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建华
-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州市天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广州市天河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广州市天河区1995-2010年艾滋病疫情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分析广州市天河区1995-2010年艾滋病(AIDS)疫情,探讨防控策略。方法根据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的信息,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天河区的艾滋病疫情进行分析。结果天河区1995年报告首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至2010年底累计共报告HIV感染者223人,AIDS病人110人,死亡17人。近3年报告数增加较快,共报告201例,占总报告数的60.4%;全区21个街道均有HIV/AIDS报告,以棠下街最多,占14.7%(49/333);年龄最小3岁,最大99岁,以青壮年为主,占91.9%;男性251人,女性82人,性别比为3.07:1;感染途径以异性性传播为主,占36.3%(121/333),男男同性传播占25.2%(84/333),注射毒品占16.2%(54/333);户籍以广东省为主,占53.5%(178/333)。结论天河区艾滋病报告数近3年呈快速增加,性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
- 文建华张宏吴莉萍朱琳陈武卢洁莹
- 关键词:艾滋病流行病学控制策略
- 医务人员食源性疾病监测知识-态度-行为现状调查和分析被引量:8
- 2022年
- 目的 了解广州市天河区医务人员食源性疾病监测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分析其中影响因素,探讨进一步提高监测能力的策略。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以不记名的方式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 共发放问卷552份,回收552份,有效546份,问卷回收率100.0%(552/552),有效率98.9%(546/552)。食源性疾病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为70.7%(386/546),不同机构性质(χ^(2)=13.594,P<0.01)、工作岗位(χ^(2)=22.230,P<0.05)、学历(χ^(2)=11.108,P<0.05)的医务人员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食源性疾病监测知识得分最高10分、最低0分,平均(8.23±1.80)分;态度得分最高5分、最低0分,平均(4.36±0.72)分;行为得分最高5分、最低1分,平均(4.25±0.85)分;知识-态度-行为总得分最高20分、最低5分,平均(16.84±2.32)分。不同机构性质(Z=-2.524,P<0.05)、工作岗位(χ^(2)=24.030,P<0.05)、在现岗位年限(χ^(2)=12.825,P<0.05)、工作年限(χ^(2)=10.765,P<0.05)、学历(χ^(2)=23.000,P<0.01)的医务人员知识-态度-行为总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食源性疾病监测知-信-行模式上,提高医务人员食源性疾病监测态度和行为的积极性,全面且有针对性的培训是关键措施。
- 黄钰圣陈志康陆文捷文建华雷英吴志辉黄志玲
- 关键词:医务人员食源性疾病知识
- 广州市天河区2000-2002年托幼机构卫生状况分析
- 2008年
- 目的了解我区托幼机构的卫生状况,探讨如何加强托幼机构监管工作。方法2000-2002年采集餐具、空气、物体表面(简称物表)和手部表面(简称手表)进行检验评价。结果检测餐具1019份,合格率为91.5%(c2=31.89,p<0.005);检测空气389份,合格率为92.0%(c2=12.60,p<0.005);检测物表769份,合格率为74.3%(c2=9.46,p<0.010);检测手表165份,合格率为45.5%(c2=1.33,p>0.05)。其中监测按批次统计,餐具和空气的p<0.005;物表和手表的p>0.05。省级、市级、区级和普通级的四个级别的托幼机构在餐具、空气、物表和手表的综合统计处理,c2=5.13,p>0.10。结论不同级别的托幼机构在卫生监测项目方面差异无显著性。对托幼机构特别是物表和手表的消毒要加强监管,进行消毒知识培训和经验交流。
- 文建华张宏林向阳赵丽瑾
- 关键词:托幼机构消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