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园园

作品数:9 被引量:44H指数:3
供职机构: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梗死
  • 5篇脑梗
  • 5篇脑梗死
  • 4篇急性
  • 4篇急性脑梗死
  • 3篇血清
  • 2篇血性
  • 2篇预后
  • 2篇治疗急性脑梗...
  • 2篇神经功能
  • 2篇缺血
  • 2篇缺血性脑卒中
  • 2篇卒中
  • 2篇疗效
  • 2篇脑卒中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治疗
  • 1篇抵抗素
  • 1篇丁苯
  • 1篇丁苯酞

机构

  • 9篇安阳市第六人...
  • 1篇河南省人民医...

作者

  • 9篇高园园
  • 3篇朱莎莎
  • 1篇杨红旗
  • 1篇王常有

传媒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包头医学院学...
  • 1篇四川生理科学...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国农村卫生
  • 1篇现代药物与临...
  • 1篇药物评价研究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4篇2020
  • 1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抗血小板药物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抗血小板药物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20年6月至2021年9月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研究组采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血液流变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CA)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5.12%,39/41)高于对照组(75.61%,3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I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MMSE、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32%,3/41)与对照组(9.76%,4/41)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抗血小板药物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存在安全性。
郑东焕任会菊高园园
关键词:脑梗死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抗血小板药物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lncRNA MEG8表达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
2024年
目的:研究血清长链非编码RNA母系表达基因8(lncRNA MEG8)表达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3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缺血性脑卒中组,并根据NIHSS评分将其细分为轻度缺损组、中度缺损组、重度缺损组;另选取于本院体检的脑神经功能正常的128例体检者为对照组。收集各组基线资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血清lncRNA MEG8表达水平;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不同时间点血清lncRNA MEG8表达水平与基线资料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相关性采用Spearman及Pearson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缺血性脑卒中组入院第2 d、入院第7 d、入院第14 d血清lncRNA MEG8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入院第14 d血清lncRNA MEG8表达水平低于入院第2 d、入院第7 d(P<0.05)。重度缺损组血清lncRNA MEG8表达水平高于中度缺损组和轻度缺损组(P<0.05),中度缺损组血清lncRNA MEG8表达水平高于轻度缺损组(P<0.05)。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lncRNA MEG8表达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收缩压、TC、LDL-C、Hs-CRP均呈正相关(P<0.05),与HDL-C呈负相关(P<0.05)。lncRNA MEG8、颈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展为中/重度神经功能缺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lncRNA MEG8表达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
高园园郑东焕朱莎莎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
脑血管病患者血清抵抗素、ox-LDL表达水平特征及对预后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患者血清抵抗素、ox-LDL表达水平特征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9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严重程度分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组28例,可逆性神经功能障碍(RIND)组32例,进展性卒中(SIE)组30例,另选取30例无脑血管病患者作为对照组(CTL)组。检测四组患者的血清抵抗素、ox-LDL表达水平,分析其与脑血管病严重程度的关系。随访1年,比较四组患者1年内因脑血管病再入院和死亡例数。结果 CTL、TIA、RIND和SIE4组患者的血清抵抗素和ox-LDL表达水平都呈明显递增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Spearman相关系数显示患者血清抵抗素、ox-LDL表达水平与脑血管病严重程度均呈高度正相关(r=0.83,P=0.012;r=0.91,P=0.008);TIA、RIND和SIE3组患者1年内因脑血管病再入院和死亡率分别为3.57%、9.375%和20.0%。结论血清抵抗素和ox-LDL表达水平随着脑血管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加重而增加,且血清抵抗素和ox-LDL表达水平较高患者预后不良。
任会菊郑东焕高园园乔洪潮
关键词:血清抵抗素OX-LDL缺血性脑卒中
血清lncRNA MIAT表达水平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研究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血清长链非编码RNA心肌梗死相关转录本(lncRNA MIAT)表达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7月该院收治的117例aSAH患者作为aSAH组,收集aSA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Hunt-Hess分级法对患者aSAH严重程度进行分级;依据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评估患者预后。纳入同期该院健康体检者109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lncRNA MIAT表达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lncRNA MIAT表达水平对aSAH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SAH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aSAH组血清lncRNA MIAT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Hunt-Hess分级法将患者分为Ⅰ~Ⅱ级62例,Ⅲ级34例,Ⅳ级21例。Ⅳ级aSAH患者血清lncRNA MIAT表达水平明显高于Ⅲ级和Ⅰ~Ⅱ级患者,Ⅲ级患者血清lncRNA MIAT表达水平明显高于Ⅰ~Ⅱ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lncRNA MIAT预测aSAH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848(95%CI:0.773~0.923),截断值为2.42,灵敏度为78.0%,特异度为71.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ncRNA MIAT表达水平、Hunt-Hess分级是aSAH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血清lncRNA MIAT表达水平是aSAH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可用于评估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
高园园郑东焕朱莎莎
关键词: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HUNT-HESS分级预后
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进展性脑梗g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奥扎格雷钠注射液等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硫酸氢氯吡格雷,于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并检查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以及凝血酶原时间的变化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和凝血酶原时间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不良反应见结论采用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董同忠任会菊郑东焕高园园刘利单
关键词:硫酸氢氯吡格雷奥扎格雷钠进展性脑梗死
血脂、血糖联合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在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及预后评估中的作用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血脂、血糖联合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检测在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神经功能及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期间本院神经内科收治ACI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行评价,并按照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不同将ACI患者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出院后,对患者随访3 m,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评估患者的预后情况,并根据患者的预后情况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好组。比较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预后情况ACI患者的血脂、血糖及Hcy水平。评价血脂、血糖及Hcy水平对ACI预后的预测效能。绘制ROC曲线,并计算AUC。结果: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HO)、甘油三脂(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Hcy、血红蛋白(Hemoglobin,HbAlc)、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葡萄糖(Blood glucose 2 hours after meal,2hPG)水平比较: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预后不良好组>预后良好组。HDL-C水平比较: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预后不良好组<预后良好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血糖+Hcy联合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0.88%、87.92%,且AUC(95%CI)为0889(0.853-0.949),均显著高于血脂相关指标、血糖相关指标、Hcy的单一检测(P<0.05)。结论:血脂、血糖联合Hcy与ACI神经功能及预后情况存在密切联系,而联合上述指标检测可提高ACI预后的预测价值。
高园园郑东焕朱莎莎
关键词:血脂血糖同型半胱氨酸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
银杏酮酯滴丸联合阿加曲班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6
2020年
目的研究银杏酮酯滴丸联合阿加曲班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8月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注射阿加曲班注射液,20 mg阿加曲班注射液溶于250 mL生理盐水中,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银杏酮酯滴丸,8丸/次,3次/d。两组患者持续治疗14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NIHSS评分、BI指数评分和m RS评分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栓素A2(TXA2)、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1.13%、96.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和m RS评分明显下降,BI指数评分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各评分改善较多(P<0.05)。治疗后,两组hs-CRP、IL-6、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并且治疗组hs-CRP、IL-6、TNF-α水平降低较多(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TXA2、ET-1水平均明显降低,NO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TXA2、ET-1、NO水平改善较多(P<0.05)。结论银杏酮酯滴丸联合阿加曲班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改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调节血清因子水平,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任会菊郑东焕高园园乔洪潮杨红旗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NIHSS评分血清因子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观察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清除及抗自由基等治疗脑梗死的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入注射用丹参多酚酸,130 mg稀释于0.9%氯化钠溶液250 mL,1次/d。两组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并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明显下降,ADL评分明显提升,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P<0.05)。结论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疗效确定,可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任会菊乔洪潮郑东焕高园园王常有黄利红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甲强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多发性硬化应用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分析甲强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多发性硬化(MS)的应用价值。方法于2016年2月至2019年6月,将该院收治的82例M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辅以甲强龙冲击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丙种球蛋白。比较治疗前后神经功能障碍量表(EDSS量表)评分,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干扰素-γ(IFN-γ)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EDSS评分及IL-6、IFN-γ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所有患者EDSS评分及IL-6、IFN-γ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76%,对照组为12.2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MS患者甲强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调节患者免疫功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任会菊乔洪潮郑东焕高园园
关键词:甲强龙丙种球蛋白多发性硬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