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成俊
- 作品数:36 被引量:73H指数:5
- 供职机构: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 论《格萨尔王传》中藏族先民的生态意识被引量:2
- 2021年
- 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通过英雄的视角描绘藏族先民对自然界、生活环境等方面的认识,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其中,安宁、平等和敬畏是藏族先民生态意识表达的原元素。它以文学创造为载体承载了藏族先民的生存智慧,反映了系统的地方性生态知识:万物有灵的生态观念通过禁忌规则达到环保目的;山水崇拜的生态意识塑造相对完整的小型生态系统;而众生平等的生态理念从客观上营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氛围。藏族先民的生态意识对当今生态文明观念的塑造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 方玮蓉马成俊
- 关键词:万物有灵《格萨尔王传》地方性知识生态意识
- 费孝通对甘青民族社会发展的考察与构想——谨以此文纪念费孝通先生诞辰一百周年被引量:4
- 2011年
- 从1984年以来,费孝通12次到甘肃考察,2次到青海考察。在西部大开发的适当时机,他进一步思考和研究西部民族社会的发展路径,通过对甘青各少数民族聚居区的详细考察和理性认识与思考,提出了有别于苏南、温州、珠江等内地社会发展模式的多种甘青民族社会发展模式。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费孝通对甘青民族社会发展的考察与构想的理论基石,探讨其对甘青民族社会的研究理路,从而整理出费孝通研究甘青民族社会发展的思想脉络和学术贡献。
- 马成俊张海云
- 晚清循化厅藏族部落纠纷的解决形态被引量:2
- 2020年
- 乡老讲息与官府断结相结合是晚清循化厅藏族部落纠纷解决的重要方式之一。这一纠纷解决方式的基本形态为:部落纠纷发生后,两造或其中之一告诉到官;官府进行查处,乡老或受命或主动居中调解;两造或其中之一对乡老调解与官府查处或抗拒不遵,或翻案滋闹,甚或武力反抗;最后官府以兵威慑服两造接受审判。在官府判决过程中,乡老讲息两造纷争,形成评议,官府以此为基础断结纠纷。这一纠纷解决形态从根本上来讲是由当地社会结构与文化传统决定的,反映了传统藏族聚居区部落纠纷解决方式与秩序形成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 马成俊
- 论撒拉族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作用被引量:7
- 2015年
- 以撒拉族为视角,讨论历史上的撒拉族与丝绸之路的关联,特别是撒拉族与土库曼人在历史记忆、共同语言等方面的相同性与相似性,可以成为中国与中亚各国实现"民心相通"的潜在条件。充分发挥撒拉族的优势,疏通与中亚各国沟通的心理和民间渠道,使之为国家战略服务。
- 马成俊于晓陆王雪
- 关键词:丝绸之路撒拉族历史记忆
- 弗雷德里克·巴斯与族群边界理论(代序言)被引量:9
- 2014年
- 20世纪90年代以后,族群(ethnic group)及族群研究(ethnicity study)理论开始从港台学术界传入大陆。于是,包括族群、族群性、族群认同和族群边界概念在内的相关理论便大量出现在国内的学术论著中,相关争论也一直成为近二十多年来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的焦点问题。问题大都聚焦于族群概念的辨析与界定、族群关系、国内外族群理论以及政策等领域。这种持续性的讨论也反映出,在多族群国家中,有关族群的问题既是一个理论问题。
- 马成俊
- 关键词:学术论著族群认同族群性ETHNIC帕坦人
- 学刊发展与学科建设圆桌论坛发言择要
- 2019年
- 很高兴参加本次学术研讨会,非常感谢中国民族学会、西北民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的邀请,借此机会向郝苏民先生致以崇高的敬意:今天这个会议的主题,一个是回顾民族学70年的学科建设,再一个就是关于学术刊物与学科建设的关系.
- 马成俊马成俊李建新赵利生赵利生杨德亮王洪芳(整理)
- 关键词:学科建设学刊学术刊物
- 晚清循化厅藏族部落解纷机制再探被引量:3
- 2023年
- 在晚清循化厅藏族部落的纠纷解决机制中,乡老、部落头人等群体是重要参与者,并与纠纷两造同时组成解纷机制的基本构造。清代藏族部落纠纷有“细故”和“重情”二类,民间力量在其中分别承担着“调解人”和“承保人”的不同角色,部落冲突类型也因其存在于独立部落及部落联盟间而有所不同。通过对晚清部落解纷机制的类型化分析,可知大国治理中心和边疆地区的不同。
- 方玮蓉马成俊
- 关键词:解纷机制边疆治理
- 民族地区女童教育观念变迁与教育选择——以循化县撒拉族女童教育研究为例被引量:3
- 2021年
- 研究以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为田野点,通过25年的时间跨度,呈现撒拉族女性谋生方式对子代女童教育观念的影响,描绘一幅撒拉女童教育变迁的文化图景。基于教育选择理论,文章引入"变迁"与"选择"的分析视角,在民族地区教育政策不断供给的大背景下,通过平衡教育资源的持续获得与子代教育观念选择的间断改变,呈现教育观念变迁与教育选择之间的关系,以期完善民族地区女童教育变迁研究的理论框架。研究发现,在以家庭为教育实践的场域中,撒拉族女性走出田园改变原有的生计方式,致使子代女童接受教育的重要性被重新审视。研究认为,教育观念的改变是引起受教育状况变迁的重要力量,但这种力量是微弱且渐进的;与此同时,教育观念的转变使得教育选择呈现出由"自在"向"自为"的模式变迁;在未来,面向2035年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将为民族地区教育选择由"自为"向"自主"模式改变提供新动力。
- 马成俊方玮蓉
- 关键词:撒拉族女童教育教育观念教育选择田野调查法
- 宗教冲突、贸易冲突抑或族群冲突?——19世纪末黄河上游一个藏族村落驱逐洋教士的过程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通过现存档案资料,结合历史人类学方法对发生在甘青边界麻巴等十一个村落驱逐英国传教士的事件进行分析,旨在为研究19世纪后半叶风起云涌的驱逐洋教士事件提供一个不同类型的表达方式。认为,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加强了对华的宗教传播,西方传教士遍布全国各地,地处甘青边界的藏区也不断有传教士游历,他们在传教的同时,也从事多种贸易活动,扰乱了地方经济社会秩序,于是地方头人联络藏族群众毁抢传教士什物,掀起了驱逐传教士的斗争。
- 马成俊
- 关键词:宗教冲突贸易冲突族群冲突
- 藏区社会稳定的影响因素、评估维度与治理机制创新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文章通过梳理影响藏区社会稳定的诸项要素,创新发展社会治理所必须的地方性知识框架,倡导藏区社会治理以传统社区为平台,由此探索维护藏区社会稳定的治理途径。
- 马成俊羊中太傅利平
- 关键词:影响因素