 2蛋白在尖锐湿疣 (CA)组织中的检出情况及其与人乳头瘤病毒 (HPV)感染的关系。方法 采用标准免疫组化法检测了 2 4例CA、46例宫颈癌和 2 8例正常宫颈组织P5 3 ,Fas ,Bcl 2蛋白 ,用PCR技术对各组织标本的HPV DNA进行检测和 6,11,16,18分型。结果 P5 3 ,Fas ,Bcl 2蛋白在CA组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0 1) ;CA组和宫颈癌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综合分析 ,蛋白阳性率与HPV感染率密切相关 (P <0 .0 5 ) ,但CA组或宫颈癌组的蛋白阳性率与HPV 6/11型或 16/18型的检出与否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P5 3 ,Fas ,Bcl 2蛋白与尖锐湿疣的发病有密切关系 。
夏克栋董海艳林巧爱陈韶陈向敏张丽芳胡芸董缪武
关键词:P53FAS尖锐湿疣HPV感染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HPV6b L1蛋白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作为特异性诊断抗原的初步研究被引量:8
2001年
目的 :研究人乳头瘤病毒 6b结构蛋白 (HPV6bL1)在昆虫细胞系统的表达及其作为特异性诊断抗原的可行性 ,为HPV感染的血清学诊断及基因工程疫苗研究作准备。方法 :采用HPV6bL1重组杆状病毒感染sf 9昆虫细胞制备HPV6bL1,经氯化铯梯度离心纯化 ,Westernblot分析及电镜观察鉴定 ;用 1μg、5 μg和2 0 μg三种剂量免疫小鼠 ,以检测小鼠血清抗体反应 ;并用HPV6bL1作为诊断抗原检测HPV感染者 (尖锐湿疣及宫颈癌 )和健康对照者共 112例血清特异性抗体。结果 :HPV6bL1在昆虫细胞中得到表达 ,并可自行组装形成VLPs,且予 1μg剂量免疫小鼠就能产生阳性血清抗体反应 ,HPV6bL1VLPs特异性抗体对HPV6感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78.6 %和 97.1%。结论 :HPV6bL1VLPs具较强的免疫原性和抗原性 ,血清中检测到的HPV6bL1抗体对HPV6感染具较高的特异性 ,可进一步用于HPV感染的血清学诊断及防治尖锐湿疣的基因工程疫苗研究。
张丽芳吕杰强陈韶陈向敏蔡莲莲
关键词:人乳头状瘤病毒病毒样颗粒尖锐湿疣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