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辉
- 作品数:5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州市天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广州市天河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广州市天河区部分中小学校管道直饮水卫生状况调查分析被引量:11
- 2012年
- 目的了解目前广州市天河区中小学校管道直饮水卫生状况。方法于2009年10月至2010年6月对广州市天河区32所中小学校管道直饮水的项目选址、水处理工艺及卫生设施进行卫生学调查,抽取65份管道直饮水进行水质检验。结果调查32所中小学校中仅有10所学校有专门的制水房;18所学校水处理工艺为超滤,14所为反渗透;14所学校有水消毒处理;仅有1所学校配有检验室;27所学校有相应的管理制度;26所学校定期对管网清洗、消毒。65份管道直饮水中,合格44份,合格率为67.7%,其中纯水和净水合格率分别为70.3%(26/37)、64.3%(18/28),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纯水和净水中细菌总数合格率最低,分别为75.7%和82.1%。结论天河区中小学校管道直饮水项目及成品水水质仍存在卫生问题,应尽快制定管道直饮水卫生规范和标准,加强监督管理。
- 蔡劲松郭碧霞吴志辉刘春明
- 关键词:直饮水卫生状况
- 天河区2004年儿童麻疹暴发的预防接种史调查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对天河区2004年春季麻疹暴发与儿童预防接种史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此次疫情暴发以来的病例与相应对照组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麻疹暴发与儿童预防接种史的关系。结果: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发现,麻疹的发生与未接种麻疹疫苗之间存在着正关联,未有麻疹疫苗预防接种史为发生麻疹的危险因素。结论:天河区局部地区麻疹疫苗低预防接种率是造成本次麻疹暴发的主要原因。
- 张汉斌吴莉萍吴志辉
- 关键词:麻疹病例一对照研究预防接种史
- 一起因误食毒蝇歧盖伞所致食源性疾病事件的调查与分析
- 2024年
- 目的查明广州市天河区2022年5月发生的一起食源性疾病事件的原因,为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提出相应防控措施。方法制定病例定义,应用个案调查表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登记病例的基本信息、发病经过、临床表现、发病前72h就餐史、饮用水卫生、可疑野生毒蘑菇来源和加工等情况;访谈主治医师了解临床检查、诊疗经过,电话跟踪病程;开展可疑毒蘑菇孳生地调查,从形态学上鉴定毒蘑菇种类;采用Excel 2013进行数据整理。结果本起事件共暴露11人,搜索并核实符合病例定义者10人,住院3人,罹患率90.9%(10/11),住院率30.0%(3/10)。病例均在餐后15min内发病,中位潜伏期为0.25h,主要临床表现为出汗、流涎、呕吐、腹痛和腹泻,伴腹胀、排尿次数增多,血液检查显示肝肾功能正常,经医院对症、支持治疗后全部痊愈,无重症和死亡病例,病程最长61.00h,最短13.00h,中位数13.00h。可疑野生毒蘑菇物种鉴定为毒蝇歧盖伞。结论误采误食野生毒蝇歧盖伞是引起本起事件的原因,毒蝇歧盖伞中毒所致的食源性疾病事件为广东省首次报道。以宣教为主,多部门联动、跨学科合作的是防止类似事件发生的重要措施。
- 黄钰圣李标张明吴志辉许如凡黄志玲
- 关键词:毒蘑菇毒蘑菇中毒食源性疾病
- 医务人员食源性疾病监测知识-态度-行为现状调查和分析被引量:8
- 2022年
- 目的 了解广州市天河区医务人员食源性疾病监测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分析其中影响因素,探讨进一步提高监测能力的策略。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以不记名的方式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 共发放问卷552份,回收552份,有效546份,问卷回收率100.0%(552/552),有效率98.9%(546/552)。食源性疾病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为70.7%(386/546),不同机构性质(χ^(2)=13.594,P<0.01)、工作岗位(χ^(2)=22.230,P<0.05)、学历(χ^(2)=11.108,P<0.05)的医务人员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食源性疾病监测知识得分最高10分、最低0分,平均(8.23±1.80)分;态度得分最高5分、最低0分,平均(4.36±0.72)分;行为得分最高5分、最低1分,平均(4.25±0.85)分;知识-态度-行为总得分最高20分、最低5分,平均(16.84±2.32)分。不同机构性质(Z=-2.524,P<0.05)、工作岗位(χ^(2)=24.030,P<0.05)、在现岗位年限(χ^(2)=12.825,P<0.05)、工作年限(χ^(2)=10.765,P<0.05)、学历(χ^(2)=23.000,P<0.01)的医务人员知识-态度-行为总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食源性疾病监测知-信-行模式上,提高医务人员食源性疾病监测态度和行为的积极性,全面且有针对性的培训是关键措施。
- 黄钰圣陈志康陆文捷文建华雷英吴志辉黄志玲
- 关键词:医务人员食源性疾病知识
- 广州市天河区1989~2003年法定报告传染病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7
- 2004年
- 目的 了解广州市天河区各类传染病的分布、流行趋势和流行特征 ,为制定预防控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天河区户籍人口 1989~ 2 0 0 3年 15年间各类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1989~ 2 0 0 3年共报告各类传染病 30种 ,累计报告病例达 176 2 9例。年发病率最高的是 1996年为 4 32 34/ 10万 ,最低的是 2 0 0 1年为 15 7 73/ 10万 ,年均发病率为 2 6 8 4 7/ 10万。 15年间各类传染病发病以肠道传染病为主 ,共报告 80 86例 ,占总发病数的4 5 85 % ;其次是呼吸道传染病 ,2 0 0 3、2 0 0 4年跃居四类传染病之首。主要传染病发病以病毒性肝炎、淋病、痢疾、风疹、肺结核为主。 2 0 0 3年传染病发病率前三位依次为流感、肺结核及病毒性肝炎 ,发病率分别为 6 3 0 3/ 10万、4 0 2 9/ 10万和 32 4 4 / 10万。结论 广州市天河区传染病流行特征发生了变化 ,肺结核、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是今后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同时还必须加强肠道传染病的防治和监测。
- 何剑雄吴志辉徐庆新
- 关键词:传染病流行病学发病率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